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即使建筑得以保存,而建筑里往昔的人物、生活场景等缺失了,亦很难称之为有效保护。
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在第10个“文化遗产日”,上海外滩正式入选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街区。1986年,上海便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现已划定了44片历史文化风貌区,144条风貌保护道路,29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38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632处优秀历史建筑。在此基础上,第五批419处优秀历史建筑初步名单,118处风貌保护街坊和23处风貌保护道路推荐名单已进行了社会公示。

然而,从来以保留了众多百年老建筑自傲的上海,最近不得不有些“心虚”,老楼被损坏或者将拆迁的新闻不断传出。
先是5月初,位于广东路94号到102号的百年建筑——原三菱洋行大楼曝出被人“刷脸”,花岗岩外墙被喷涂上水泥砂浆。5月10日,位于长安路900号的裕通面粉厂宿舍被拆;5月16日,杨浦北外滩地区腾越路2号的英商班达蛋行旧址被拆。直到6月初,热议一时的金陵东路骑楼将拆的消息,以官方回应“肯定不拆”暂告段落。
百年老建筑是不是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未来,城市建设与老建筑保护如何相辅相成?
真假“落架大修”
“无条件接受行政处罚。”这是中晋基金公司的表态。
外滩三菱洋行旧址,外墙原本是富有历史感的黄褐色,不久前,被施工队莫名其妙地刷成灰色。三菱洋行旧址始建于1914年,1999年入列第三批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这一施工后来被定性为违法喷砂,并引起民众和建筑保护专家的不满。按照上海市黄浦区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副局长卞唯敏的说法:“目前,已请专家论证恢复方案,首先是清洗。”
“虽然接到市民举报后,房地部门、文物部门到现场勘查,并要求整改,可真的要复原,很难!”上海老建筑保护专家娄承浩告诉《新民周刊》记者,“三菱洋行旧址原本的花岗石要清洗,必须使用专门的药水。这不仅是花一大笔钱的问题,还有许多技术要求。”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张松证实:“‘真石漆’涂料在短期内很难清理,要想恢复很困难。” 5月29日,由黄浦区政府举行的新闻通气会传出的消息,证明了专家之言不虚——为了避免“二次损坏”,清洗不能全面展开,而要先小面积尝试,如果效果良好,才可以继续推进,预计建筑外墙复原工期需要2个月。
用廉价的水泥砂浆喷涂花岗岩老建筑,就像给香妃喷洒廉价地摊货香水,亦像是昂贵的丝绸衬衫外穿一件低档化纤西装。在娄承浩眼里,用喷枪进行的施工快餐,绝不适用于外滩三菱洋行旧址这样的老建筑。
就在三菱洋行旧址事件尚未完结时,另一幢百年建筑又遭拆除。被拆除的裕通面粉厂位置在老上海人常说的火车新客站附近,现在,在东至长安路,南至普济路,西至光复西路,北近长寿路桥的施工区域内,裕通面粉厂宿舍成为留到最后的两栋小楼,这两栋楼也难逃被夷平的命运。

有媒体披露,当地建设推进办相关人士称,裕通面粉厂宿舍不是拆除,而是落架大修,原因是该地区的地下空间已做统一规划,为进行地下部分的施工,才将房子的梁、柱等各种重要建筑部件拆下,分门别类保存,等到地下部分施工完成之后,到时再按原样安装维护。现场也确实看到被拆下的建筑构架等被编号。“作为区一级不可移动文物,该建筑采取落架大修的方案,之前已通过了文物部门的评审,施工单位也是由这方面资质的专业队伍承担。”相关人士如此表示。
但在娄承浩眼中,该则新闻属于误导读者。“裕通面粉厂宿舍明明有这么多混凝土成分,何来‘落架大修’之说?”
落架大修,是指当建筑构架中主要承重构件残损,有待彻底整修或更换时,先将建筑构架全部或局部拆落,修配后再按原状安装的维修方法。《新民周刊》记者咨询了同济大学几位专家,所有专家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间表示——落架大修只适合于木结构建筑。对于近现代建筑,凡有砖混结构,如果拆掉就不可能恢复原样。“‘落架’只适合于中国古典建筑,裕通面粉厂的所谓落架大修,完全不可逆。”娄承浩举例,“前两年,有关部门声称,对重庆的原蒋介石行营进行落架大修,事后无非是建了个只有30%旧砖利用的假古董。这还算文物吗?”
裕通面粉厂宿舍原本中西合璧,富有清末民初的建筑特色。可惜,这一落架的“凤凰”终究不可能复原。“其实,这就是老建筑拆除复制。”娄承浩说,“比如2009年上海南苏州路107号的新天安堂失火,之后无法对此1886年建成的老教堂进行修复,无奈只能拆毁重造。还有上海铁路博物馆,系对原老北站英国式老大楼拆除后,以80%缩小版进行复制的。这些老建筑,谁也没提什么落架大修,而只是说复制。”另外,娄承浩还手绘了裕通面粉厂附近的地形图,向记者提出疑问——地下车库为何设在苏州河边土壤较松的区域,为何不建在长安路与裕通路交界处地下?
金陵路骑楼风波
《上海市文物保护条例》第十八条有明确规定,文物保护必须保证文物的安全。在娄承浩看来,裕通面粉厂两层楼房,完全可以通过平移的办法解决。之前的例子有——江浦路原正广和汽水厂七层楼建筑、浦东民生码头浦东海关建筑平移100米。比较知名的案例,则是上海音乐厅整体平移。
为何有其他方法解决,却要拆除呢?娄承浩认为,这是一个对文物的态度问题。“如今流行的,是拆真文物造假古董。”娄承浩慨叹道。
三菱洋行旧址仅仅是外滩历史文化风貌区内的一幢建筑,整个黄浦区内有不可移动文物800多处。全上海则有4000多处。比如横遭拆除的真文物——英商班达蛋行旧址。作为上海第一家蛋品储存企业,英商班达蛋行旧址名列上海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可在建筑被拆一个月后,相关文物主管部门才宣称——要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