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育文化:城市文化建设的新课题

来源 :文化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her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新型婚育文化建设,是城市文化建设的新课题。正确引导和培育城市新型婚育文化,是破除陈旧婚育观,树立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与内容之一。
  新型婚育文化与城市文明的关系。新型婚育文化的本质是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问题,它包括文化、习俗、社会治安等诸多方面。文化具有凝聚、整合、同化、规范社会群体行为和心理的功能,是其他社会要素无法取代的。建设城市文明,在抓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同时,更要注重建立起一种适合于城市居民的文化观念。一旦这种文化观念能够形成并深入人心,就能在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层面上发挥其广泛、稳定而持久的影响。
  新型婚育文化是生育观念、婚育习俗、生育行为的综合产物。包括文化、风俗、法制、家庭和谐、社会稳定等内容,是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婚育文明要求人们在恋爱、婚姻、家庭及生育过程中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遵循现代婚育观念、科学生育方法和社会道德规范,自觉履行公民合法的婚育权利和义务。因而,婚育文明是城市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文明在居民婚育、节育、不育等方面的具体表现。所以,在城市文明建设中,必须坚持把生育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与培养新型市民、建设文明家庭相结合,以富在社区、乐在社区、美在社区为重点,使广大市民真正过上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充分享受婚育文明与城市文明给市民带来的实惠。
  城市新型婚育文化建设的内涵。通过在城市社区广泛深入开展,男女平等、优婚优孕、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生男生女顺其自然、女儿也是传后人、男性参与计划生育、计划生育丈夫有责等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成为社会主流风尚,市民树立起适应城市建设需要的婚育思想观念和婚育文明意识。晚婚晚育是从结婚和生育的时间上对人们提出的要求;优婚优孕、少生优生是从生育的数量和质量上对人们提出的要求;男女平等是从夫妇和子女性别在社会和法律地位上对人们提出的要求;生男生女顺其自然是从生育性别规律选择上对人们提出的要求;女儿也是传后人是从遗传和财产继承方面对人们提出的要求;男性参与计划生育是从男性成员在社会和家庭中参与计划生育上对人们提出的要求;计划生育丈夫有责是从丈夫实行计划生育、避孕节育方面对人们提出的要求。通过建设城市新型生育文化,实现城市婚育文明。
  满足市民需求,找准新型婚育文化建设的切入点。市民喜的是实的,烦的是虚的,盼的是服务。计划生育工作开展多年来,之所以能够日益深入人心,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拥护,靠的就是实实在在的优质服务。少生、优生,成才已经成为广大育龄市民的第一需求。围绕满足市民需求,大力开展优质服务,在服务中开展温馨化、面对面的宣传教育,是城市新型婚育文化建设的切入点。
  围绕优婚、优孕、优生、优育,社区、街道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为广大育龄妇女提供上门综合服务,把宣传、政策服务送到家,城市文明建设建到哪里,计划生育服务就延伸到哪里,新型婚育文化建设就到哪里。以点带面,全面开展婚育新风与城市文明建设同行。一是开展优婚优孕、优生优育知识的咨询,向市民发放宣传品、宣传单和宣传挂图,向广大适龄青年大力宣传婚前检查的好处。澄清对婚检的模糊认识。在社会上营造“婚前查体好处多”,“婚前不查体,害人又害己”,“婚检早干预、生活无忧虑”的良好氛围。二是开展产期保健教育服务。为育龄妇女和孕产妇提供孕产期保健指导服务为孕妇、产妇提供卫生、营养、心理等方面的咨询和指导以及产前定期检查等医疗保健服务指导。三是开展优生优育教育服务。充分利用社区“五期教育”培训班,大力宣传优生优育知识;社区、街道计划生育服务站设立咨询服务热线,为市民及时提供咨询服务;社区、街道计划生育工作人员在药具随访、产后随访、术后随访服务中负责进行分类指导,有针对性地做好优生优育宣传教育工作。四是开展育儿护理教育服务。为产妇提供科学育儿、合理营养、母乳喂养等知识的指导教育和儿童卫生保健服务。五是开展幼儿早期教育服务。六是开展产后随访服务。对母亲生育孩子特别是生育女孩的给予探望慰问,让生育女孩的母亲心中感到温暖,在家庭有地位,在社会上感到光荣。对育龄妇女生育后无人照顾、服务跟不上的,由社区、街道计划生育工作人员或育龄妇女小组长负责照顾。七是采取多种形式对城市下岗、失业母亲和城市特困母亲进行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上门开展现场技术指导、服务,切实帮助解决生活过程中的技术难题。通过开展服务,满足市民需求,架起计生干部与广大市民联系的桥梁,拉近与市民的距离,在服务中宣传计划生育政策,在服务中落实管理措施。
  以开展活动为载体,抓好新型婚育文化建设的结合点。一是与开展关爱女孩、关爱母亲套餐行动相结合。大力开展以关爱女孩生命权、推进出生人口性别比平衡,关爱母亲生育、推进少生成才工程,关注母亲健康、推进建设文明幸福家庭,关注母亲生活、推进妇女地位提高,关注母亲子女入学、推进生育政策引导,关注母亲权益、推进男女平等为主要内容的“关爱女孩关爱母亲套餐行动”,加快实现由控制人口数量向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转变,由管理主导型向优质服务型的转变,营造有利于女孩生活、成长的环境。二是与落实奖励扶助政策相结合。建立人口福利基金,落实计划生育优惠奖励扶助政策,帮助独女户、二女户和计生困难家庭发展经济,解决养老方面存在的实际困难。完善对计划生育特困家庭进行救助的长效机制,确保让计划生育特困家庭得到救助。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等媒体,大张旗鼓地宣传少生快富典型、符合二孩生育政策终生只要一个孩子的家庭和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制度,在社会上营造“计生家庭有困难,政府救助度难关”,计划生育好,政府帮养老”,“听党的话不吃亏,计划生育得实惠”的良好氛围。三是与完善网络载体相结合。健全社区、街道计划生育队伍,形成一个自上而下完整的网络体系,发挥系统内的人才优势和阵地优势,向广大群众宣传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法规、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知识。要运用远程教育网络这一现代教育手段,组织广大育龄妇女学知识、学文化、学习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提高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和渗透力。四是与开展计划生育经常性工作相结合。向育龄市民宣传落实长效节育措施不仅有利于身体健康,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计划生育义务。要按照“首选长效、注重实效”这个原则,引导育龄市民自觉落实长效节育措施,提高长效节育措施率。既要向群众宣传实行晚婚晚育的好处,也要向群众宣传实行晚婚晚育是每个公民的义务,积极引导育龄群众自觉实行晚婚晚育。要加大入户宣传的力度,要掌握方式方法,按照分类,根据育龄群众普遍的心理反映,采取算对比账、说服教育、典型引导等办法,把履行计划生育义务变成市民的自觉行动。五是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结合起来。要把“计生国策早知道, 婚育新风润万家”活动的工作目标纳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通过妇女双学双比、巾帼建功活动、创建文明城市、文明街道、文明单位等形式和载体,把城市新型婚育文化建设活动引向深入。
  广泛动员市民,把握新型婚育文化建设的着力点。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是市民,市民需要教育,教育就靠宣传。广泛动员市民,让市民宣传市民,让多数人做少数人的工作,形成计划生育工作与广大市民同期共振,是新型婚育文化建设的着力点,也是人口计生工作今后努力的方向。
  (一)大力开展“计生国策早知道,婚育新风润万家”活动。市民力量在于组织动员,市民工作在于告知管理。建设新型婚育文化,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行动起来,让“计划生育我的责任”“计划生育我的义务”“计划生育我的权利”深入人心,让市民在充分享有计划生育权利的同时,自觉履行计划生育义务,尽计划生育的责任。让市民切实感受到自觉实行计划生育是对国家负责、对家庭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只有少生才能快富,只有优生才能幸福,才能创建人与社会的和谐进步。
  “早”就是把宣传教育放在计划生育工作的首位,任何工作都要坚持宣传先行,只有让市民早知道、早了解、早明白,市民才会理解,才会支持。让广大市民早知道计划生育权利、义务和责任,必须充分相信市民,紧紧依靠市民,广泛动员市民,吸引市民参与,发挥市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让他们成为活动的主人,在参与中受到教育,得到提高。让广大市民知道实行计划生育是计生法规赋予的责任,是社会资源环境要求的责任,是对家庭成员和个人幸福的责任,不尽计划生育责任就要受到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制裁,就要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晚婚晚育、少生优生、落实节育措施、接受健康查体都是公民应履行的义务,享受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晚婚晚育奖励、计划生育服务等都是公民应享有的权利,充分享受权利的前提是自觉履行好计划生育义务。通过开展这项活动,让每个人切实感受到自觉实行计划生育是对国家负责、对家庭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让市民在充分享有计划生育权利的同时,自觉履行计划生育义务,尽计划生育的责任。把工作重心下移,与市民离得越近,工作就越实在、越有效。
  (二)坚持大宣传、大联合、创品牌、出精品的工作思路。着眼全局、着力于有重大影响和规模的宣传,打破计划生育部门独家宣传的状况,宣传、文化、教育、民政、科技、卫生、共青团、妇联等部门要认真履行计划生育职责,积极参与,主动配合,把活动自觉融入到文明单位创建、法制宣传月、春蕾计划、巾帼建功、幸福工程、帮扶特困家庭等活动中。与相关部门及社会各界协作联动,真正形成社会化大宣传格局。利用《计划生育我们的责任》小册子、新型生育文化一条街、计划生育标语、宣传画、宣传橱窗、黑板报、墙报、公开栏、灯箱广告、电子屏等宣传载体,广泛宣传国策、国法要求,采取各种形式告知市民在实行计划生育中的权利、责任、义务。通过宣传引导人们树立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使广大市民自觉实行计划生育。
  (三)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改革创新。把宣传教育改革创新纳入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建设之中。加强群众对宣传教育的需求调查,面向市民的多层次、多样化宣传,增加涉及他们需要的关于生活、生育等方面的知识,吸引市民积极参与有关活动,传播科学、文明的婚育观念和先进的生育文化,倡导新的生活方式,提升生活质量,提高自我保健能力。科学地分类指导,在不同领域、不同人群、不同层次上运用不同的宣传教育方式,不同的宣传教育内容,加强面对面的宣传教育和咨询指导,为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信息和知识的多层次需求,提供市民满意的服务。
其他文献
恶性心包积液是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以往多采用心包穿刺抽液并腔内化疗的方法,疗效不佳。我科采用心包腔内灌注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mhTNF)治疗心包积液,取得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