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2 364例肝外胆管结石三镜联合微创外科治疗的临床疗效\”的点评

来源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b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目的GZP型60Co源高剂量率后装机在临床中已有应用,模拟计算GZP型60Co源的剂量学参数。方法使用EGSnrc蒙特卡洛软件模拟计算已知的BEBIG 60Co源(Co0.A86)剂量学参数,与其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方法的可行性。对GZP型高剂量率后装机60Co源进行建模,用同样方法模拟计算GZP型60Co源剂量学参数。结果对BEBIG60Co源,结果与标准数据吻合很好,单位活度空气比释动能强度SK
目的评价直肠癌术前改良短程放化疗与常规分割放化疗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0例可切除直肠癌患者随机分成术前改良短程放化疗(A组,30例,30 Gy分10次)和常规分割放化疗(B组,30例,45 Gy分25次),分别在放化疗后2周和6~8周手术。结果A组和B组病理降期率分别为30%和67%(P=0.004)、保肛率分别为53%和68%(P=0.291)、R0切除率分别为97%和100%(P=0.236)、
放疗在头颈部肿瘤治疗中占重要地位,但因头颈部集中了人体许多重要功能,放疗可能导致严重后遗症。质子、重离子治疗具有优于常规光子射线放射物理学和生物学特性,有利于肿瘤控制和正常组织保护。质子、重离子技术已在头颈部软组织肿瘤(尤其颅底脊索瘤、软骨肉瘤)、恶性黑色素瘤、腺样囊性癌等常规光子抵抗肿瘤中显出优势,在复发性肿瘤再程放疗中的安全性也得到了验证。
目的定量对HT系统兆伏级CT图像质量及剂量计算准确性进行评估。方法应用兆伏级CT扫描Cheese phantom模体,分别对图像成像几何精度、噪声、图像均匀性、空间分辨率、密度-CT值的转化及剂量计算准确性进行测试,并与常规千伏级CT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兆伏级CT图像的成像几何精度在三维方向均<2 mm,MVCT图像噪声、均匀性、空间分辨率都差于千伏级CT。基于CT图像进行剂量重建的DVH均与千伏级
目的探讨局部晚期直肠癌组织中APAF-1、COX-2表达程度与新辅助同期neo-CRT后pCR相关性。方法收集2005—2012年行neo-CRT及根治性手术的82例局部晚期直肠癌疗前癌组织石蜡包埋切片,采用免疫组化法评估APAF-1、COX-2表达水平。复阅术后病理组织切片,评估放化疗后肿瘤退缩等级(0—4级,pCR为4级)。分析APAF-1、COX-2表达程度与pCR是否相关。χ2检验或Fis
目前我国可手术食管癌的初始治疗以手术为主,最佳术后治疗模式仍不明确。术后同步放化疗可最大程度改善局部控制和降低远处转移,有望成为食管癌术后患者的标准治疗。本综述对食管癌术后同步放化疗的相关研究的总结显示,术后同步放化疗可提高淋巴结阳性患者总生存,不良反应可耐受,但术后同步放化疗的获益人群、最佳放疗剂量、靶区及同步化疗方案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期刊
目的探讨基于FDG PET-CT显像所采集的影像获取食管癌原发灶代谢参数——SUVmax、MTV、TLG及PTL对判断食管癌放疗或放疗联合治疗患者预后价值。方法选择2006—2012年在本院行PET-CT放疗定位的Ⅰ—Ⅳ期食管癌患者55例入组,分析患者性别、年龄、原发灶部位、TNM分期、SUVmax、MTV、TLG、PTL、治疗手段与预后的关系。利用ROC寻找SUVmax、MTV、TLG及PTL最
目的探讨脊柱ROI、追踪范围和实时影像对比度系数与射波刀定位误差的关系。方法利用肺追踪体模制定脊柱追踪计划并进行治疗,通过目标定位系统进行体模预置,获得体模实时预置影像及定位误差;以实时预置影像为基础,改体模脊柱ROI大小、追踪范围和实时影像对比度系数,观察体模定位误差及相关参数的改变。采用Pearson法相关分析。结果追踪范围的改变不会引起脊柱追踪定位误差的改变,追踪范围与脊柱追踪定位误差无关联
目的观察Ⅲ期N (+)食管癌3DCRT与IMRT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2003—2012年符合入组条件的食管癌患者428例,其中293例3DCRT、135例IMRT,中位剂量60 Gy。Kaplan-Meier法计算OS率等并Logrank法检验。结果3DCRT与IMRT的1、3、5年LC率分别为65.1%、40.6%、37.5%与70.0%、57.0%、49.4(P=0.025),OS率分别为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