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工程图纸是表达工程设计和指导工程施工以及进行工程预算必不可少的重要依据,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正式文件,也是重要的技术档案文件。熟练识读建筑结构施工图,是工程造价专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也是以后从事建筑施工和预算工作必须具备的能力,运用钢筋计算的方法深化识读结构施工图,在掌握平法制图规则的基础上,结合广泛使用的11G101系列国家标准图集,侧重钢筋工程构造要求的理解和记忆,通过计算实例加以巩固,具有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结构施工图;建筑工程技术;钢筋计算;教学效果
1 结构施工图的作用
工程图纸是表达工程设计和指导工程施工以及进行工程预算必不可少的重要依据,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正式文件,也是重要的技术档案文件。建筑施工图主要用来表示建筑物的总体布局、外部造型、内部布置、内外装饰、细部构造及施工要求。结构施工图可分为结构布置图和构件详图两大类,结构布置图主要表示结构构件的位置、数量、型号及相互关系。结构构件详图主要表示单个构件形状、尺寸、材料、构造及施工工艺的图样。相对而言,结构施工图较难读懂。
2 结构施工图的绘制方法
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配筋图的表示方法有详图法、列表法、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设计方法(以下简称“平法”),目前广泛使用的是平法。它把结构构件的外在的截面型式、尺寸及内在的钢筋配置在构件的平面位置用数字和符号直接表示,再与相应的“结构设计总说明”和梁、柱、墙等构件的“构造通用图及说明”配合使用。平法的优点是图面简洁、清楚、直观性强,图纸数量少。
3 学习方法分析
悬臂梁负筋,首先应知道与一般框架梁不一样,受力筋在上部,一般框架梁在下部,在施工中不注意这一点很容易弄错。另外,在连接和锚固时应与框架梁边跨的负筋一起考虑,能贯通的尽量贯通,不能贯通的,比如钢筋直径或者级别发生变化,或者出现高低跨,绘图时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配,以免支座钢筋过密。
梁纵筋由于构造原因,一般是出现高低跨,不能伸入相邻跨时,高跨部分钢筋向下或向上锚入柱内,低跨的可以直锚入相邻梁中。同时,梁纵筋要注意在端支座的锚固,分弯锚和直锚,主要取决于柱的截面尺寸和受拉钢筋基本锚固长度的大小,简单来说,就是看柱的截面尺寸够不够直锚的空间。梁的支座负筋分批分层截断时,应分批标明切断点位置,一般第一层ln/3在处,第二层在ln/4处。中间支座处ln的取左右两跨之较大值。同时不要混淆上部贯通筋和支座负筋。抗震设计时框架梁的贯通钢筋,当钢筋的长度超过定尺长度9m时,连接点位置应尽量在跨中1/3处;当采用两端与支座负钢筋搭接的方式或在跨中一次搭接的方式接长时,应在图纸上注明搭接位置及长度。除贯通筋外,有时需增加架立筋以满足箍筋肢距的需要,例如箍筋采用四肢箍筋,而贯通纵筋只要两根,这时就需要设置架立筋,此时应将贯通筋与架立筋分别标出。梁的吊筋和附加箍筋,梁侧有集中荷载作用时,一般在主次梁相交处,应标出吊筋及附加箍筋的配置,吊筋的大样可参照标准图集。梁的箍筋,箍筋加密区的范围及非加密区的箍筋做法可在图上注明,也可参照标准图集,一般一级抗震取2倍梁高,二到四级抗震取1.5倍梁高。梁的腰筋,有构造筋和受扭筋两种,为构造筋时,锚固长度为两端150;为受扭筋时,按下部钢筋要求锚固。在教学中,我们结合11G101-1标准图集,总结了一些公式,这样可以降低学习难度,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与工作实际结合紧密,对学生将来就业也是很有帮助的。
(1)框架梁上部通长筋计算公式:长度=各跨净跨值ln之和+各支座宽度+左、右锚固长度
a.当为楼层框架梁时,根据楼层框架梁纵筋在端支座的锚固要求可知:
①当端支座宽度hc-柱保护层c?叟lae时:锚固长度=端支座宽度hc-柱保护层c
②当端支座宽度hc-柱保护层c?燮lae时:锚固长度=端支座宽度hc-柱保护层c+15d
b.当为屋面框架梁时,根据楼层框架梁纵筋与框架柱纵筋的构造要求,柱纵筋锚入梁中和梁纵筋锚入柱中两种形式,俗称“柱包梁”和“梁包柱”,顶层屋面框架梁纵筋的锚固长度计算也有两种形式。
①当采用柱纵筋锚入梁中的锚固形式时:
锚固长度=端支座宽度hc-柱保护层c+梁高-梁保护层c
②当采用梁纵筋锚入柱中的锚固形式时:
锚固长度=端支座宽度hc-柱保护层c+1.7lae
c.框架梁纵筋的上部、下部的各排纵筋锚入柱内均应满足构造要求,同时,保证混凝土与钢筋更好地握裹,不同位置的纵筋弯折长度15d之间应用不小于25mm的净距要求。若梁纵筋的钢筋直径按25mm计,各排框架梁纵筋锚入柱内的水平段长度值可取为50mm。
(2)框架梁支座负筋延伸长度计算
a.端支座非贯通钢筋长度计算公式:长度=负弯矩钢筋延伸长度(第一排从柱边开始延伸至ln/3位置,第二排从柱边开始延伸至ln/4位置)+锚固长度
b.中间支座非贯通钢筋长度计算公式:长度=2*负弯矩钢筋延伸长度(第一排从柱边开始延伸至ln/3位置,第二排从柱边开始延伸至ln/4位置,其中ln是支座两边的净跨长度的较大值)+支座宽度
当支座间净跨值较小,左右两跨值较大时,常将支座上部的负弯矩钢筋在中间较小跨贯通设置,此时,负弯矩钢筋的长度计算方法为:
长度=左跨负弯矩钢筋延伸长度+右跨负弯矩钢筋延伸长度+中间较小跨净跨值+2*中间支座宽度
(3)框架梁架立筋计算
架立钢筋的长度是逐跨计算的,每跨梁的架立钢筋长度计算公式为:
架立钢筋长度=梁的净跨长度-两端支座负筋的延伸长度+150*2
架立钢筋的根数=箍筋的肢数-上部通长筋的根数
等跨梁架立钢筋的计算公式为:架立钢筋的长度=ln/3+150*2
公式的理解和运用要建立在对11G101-1图集的充分理解之上,在掌握制图规则的基础上,通过钢筋长度计算,巩固对构造要求的掌握,这样的教学过程,经验证明,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上述公式还有一些特殊情况没有一一列举,运用这样的方法,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学生可以通过自学来掌握,从而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教知识的同时教学习的方法。
4 总结
通过教学反馈,传统的识图课中,教师对结构图的讲解不侧重于11G101-1标准图集中的构造要求的讲解,会导致学生只会表面注释的意思理解,而不知道内部钢筋的连接、锚固、截断点位置等要求,而通过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学生必须要掌握制图规则,先能看懂图,在掌握标准图集中相关构造要求的情况下,再画出钢筋分离图,才能算出钢筋长度,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能深入识读结构施工图,胜任钢筋工程的算量和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马丹丁,张建军,吴学清.论建筑结构课程中平法识图教学单元的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1(18).
[2]史华.高职建筑结构类课程与平法技术整合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9(11).
[3]费楚生,杨庆民.建筑结构平法设计介绍[J].郑州纺织工学院学报,2001(S1).
[4]何静.论“平法”在混凝土结构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4(6).
作者简介:卢巧玲(1985-),女,汉族,湖北麻城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建筑结构。
关键词:结构施工图;建筑工程技术;钢筋计算;教学效果
1 结构施工图的作用
工程图纸是表达工程设计和指导工程施工以及进行工程预算必不可少的重要依据,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正式文件,也是重要的技术档案文件。建筑施工图主要用来表示建筑物的总体布局、外部造型、内部布置、内外装饰、细部构造及施工要求。结构施工图可分为结构布置图和构件详图两大类,结构布置图主要表示结构构件的位置、数量、型号及相互关系。结构构件详图主要表示单个构件形状、尺寸、材料、构造及施工工艺的图样。相对而言,结构施工图较难读懂。
2 结构施工图的绘制方法
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配筋图的表示方法有详图法、列表法、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设计方法(以下简称“平法”),目前广泛使用的是平法。它把结构构件的外在的截面型式、尺寸及内在的钢筋配置在构件的平面位置用数字和符号直接表示,再与相应的“结构设计总说明”和梁、柱、墙等构件的“构造通用图及说明”配合使用。平法的优点是图面简洁、清楚、直观性强,图纸数量少。
3 学习方法分析
悬臂梁负筋,首先应知道与一般框架梁不一样,受力筋在上部,一般框架梁在下部,在施工中不注意这一点很容易弄错。另外,在连接和锚固时应与框架梁边跨的负筋一起考虑,能贯通的尽量贯通,不能贯通的,比如钢筋直径或者级别发生变化,或者出现高低跨,绘图时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配,以免支座钢筋过密。
梁纵筋由于构造原因,一般是出现高低跨,不能伸入相邻跨时,高跨部分钢筋向下或向上锚入柱内,低跨的可以直锚入相邻梁中。同时,梁纵筋要注意在端支座的锚固,分弯锚和直锚,主要取决于柱的截面尺寸和受拉钢筋基本锚固长度的大小,简单来说,就是看柱的截面尺寸够不够直锚的空间。梁的支座负筋分批分层截断时,应分批标明切断点位置,一般第一层ln/3在处,第二层在ln/4处。中间支座处ln的取左右两跨之较大值。同时不要混淆上部贯通筋和支座负筋。抗震设计时框架梁的贯通钢筋,当钢筋的长度超过定尺长度9m时,连接点位置应尽量在跨中1/3处;当采用两端与支座负钢筋搭接的方式或在跨中一次搭接的方式接长时,应在图纸上注明搭接位置及长度。除贯通筋外,有时需增加架立筋以满足箍筋肢距的需要,例如箍筋采用四肢箍筋,而贯通纵筋只要两根,这时就需要设置架立筋,此时应将贯通筋与架立筋分别标出。梁的吊筋和附加箍筋,梁侧有集中荷载作用时,一般在主次梁相交处,应标出吊筋及附加箍筋的配置,吊筋的大样可参照标准图集。梁的箍筋,箍筋加密区的范围及非加密区的箍筋做法可在图上注明,也可参照标准图集,一般一级抗震取2倍梁高,二到四级抗震取1.5倍梁高。梁的腰筋,有构造筋和受扭筋两种,为构造筋时,锚固长度为两端150;为受扭筋时,按下部钢筋要求锚固。在教学中,我们结合11G101-1标准图集,总结了一些公式,这样可以降低学习难度,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与工作实际结合紧密,对学生将来就业也是很有帮助的。
(1)框架梁上部通长筋计算公式:长度=各跨净跨值ln之和+各支座宽度+左、右锚固长度
a.当为楼层框架梁时,根据楼层框架梁纵筋在端支座的锚固要求可知:
①当端支座宽度hc-柱保护层c?叟lae时:锚固长度=端支座宽度hc-柱保护层c
②当端支座宽度hc-柱保护层c?燮lae时:锚固长度=端支座宽度hc-柱保护层c+15d
b.当为屋面框架梁时,根据楼层框架梁纵筋与框架柱纵筋的构造要求,柱纵筋锚入梁中和梁纵筋锚入柱中两种形式,俗称“柱包梁”和“梁包柱”,顶层屋面框架梁纵筋的锚固长度计算也有两种形式。
①当采用柱纵筋锚入梁中的锚固形式时:
锚固长度=端支座宽度hc-柱保护层c+梁高-梁保护层c
②当采用梁纵筋锚入柱中的锚固形式时:
锚固长度=端支座宽度hc-柱保护层c+1.7lae
c.框架梁纵筋的上部、下部的各排纵筋锚入柱内均应满足构造要求,同时,保证混凝土与钢筋更好地握裹,不同位置的纵筋弯折长度15d之间应用不小于25mm的净距要求。若梁纵筋的钢筋直径按25mm计,各排框架梁纵筋锚入柱内的水平段长度值可取为50mm。
(2)框架梁支座负筋延伸长度计算
a.端支座非贯通钢筋长度计算公式:长度=负弯矩钢筋延伸长度(第一排从柱边开始延伸至ln/3位置,第二排从柱边开始延伸至ln/4位置)+锚固长度
b.中间支座非贯通钢筋长度计算公式:长度=2*负弯矩钢筋延伸长度(第一排从柱边开始延伸至ln/3位置,第二排从柱边开始延伸至ln/4位置,其中ln是支座两边的净跨长度的较大值)+支座宽度
当支座间净跨值较小,左右两跨值较大时,常将支座上部的负弯矩钢筋在中间较小跨贯通设置,此时,负弯矩钢筋的长度计算方法为:
长度=左跨负弯矩钢筋延伸长度+右跨负弯矩钢筋延伸长度+中间较小跨净跨值+2*中间支座宽度
(3)框架梁架立筋计算
架立钢筋的长度是逐跨计算的,每跨梁的架立钢筋长度计算公式为:
架立钢筋长度=梁的净跨长度-两端支座负筋的延伸长度+150*2
架立钢筋的根数=箍筋的肢数-上部通长筋的根数
等跨梁架立钢筋的计算公式为:架立钢筋的长度=ln/3+150*2
公式的理解和运用要建立在对11G101-1图集的充分理解之上,在掌握制图规则的基础上,通过钢筋长度计算,巩固对构造要求的掌握,这样的教学过程,经验证明,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上述公式还有一些特殊情况没有一一列举,运用这样的方法,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学生可以通过自学来掌握,从而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教知识的同时教学习的方法。
4 总结
通过教学反馈,传统的识图课中,教师对结构图的讲解不侧重于11G101-1标准图集中的构造要求的讲解,会导致学生只会表面注释的意思理解,而不知道内部钢筋的连接、锚固、截断点位置等要求,而通过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学生必须要掌握制图规则,先能看懂图,在掌握标准图集中相关构造要求的情况下,再画出钢筋分离图,才能算出钢筋长度,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能深入识读结构施工图,胜任钢筋工程的算量和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马丹丁,张建军,吴学清.论建筑结构课程中平法识图教学单元的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1(18).
[2]史华.高职建筑结构类课程与平法技术整合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9(11).
[3]费楚生,杨庆民.建筑结构平法设计介绍[J].郑州纺织工学院学报,2001(S1).
[4]何静.论“平法”在混凝土结构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4(6).
作者简介:卢巧玲(1985-),女,汉族,湖北麻城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建筑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