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到宋朝的美女,大家的第一个反应肯定便是李师师,因为《水浒》这部经典名著的关系,李师师可能是宋朝知名度最高的一个美女。
历史中的李师师是京城开封一个工匠的女儿,她的爸爸名叫王寅,李师师刚生下来不久,她的母亲便去世了,爸爸王寅用豆浆将其养活,王寅非常疼爱这个女儿,生怕她养不活,便把她带到佛寺里舍身,因为在古代的风俗习惯中,把孩子舍身给佛寺,佛祖便会保佑他们一生平平安安。将要舍身时,幼小的李师师突然放声大哭,父亲王寅急得手足无措,突然寺院里一个年长的得道高僧出现了,他慢慢地用手去抚摸李师师的头顶,李师师便马上停止了哭泣,众人便都觉得这个小女孩儿很有佛性,给她取名为师师。
师师五岁的时候,父亲因工作失误而犯了事,后来死在了牢中。师师便成了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儿,一个退休的乐户李姥姥见她聪明伶俐,又长得非常可爱,便收养了她。从此,王师师便改名为李师师,这个从小便有佛性的女孩子走上了一条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长大以后,李师师色艺绝伦,艳名远播。她的歌喉和相貌是被当时人所公认的。到了南宋,大诗人朱敦儒还曾写诗纪念她:“解唱《阳关》别调声,前朝惟有李夫人”,李夫人便是李师师,诗中是说《阳关》这首歌曲,只有北宋时期的李师师是唱得最好的。至于李师师的外貌,《李师师外传》中曾有一段描写,说风流天子宋徽宗有一日和韦贵妃闲坐,韦贵妃就问他:“那个李师师究竟是个什么模样啊?能让陛下这么喜爱牵挂?”宋徽宗就回答了,他说:“李师师啊,她不是特别的漂亮艳丽,可是如果让一百个女人和她都不化妆,都穿着朴素的衣服坐在一起,我保证你们第一眼就能认出李师师来,她是那种别有一股韵味的女人。”从宋徽宗和韦贵妃这段对话中可以看出来,李师师并不是那种光彩夺目的女人,而是以气质取胜。
李师师在京城开封的名气越来越大,登门的贵公子官老爷也越来越多,但李师师最爱的是一个叫周邦彦的大才子。周邦彦擅长音乐,当时正是朝廷中管理乐器与音乐的,他历来被认为是写词的冠军,李师师对他用情很深,《耆旧续闻》记载说李师师为了他是“欲委身而未能也,与同起止”。便是说李师师和周邦彦因为社会及家庭多种压力没有结合在一起,但两人感情很好,经常出双入对。压力固然是多,但恐怕还不是主要原因,最为主要的原因应该还是那位风流天子宋徽宗。宋徽宗最喜欢微服出行,他甚至还设立了“行幸局”,这个局专门为自己微服出行做安排和撒谎圆场。宋徽宗微服出行,便是为了去李师师家,在宋朝人的笔记中,还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个冬夜,周邦彦一个人先到了李师师的家里,刚坐下不久之后,徽宗也微服出行到了李师师家里。皇帝来了,当臣子的自然要退让,可一时间根本就来不及,无奈之下,周邦彦便躲在了床底下。徽宗来了,还给李师师带来了江南地区上贡的橙子,邦彦在场听得一清二楚。徽宗不敢逗留太久,坐了一会儿便走了,周邦彦灰头土脸从床底爬了出来,他思前想后,便把刚才徽宗与李师师那一幕写了一首《少年游》的词。李师师后来给宋徽宗唱了这首词,徽宗一听,便知道词中说的是那晚自己和李师师幽会的事情,当下便大怒,问这是哪个大胆狂徒写的?李师师见皇帝发怒,也不敢隐瞒,便说出了周邦彦的名字,宋徽宗更是怒不可遏,这个无礼的臣子,不但知道自己的隐私,而且还敢和自己抢女人,回到皇城后,宋徽宗马上罢了周邦彦的官职,而且将他贬出了京城。隔了一两天,徽宗又微服出行去李师师家私会,但却找不到她的人,一问才知道她是去送周邦彦出京了,徽宗便一个人枯坐到晚上。李师师回来后,面容憔悴,泪流满面,见徽宗在,连忙请求徽宗饶过周邦彦。宋徽宗其实对于周邦彦的才华还是非常欣赏的,就问李师师,最近周邦彦作了什么新词没有?李师师便背了周邦彦的一首得意之作《兰陵王》,宋徽宗听后非常欣赏,加上李师师又不停地求情,便原谅了周邦彦,召他回京,官复原职了。
过了没几年,金人的铁蹄就轰然南下,宋徽宗毫无应对之策,便把皇位传给了儿子宋钦宗,他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李师师的命运也就随着宋金战争的开始而急转直下。金人攻破开封城,掳走了宋徽宗,李师师在那兵荒马乱的时期,也失去了任何消息,人们再次看见她时,已经是南宋初年了,当时的她已经流落到了今天的浙江一带,国破家亡的打击,颠沛流离的磨难,使得李师师已没有了当年的灵气与美貌,虽然她的歌喉仍然动人,但早已不是当年在开封城风华正茂的李师师了。再往后,人们就再也没有见到过她。当年轰动天下的美女便这样湮灭在了历史之中。
编辑/姚晟
历史中的李师师是京城开封一个工匠的女儿,她的爸爸名叫王寅,李师师刚生下来不久,她的母亲便去世了,爸爸王寅用豆浆将其养活,王寅非常疼爱这个女儿,生怕她养不活,便把她带到佛寺里舍身,因为在古代的风俗习惯中,把孩子舍身给佛寺,佛祖便会保佑他们一生平平安安。将要舍身时,幼小的李师师突然放声大哭,父亲王寅急得手足无措,突然寺院里一个年长的得道高僧出现了,他慢慢地用手去抚摸李师师的头顶,李师师便马上停止了哭泣,众人便都觉得这个小女孩儿很有佛性,给她取名为师师。
师师五岁的时候,父亲因工作失误而犯了事,后来死在了牢中。师师便成了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儿,一个退休的乐户李姥姥见她聪明伶俐,又长得非常可爱,便收养了她。从此,王师师便改名为李师师,这个从小便有佛性的女孩子走上了一条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长大以后,李师师色艺绝伦,艳名远播。她的歌喉和相貌是被当时人所公认的。到了南宋,大诗人朱敦儒还曾写诗纪念她:“解唱《阳关》别调声,前朝惟有李夫人”,李夫人便是李师师,诗中是说《阳关》这首歌曲,只有北宋时期的李师师是唱得最好的。至于李师师的外貌,《李师师外传》中曾有一段描写,说风流天子宋徽宗有一日和韦贵妃闲坐,韦贵妃就问他:“那个李师师究竟是个什么模样啊?能让陛下这么喜爱牵挂?”宋徽宗就回答了,他说:“李师师啊,她不是特别的漂亮艳丽,可是如果让一百个女人和她都不化妆,都穿着朴素的衣服坐在一起,我保证你们第一眼就能认出李师师来,她是那种别有一股韵味的女人。”从宋徽宗和韦贵妃这段对话中可以看出来,李师师并不是那种光彩夺目的女人,而是以气质取胜。
李师师在京城开封的名气越来越大,登门的贵公子官老爷也越来越多,但李师师最爱的是一个叫周邦彦的大才子。周邦彦擅长音乐,当时正是朝廷中管理乐器与音乐的,他历来被认为是写词的冠军,李师师对他用情很深,《耆旧续闻》记载说李师师为了他是“欲委身而未能也,与同起止”。便是说李师师和周邦彦因为社会及家庭多种压力没有结合在一起,但两人感情很好,经常出双入对。压力固然是多,但恐怕还不是主要原因,最为主要的原因应该还是那位风流天子宋徽宗。宋徽宗最喜欢微服出行,他甚至还设立了“行幸局”,这个局专门为自己微服出行做安排和撒谎圆场。宋徽宗微服出行,便是为了去李师师家,在宋朝人的笔记中,还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个冬夜,周邦彦一个人先到了李师师的家里,刚坐下不久之后,徽宗也微服出行到了李师师家里。皇帝来了,当臣子的自然要退让,可一时间根本就来不及,无奈之下,周邦彦便躲在了床底下。徽宗来了,还给李师师带来了江南地区上贡的橙子,邦彦在场听得一清二楚。徽宗不敢逗留太久,坐了一会儿便走了,周邦彦灰头土脸从床底爬了出来,他思前想后,便把刚才徽宗与李师师那一幕写了一首《少年游》的词。李师师后来给宋徽宗唱了这首词,徽宗一听,便知道词中说的是那晚自己和李师师幽会的事情,当下便大怒,问这是哪个大胆狂徒写的?李师师见皇帝发怒,也不敢隐瞒,便说出了周邦彦的名字,宋徽宗更是怒不可遏,这个无礼的臣子,不但知道自己的隐私,而且还敢和自己抢女人,回到皇城后,宋徽宗马上罢了周邦彦的官职,而且将他贬出了京城。隔了一两天,徽宗又微服出行去李师师家私会,但却找不到她的人,一问才知道她是去送周邦彦出京了,徽宗便一个人枯坐到晚上。李师师回来后,面容憔悴,泪流满面,见徽宗在,连忙请求徽宗饶过周邦彦。宋徽宗其实对于周邦彦的才华还是非常欣赏的,就问李师师,最近周邦彦作了什么新词没有?李师师便背了周邦彦的一首得意之作《兰陵王》,宋徽宗听后非常欣赏,加上李师师又不停地求情,便原谅了周邦彦,召他回京,官复原职了。
过了没几年,金人的铁蹄就轰然南下,宋徽宗毫无应对之策,便把皇位传给了儿子宋钦宗,他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李师师的命运也就随着宋金战争的开始而急转直下。金人攻破开封城,掳走了宋徽宗,李师师在那兵荒马乱的时期,也失去了任何消息,人们再次看见她时,已经是南宋初年了,当时的她已经流落到了今天的浙江一带,国破家亡的打击,颠沛流离的磨难,使得李师师已没有了当年的灵气与美貌,虽然她的歌喉仍然动人,但早已不是当年在开封城风华正茂的李师师了。再往后,人们就再也没有见到过她。当年轰动天下的美女便这样湮灭在了历史之中。
编辑/姚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