城市排水小区海绵改造效果模拟与评估研究

来源 :人民珠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yuan01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排水效果评估是海绵城市建设的必要环节,城市雨洪模型则是评估工作的重要支撑工具.以北京市某小区为例,基于一二维耦合的城市雨洪模型构建了研究区域精细化排水模型,模拟分析了海绵化改造方案实施前后小区降雨径流、排水和地表积水等要素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构建的排水模型可以较好地反映小区排水现状,拟定的排水系统海绵化升级改造方案可以有效地改善研究区域的排水情况,管网溢流和地表积水情况明显减少.研究结果可为排水小区管网水力状况数值分析及海绵城市建设与管理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其他文献
为定量分析区域水资源压力大小,评价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现状.基于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分析2005—2019年期间,广州市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时间变化及空间差异,结果表明:广州市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逐年减小,人均水资源承载力同水资源总量变化一致,波动较大,水资源呈现盈余状态,万元GDP水资源生态足迹逐年降低,广州市水资源账户总体处于安全状态.广州市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较大的区域分布在黄埔区和南沙区,白云区、天河区、海珠区水资源生态足迹较小.各区人均水资源承载力分布为:从化区>增城区>花都区>南沙区>黄埔区>番禺区
澳门特别行政区地处珠江出口,属于典型的滩涂地,从1840年的2.78 km2扩充至现时超过32 km2土地,均由填海而来,是世界上填海造陆比例最高的区域之一.通过回溯澳门特别行政区填海造地历史,审视水域水质现状,挖掘海域发展的现存问题,提出了需统一设立主管的行政架构,加强排污管制,改善雨污分流处理和排放能力,建立排污许可制度,促进区域法制合作及联动执法,构建数据平台,实现多方数据融合等措施,以实现海域预先规划、问题科学决策,从而达至向海而生,提高澳门特别行政区防洪防潮的抗灾能力,更好地服务澳门特别行政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