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心理咨询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y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新形势的变化,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正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带来了许多新观念,高校扩招,教学改革以及高校后勤社会化等,都对学生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学生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造新思路,积极探索学生工作的新载体、新途径和新方法。在此主要探索心理咨询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怎样根据学生的心理需要来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根据大学生身心健康需要,切实做好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
  
  1.高校心理咨询能够做些什么
  心理咨询包括三个层次:一般性咨询、发展性咨询、障碍性咨询。当某大学生处在压抑、痛苦、伤心、难过、忧虑等情绪中而自己难以摆脱时,去找心理咨询员的帮助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作为政工干部,大多都没有掌握心理咨询的专业技术,但是如果掌握和了解一些心理知识也能够给学生提供心理帮助,如提高自我认识的能力,解决社会适应、学习成才、人际交往、情绪情感、择业求职、人格完善、心理障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扰。选择心理咨询往往能够更加客观、专业有效地解决心理问题。
  心理咨询的目标可分为:短期目标,即矫正学生偏差行为和消除心理问题;中期目标,即培养学生正确的自我观,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社交能力及建立适当的生活方式;终极目标,即促进学生自我完善,使个人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既有与其他群体的相似性,又有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当今,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正确认识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刻不容缓。
  心理咨询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的作用。目前,从教育改革和发展看,我国教育正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素质教育中最基本的应为心理素质、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而心理素质又是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直接制约着个人整体素质的提高。学校心理咨询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要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高心理素质,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奠定基础。其次,我国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对此,心理咨询工作起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具体表现在:一是心理咨询工作与德育工作有密切关系,可弥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无法涉及的某些方面,成为德育工作的一种有效手段。二是心理咨询工作与智育工作关系更为密切。它能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各种心理冲突和心理障碍,帮助学生摆脱困境,恢复信心,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此外,开展心理咨询工作是新形势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变革与发展,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及心理状态都发生重大改革。特别是涉及学生切身利益和各项改革措施的推出,对学生的心态和情绪的影响越来越突出。加之大学生处于生长发育的生理、心理及逐步协调时期,又离开家庭开始了新的受教育和学习生活,必然面临着心理调整,及时引导实施心理卫生和心理咨询尤为重要。因此,在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进程中,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十分重要,心理咨询工作大有可为。
  2.当前大学心理咨询工作着重要解决的问题
  一是充分认识心理卫生及开展心理咨询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目前,在大学包括大学生在内的许多人对心理咨询和心理卫生缺乏了解,漠不关心,认为心理问题就是思想问题,或言及心理问题就是“精神病”等等。因而,对心理卫生缺乏重视,更不会去做心理咨询。近几年,大学生因心理健康问题而引发的事件发生率越来越高,令人惋惜,更令人深思。因而,要广泛地在大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适当地举办心理卫生讲座及多种形式的心理咨询教育,以纠正错误认识,消除学生对心理咨询的顾虑。二是加强心理咨询工作与各院、系、部学生管理工作的紧密结合。心理咨询工作只有与学生的思想感情交流渠道畅通,才可能实施有效的心理咨询,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心理咨询工作者与政治辅导员等学生管理工作者,应密切配合。工作在一线的学生管理工作者,最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情绪变化及心理问题,在管理工作中应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手段改善和促进学生管理工作,不要仅用制度和说教去管理学生。同时,要引导学生的思想感情朝着心理健康的方向发展。要特别注意,不要把学生的心理问题当作思想政治品德问题去处理。三是加强德育工作对心理咨询工作的指导作用。高校教师特别德育工作者有责任向大学生提出更高的目标,培养大学生更宽广的胸怀和远大的抱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道德责任感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品质具有导向作用,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四是加强心理咨询工作队伍的建设。有些院校心理咨询教师短缺,不能满足学生咨询需要。五是努力使心理咨询工作规范化、科学化。有些心理咨询中心刚刚成立,在机构、经费、制度等方面有待加强和完善地发挥作用。
  
  掌握心理知识,科学地对待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对心理健康下的定义为:所谓心理健康是指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可见心理健康是一个原则性的相对变化的概念,因此,必须善于用辩证的观念来分析大学生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要认识心理健康标准的宽容性。心理健康标准是依据人们能良好适应社会生活所应达到一般心理状态而提出的,它是大多数人能够达到的一个质的标准,因此,具有相当的宽容性。犹如大学生学习合格的标准:即包括学生成绩优异、学习成绩良好,也包括学生成绩中等、学习成绩及格,甚至包括某几科因学习失误补考后全部及格。作为大学生追求的不应仅仅是心理健康,而是努力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
  第二,了解“第三状态”的普遍性。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少有一点心理问题都没有的人。属于绝对病态心理的人也不多,多数人的心理是处于健康与病态之间的第三状态(亚健康状态)。我们既不能因某人一时义愤而有失常态就认为其心理不健康,也不能因某人办了几件明白事就断定其心理健康,只有当某人的不健康心理和行为持续而稳定的形成时,才谈得上其心理在某一方面是不健康或有心理疾病。
  第三,科学把握个别心理问题与心理疾病的联系与区别。当一个人心理发生某些异常问题时,我们不能轻易地给其下一个“心理疾病”的结论。如,因考试没做必要的准备而焦虑,因亲人亡故悲伤而抑郁等都是正常的心理反映,这并不说明其心理健康出现了什么问题。不能把人们在特定条件下的焦虑、恐怖等现象混同于焦虑症、恐怖症等,必须学会把握和区别心理疾病的现象与心理疾病的关系。心理咨询工作对个人的素质要求较高,要对学生做心理咨询教师的必须经过专业培训,要有一定的阅历、人格健康,爱岗敬业,有奉献精神,与人沟通的能力较强,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要不怕辛苦,要能坚持下来。
  在当前经济转型时期,我们必须及时了解大学生心理特点,特别是要了解市场经济体制确立过程中,给大学生带来了哪些冲击和压力,及时引导学生利用有利因素,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对大学生的心理需要应予以高度重视,将学校的管理体制与学生的需要结合起来,对学生合理的心理需要,应尽量创造条件予以满足。同时,定期在全校范围内举行有关心理卫生方面的知识专题讲座,向大学生宣传有关的心理卫生知识,并回答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这样的讲座不仅可以解决一些大学生中较普遍的问题,而且还可以促使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尽快了解自己问题的严重程度,使他们尽快地接受有关心理的治疗和帮助。学校还需要探索出一套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力的管理机制和课堂教学模式,建设好一支敬岗爱业的心理咨询工作队伍。
其他文献
在支持"三农"的经济发展中,如何更好地发挥金融支持"三农"的作用,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我国现状,在分析现实农村金融存在的六个单一(薄弱)性问题基础上,提
四川民族地区农村拥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发展非农产业是推进该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但是,四川民族地区的产业结构表明,该地区的非农产业还很落后,严重制约着农
作者在对我国农村土地进行归类的基础上,以耕地为例,从竞争性、排他性及外部性的角度对农村土地的准公共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公共管理的思路.以期通过本文的分析,为市场经
"民工荒"体现出民工维权"用脚投票"的市场行为选择和维权组织的缺失.要建立长效的维权机制,必须建立民工维权组织,而工会是其必然选择.但我国工会维权的独立性和效率低下,工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的论断和部署指明了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方向、目标、重点、步骤和措施,中外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实践又从理念、动力、模式、机制等方面提供
叙述了高拱坝坝肩抗震稳定分析的重要性、复杂性,简单介绍了用于坝肩稳定分析的离散元、不连续变形分析、数值流形和界面元方法在坝肩抗震稳定分析中的应用,着重介绍了刚体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