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骨质疏松不可单纯补钙

来源 :家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l25158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人认为人到老年,腰背痛,腿脚痛是因为“缺钙”而造成的,甚至认为这种疼痛不用治疗,挺一挺就能熬过去。钙是构成骨骼的主要成分,但骨质疏松并不单纯是因为缺钙,而是由于多种因素导致骨质流失速度超过骨质形成速度所致。因此,单靠补钙来治疗骨质疏松症是远远不够的,补钙必须与抗骨质疏松药物(包括抑制骨吸收的药和促进骨形成的药)相结合,才能有效地治疗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是指骨骼脆弱、极易发生骨折的一类疾病,常常因为跌倒或轻微的碰撞甚至咳嗽而发生骨折,因而叫做“脆性骨折”,发生“脆性骨折”的患者出现再次骨折的风险很高。
  老年患者骨折后的疼痛、活动受限可加重原来的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等,长期卧床还可诱发肺炎、血栓、褥疮、尿路结石等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因此,积极治疗骨质疏松很有必要。
  如何治疗呢?3个环节是必不可少的。
  选用抗骨质疏松药物
  骨质疏松一旦诊断确立,且排除其他导致骨质疏松的病因后,常常会启动三方面的治疗方案:生活方式的干预(预防跌倒、适度的运动、富钙饮食及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等)、基础治疗(根据病情需要使用钙剂和维生素D)及抗骨质疏松药物(抗骨吸收药物或者促进骨形成药物,如阿仑膦酸钠、降钙素等),其中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是核心。
  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般情况下口服抗骨吸收药物可能需要进行5年左右,静脉用抗骨吸收药物可能需要进行3年左右,但不同病情要求不一样,有些患者需要更长时间的药物治疗,如果不按医生的嘱咐坚持治疗就不能达到治疗的目的。
  抗骨质疏松药物对大部分患者是安全和有效的,因为个体的差异,小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不良反应,主要包括:
  (1)初期口服抗骨吸收药物如阿仑膦酸钠后出现胃肠道不适及肌肉骨骼酸痛等,患者服药以前需要补足钙和维生素D3,同时严格按照说明书的指示服药。这些症状通常较轻,1~2月多数会改善;如果反应严重,及时停药看医生。
  (2)静脉用抗骨吸收药物如唑来膦酸注射液,初次使用可能会出现流感样症状,一般2~3天会改善;如果反应严重,及时看医生。
  (3)肌肉注射降钙素类药物可能会出现脸红、潮热、呕心等,症状通常较轻;如果反应严重,及时停药看医生。
  但是,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出现以下情况时应停止服用:
  (1)出现较重的不良反应;
  (2)准备进行牙床骨手术如种植牙、拔牙等,手术前后抗骨吸收药物各停用3个月;
  (3)身体情况或者其他疾病发生显著变化,及时咨询医生是否停药;
  (4)其他特殊情况咨询医生后确定。
  科学补钙
  充足钙质是获得骨量峰值和维持骨骼健康的前提,摄入充足的钙和维生素D对于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十分重要。不过,补钙也是门学问,需要科学补钙。
  补钙有适应症
  很多人认为治疗骨质疏松就等同于补钙,这种看法是偏面的,长期采取单一补钙会耽误治疗。补钙必须要结合抗骨质疏松的药物,如促进骨吸收的二膦酸类药物或者增加骨形成的甲状旁腺激素类药物,才能发挥治疗骨质疏松的作用。
  不是所有的骨质疏松都可以随意补钙。骨质疏松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继发性骨质疏松是因为其他疾病导致骨流失,必须要找出原发病对因治疗才有效;有些继发性骨质疏松可能伴有高钙血症,如甲状旁腺肿瘤导致的骨质疏松,如果盲目补钙不仅无效,反而会加重高钙血症,危及生命。所以在补钙前需要找专业医生评估,补钙过程中需要定期随访和监测。
  膳食补钙——最安全的方式
  膳食的钙要经过身体的转换和平衡,是最为安全和应该推荐的方式。饮食中的钙质主要来自牛奶、酸奶等奶制品,其次是豆腐及豆类制品、硬壳果类、鱼类。花菜类蔬菜,如花菜、芥兰、白菜、西兰花等含钙质较一般蔬菜高,也是钙的较好来源。提倡通过均衡多样的膳食避免钙缺乏。
  适当食用高维生素D的食物,如深海鱼、肝脏和蛋黄;户外阳光下运动可促进维生素D合成,有助于钙质吸收。骨头汤里主要含有大量的脂肪和蛋白质,钙质含量微乎其微,更缺少可以促进钙质吸收的维生素D,实际上并不能补钙。
  只有当饮食摄入不能满足推荐剂量时,才使用钙补充剂,过量补钙有可能导致高钙血症,增加肾结石风险,所以补钙过程中需要定期随访和监测。
  钙补充剂——选用有技巧
  钙补充剂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1)无机钙包括碳酸钙、氧化钙、磷酸氢钙、氯化钙、氢氧化钙等,以碳酸钙为代表,因为含钙量较高,适用于大部分人,但因为溶解度低,有一定的胃肠道刺激,消耗一定胃酸,可以导致胃胀、嗳气,诱发或加重便秘,故便秘和胃酸少的患者可选择碳酸钙以外的钙剂;
  (2)有机钙包括葡萄糖酸钙、乳酸钙、柠檬酸钙、枸橼酸钙等,以柠檬酸钙和枸橼酸钙为代表,优点是胃肠道刺激少但含钙量较低;
  (3)柠檬酸钙可增加肠道铝的吸收和脑组织铝的蓄积,服铝剂者禁用;
  (4)葡萄糖酸钙分解会产生葡萄糖,升高血糖,不适用糖尿病患者;
  (5)枸橼酸钙对钙有较强的络合作用,在增加枸橼酸浓度时,可结合置换草酸钙、游离钙离子和磷酸钙盐等,从而形成易溶于水的络合物,抑制草酸钙超饱和状态析出结晶而形成结石。
  那么怎么服用钙补充剂吸收最好?
  (1)常用的碳酸钙在酸性环境下吸收更好,碳酸钙与食物一起服用时,由于食物的刺激使胃酸分泌增多,可使钙的吸收效率提高。有机钙无需胃酸活化,不必与食物同服;
  (2)服用钙剂,一次大剂量顿服,不如分次服用的吸收率好,推荐早晚各服用1次;
  (3)含草酸多的蔬菜(菠菜、苋菜)减少钙的吸收,尽量避免与钙剂同用。
  定期随访复查
  任何药物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可能都存在副作用,复查随访可以让医生及时调整方案,让药物发挥最大治疗效果的同时避免药物的副作用。骨质疏松的治疗同样如此。
  (1)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第一个月后应该复查,主要看药物有无副作用,是否该换药;
  (2)如果药物可以耐受,从服药的第一天计算,每3个月应该复查血钙磷及骨代谢指标BALP和CTX,一方面从血液指标判断药物的治疗效果,另一方面定期检测血钙磷避免补钙过度;
  (3)每6个月左右复查维生素D3和甲状旁腺激素,判断维生素D3水平是否达标以保证骨质疏松药物发挥最大治疗效果;
  (4)從服药的第一天计算,每一年应该综合评估1次,包括骨密度及血液指标,评估药物的治疗效果及可能存在的副作用,根据情况决定继续前方案还是更新方案。
其他文献
在公园的老年人锻炼场所,我常常会看见一位老人,他不是两手撑着在玩双杆,就是在玩单杆。老人看上去也就是60多岁,不瘦不胖,高高个儿。有时我也在双杆上玩,往往玩几下就觉得身子累,吃不消。但看着老人,却一点累的感觉都没有。  一次,我们一边锻炼,一边闲谈。老人告诉我,他不但利用双杆、单杆进行锻炼,还会双脚踩在旋转的踏脚板上锻炼,双脚左右旋转,腰也跟着左右摆动。“我不停地旋转,脚、腿、腰一起摆动,身子骨想
退休后,我的业余时间一下子多了起来。对于不爱动的我来说,如何利用时间,好好锻炼身体,是摆在面前的一道难题。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两个外孙玩剩下来的彩色玻璃珠。我灵机一动,想到小时候的游戏:“抓子儿”。玩法:一共5个玻璃珠,将一个玻璃珠向空中扔,另外4颗放置到某一平面器物上。在空中的這颗玻璃珠落下的同时,要把散落在平面上的玻璃珠抓起来,再接住掉下来的玻璃珠。第一关是一次抓一个玻璃珠,直到抓完为止
那天,我带领我的学生正在学校小操场旁的大树下学习武术操.我在队列前教得兴趣正浓,忽然觉得背后一阵骚乱,回头一看,原来是一名淘气的男孩子拿了一条吊在树上的"吊死鬼"虫在
随着冬季的到来,糖尿病患者又开始了一年一度的“熬冬”。冬季,是糖尿病患者病情加重和发生并发症较多的季节,特别是中老年患者,应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有效治疗,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还要做好自我保健,平安度过寒冬。  本期特别策划,我们邀请糖尿病防治专家、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李文慧博士撰文,提醒广大糖友——  冬季是糖尿病患者病情加重和发生并发症较多的季节。这是由于天气变冷后,人体交感神经处于兴
急性肺栓塞是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也是常见的三大致死性心血管疾病之一。该病最常见症状是胸痛,常用的治疗措施是药物治疗。临床中,常有患者咨询种种问题,其中较为常见的问题有4个。  1.急性肺栓塞发生后,选用尿激酶还是rt-PA溶栓(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好?溶栓需警惕哪些风险,监测哪些指标?  根据急性肺栓塞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5),建议急性肺栓塞尿激酶的用法为20000IU/kg
老林今年50岁,一个月前胃痛严重,查出胆胃综合征,吃药后有好转。但同时出现便秘,好几天才排便1次,吃酚酞片(一次6片)后有缓解,吃完第3天又开始便秘,无法排便。  从医学角度讲,便秘一般被定义为排便每周少于2~3次,严重者甚至一周排便少于1次。然而不同患者的表现不尽相同,大致有排便次数明显减少,或伴有大便干结、排便费力、排便不尽感、下腹部不适等。少数人平时2天或3天才排便1次,且为柱状软便,应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