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火场物品燃烧除了产生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水蒸气、醇、醚等有毒气体以外,在一些特殊情况下,还会生成氧化亚氮(俗称笑气)、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等。
1.有毒气体
氧化亚氮是一种对人体呼吸道黏膜具有强烈刺激性的气体,可引起支气管、肺毛细血管渗透性增强,导致肺水肿;被吸收入血后,可引起血管扩张,血压下降,使血红蛋白形成变性血红蛋白,失去带氧能力。主要中毒表现有:咽喉热辣、头晕、恶心呕吐、胸疼,严重时(因变性血红蛋白)出现机体青紫、缺氧、喘息、血压下降,最后则昏迷、死亡。
天然气的中毒表现是: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乏力,严重者则出现直视、呼吸困难、四肢僵直等。
组成液化石油气的全体碳氢化合物都有较强的麻醉作用,但血溶解度很小,所以常压下不会影响机体。但当空气中浓度很高时,就会使人窒息,出现头晕、乏力、呕吐、四肢麻木,高浓度可使人昏迷。
另外,美国学者在对烟毒性气体的研究中还发现,在火灾烟气中还存在“游离基中间气态物质”。该物质比一氧化碳危害还要大,吸入后使人肺部发生游离基反应,导致缺氧,其在生存者体内的反应可持续数月。
2.氧气含量低于人们生理正常所需数值
氧气在空气中的正常含量大约为21%左右,这时人们的思维敏捷、神志清晰、判断准确,身体的各个部位也不会出现不良反应。但火灾现场,由于物品燃烧消耗大量的氧气,使得氧气的含量低于人体所需要的数值,出现各种缺氧反应。氧气的短时致死浓度为6%,即,当空气中氧气浓度低于6%时,短时间内人将因缺氧而窒息死亡,也会因行为能力和智力的下降而不能逃离火场,最终被火烧死。
3.高温的危害
一般火场上可燃物质较多,如果不及时扑救,火灾会迅速蔓延,火场上的热量不断聚积,很快便会达到几百摄氏度。地下建筑中,火灾烟气的温度可以达到1000℃以上。而人体对高温气体的忍耐性是有限的。当温度超过95℃时,皮肤的忍受时间便会急剧下降;在120℃的环境中,15分钟内皮肤就会产生不可恢复的灼伤;随着温度的进一步升高,造成灼伤的时间则会变得更短;在140℃时约为5分钟,到了170℃时则仅为1分钟。另外,热烟气对人的呼吸道的损伤也是极其严重的。当火场温度达到49℃~50℃时,人的血压就迅速下降,即导致循环系统衰竭。一旦吸入70℃的高温气体,气管、支气管内粘膜便充血起水泡,进而组织坏死,并引起肺水肿而窒息死亡。由此可见,人在起火房间即使不中毒,也无法忍受几百摄氏度的高温气体环境。
4.悬浮颗粒的危害
火场上的悬浮颗粒就是燃烧中析出的碳粒子、焦油状液滴等灰尘。其中危害最大的就是直径小于10微米的飘尘,它们可能漂浮在大气中长达数年之久。颗粒直径小于5微米的飘尘,随气体的流动,能够进入人体的肺部,粘附并聚集在肺泡壁上,可以随血液送至全身,引起呼吸道病变、增大心脏病死亡率。另外,烟尘飞入眼中使人流泪,损伤人的视觉;进入鼻腔和喉咙后便会打喷嚏和咳嗽。冷却了的烟尘附着了水、蒸气、酸、醛等,一旦吸入这种颗粒,很可能把毒性很大或者刺激性的液体带入呼吸系统,影响人的机体。
1.有毒气体
氧化亚氮是一种对人体呼吸道黏膜具有强烈刺激性的气体,可引起支气管、肺毛细血管渗透性增强,导致肺水肿;被吸收入血后,可引起血管扩张,血压下降,使血红蛋白形成变性血红蛋白,失去带氧能力。主要中毒表现有:咽喉热辣、头晕、恶心呕吐、胸疼,严重时(因变性血红蛋白)出现机体青紫、缺氧、喘息、血压下降,最后则昏迷、死亡。
天然气的中毒表现是: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乏力,严重者则出现直视、呼吸困难、四肢僵直等。
组成液化石油气的全体碳氢化合物都有较强的麻醉作用,但血溶解度很小,所以常压下不会影响机体。但当空气中浓度很高时,就会使人窒息,出现头晕、乏力、呕吐、四肢麻木,高浓度可使人昏迷。
另外,美国学者在对烟毒性气体的研究中还发现,在火灾烟气中还存在“游离基中间气态物质”。该物质比一氧化碳危害还要大,吸入后使人肺部发生游离基反应,导致缺氧,其在生存者体内的反应可持续数月。
2.氧气含量低于人们生理正常所需数值
氧气在空气中的正常含量大约为21%左右,这时人们的思维敏捷、神志清晰、判断准确,身体的各个部位也不会出现不良反应。但火灾现场,由于物品燃烧消耗大量的氧气,使得氧气的含量低于人体所需要的数值,出现各种缺氧反应。氧气的短时致死浓度为6%,即,当空气中氧气浓度低于6%时,短时间内人将因缺氧而窒息死亡,也会因行为能力和智力的下降而不能逃离火场,最终被火烧死。
3.高温的危害
一般火场上可燃物质较多,如果不及时扑救,火灾会迅速蔓延,火场上的热量不断聚积,很快便会达到几百摄氏度。地下建筑中,火灾烟气的温度可以达到1000℃以上。而人体对高温气体的忍耐性是有限的。当温度超过95℃时,皮肤的忍受时间便会急剧下降;在120℃的环境中,15分钟内皮肤就会产生不可恢复的灼伤;随着温度的进一步升高,造成灼伤的时间则会变得更短;在140℃时约为5分钟,到了170℃时则仅为1分钟。另外,热烟气对人的呼吸道的损伤也是极其严重的。当火场温度达到49℃~50℃时,人的血压就迅速下降,即导致循环系统衰竭。一旦吸入70℃的高温气体,气管、支气管内粘膜便充血起水泡,进而组织坏死,并引起肺水肿而窒息死亡。由此可见,人在起火房间即使不中毒,也无法忍受几百摄氏度的高温气体环境。
4.悬浮颗粒的危害
火场上的悬浮颗粒就是燃烧中析出的碳粒子、焦油状液滴等灰尘。其中危害最大的就是直径小于10微米的飘尘,它们可能漂浮在大气中长达数年之久。颗粒直径小于5微米的飘尘,随气体的流动,能够进入人体的肺部,粘附并聚集在肺泡壁上,可以随血液送至全身,引起呼吸道病变、增大心脏病死亡率。另外,烟尘飞入眼中使人流泪,损伤人的视觉;进入鼻腔和喉咙后便会打喷嚏和咳嗽。冷却了的烟尘附着了水、蒸气、酸、醛等,一旦吸入这种颗粒,很可能把毒性很大或者刺激性的液体带入呼吸系统,影响人的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