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牧场营造设施对浮游动物群落的影响——以象山港为例

来源 :中国水产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xin3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选择象山港海域人工鱼礁、海带(Laminaria japonica)与熊本牡蛎(Crassostrea sikamea)浮筏式养殖区等为研究区域,通过分析其与对照区浮游动物群落及栖息环境差异,探究典型海洋牧场营造设施对浮游动物群落的影响方式.结果 表明,人工鱼礁、海带与熊本牡蛎浮筏式养殖区和对照区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差异显著,不同海洋牧场营造设施对浮游动物群落的影响方式各异.与对照区相比,人工鱼礁区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较低,但总丰度较高,优势种腹针胸刺水蚤(Centropages abdominalis)丰度为对照区的3.28倍,斑鲦(Konosirus punctatus)和黑棘鲷(Acanthopagrus schlegelii)等渔业资源种类的鱼卵和仔稚鱼在人工鱼礁区密集分布,人工鱼礁显现出良好的渔业资源增殖养护功效.海带养殖区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浓度较对照区显著降低,叶绿素a浓度明显增高,浮游动物总丰度和多样性指数与对照区差异不显著,钩虾(Gammaridae sp.)和麦秆虫(Caprellidae sp.)等端足类较为集聚,鱼类浮游生物分布较少.熊本牡蛎养殖区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浓度高于对照区,浮游动物总丰度较对照区有所降低,但麦秆虫和黑棘鲷鱼卵与仔稚鱼丰度明显高于对照区.
其他文献
为探索天然酚类化合物百里香酚、和厚朴酚与化学合成杀菌剂百菌清、啶酰菌胺混配的增效作用,筛选出能够防治灰霉病的混剂,本研究将百里香酚、和厚朴酚分别与百菌清、啶酰菌胺
为揭示吉林省西部盐碱地不同林分类型的土壤改良效果,以松原市乾安县分布的柽柳林、黑杨林、油松林、黑杨白榆混交林及枸杞林5种典型林分为研究对象,未造林地作为对照,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对各林分0~30 cm土层深度的土壤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种林分对土壤理化性质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与未造林地相比,5种林分均表现为土容重减小,孔隙度增加,土壤渗透性能得到改善。各林分对0~10 cm表层盐
具有较好环保性能的包膜材料用于缓控释肥生产,可防止膜材料对土壤造成的潜在危害.本文以明胶、聚乙烯醇为原料复合共混制备膜材料,利用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表征材
对2001-2019年国内的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和评述,梳理地被植物的概念、分类和研究趋势,对其在园林中应用的品种资源、应用原则与形式、应用评价等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提出国内
[目的]谷子抽穗时间的适应性表现是广适性新品种选育的基础,分析抽穗时间关键基因的遗传变异和单倍型效应,为品种适应性改良提供基础信息.[方法]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