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传染”的哈欠

来源 :中学生天地(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xk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我感觉良好的老师在台上自说自话,下面同学昏昏欲睡。一个哈欠打破了群体的静默,此起彼伏地在教室里“击鼓传花”,轮到你了——6秒钟,局部肌肉充分伸展,更多的氧气涌入肺叶,渗入血管,导入大脑,伴随着流泪、揉眼、遮嘴……“小爽”过后,窃笑着看同桌,却猛然看到一张正在打哈欠的大嘴巴!
   这种“哈欠传染”的场景,估计很多同学都有切身体验吧。
   至于哈欠为什么会“传染”,一种理论认为,打哈欠是大脑意识到需要补充氧气的一种反应,某个房间里的许多人很可能同时都意识到氧气不足,但反应总是有先有后,看上去一个一个轮流打,就好像“传染”一样。
   这种解释简单明了,不过也很容易提出“反例”,比如在空气流动十分畅通的室外,“哈欠传染”也时有发生。于是,另一种相对复杂,但看上去似乎更站得住脚的理论被提了出来。
   认知神经科学家通过对磁共振造影影像的研究,发现打哈欠时的脑部活动区和我们对他人产生“共鸣”“同情”时的脑活动区域是一致的。也就是说,打哈欠的“传染”现象,可能代表了一种无意识的心智模仿,就如同你看到某人一脚踩在尖东西上时自己也会“哎哟”一声,并且不自觉地收回脚一样。
   这种习惯是从哪里来的呢·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相信,它是在我们远古祖先的进化中逐渐形成的。想象很久很久……以前的某一个傍晚,一群古猿正在广袤无垠的东非大草原上迁徙,这时某个精力弱些的家伙感觉需要休息,可它不会说话,于是打了一个哈欠。其实它打的不是哈欠,也不是寂寞,是疲惫。旁边的同伴们感受后也开始模仿,不一会儿哈欠四起,于是大家达成共识:休息!
   社会化生存的动物,必须依靠某种模仿机制来协调群体的一致行动。后来,人类发展出了语言,但在我们大脑皮层的特定区域,仍然埋伏着一种特殊的神经细胞,叫“镜像神经元(mirror neuron)”,它们在我们看到或者听到某种动作时被激活,促使我们像照镜子一样,模仿刚才那个动作。
   说白了,所谓的“哈欠传染”其实就是“哈欠模仿”。你容易被“传染”吗·如果是的话,恭喜你,你天生发达的镜像神经元赋予了你超强的学语言的潜力。同时,你比那些对别人的哈欠无动于衷的人,更容易成为朋友圈里的倾诉对象。
   【做做看】
   神经生物学家发现,只有大脑皮层发达的脊椎动物,才有能力辨识哈欠并彼此传染。你可以找一条朋友家的乖乖小狗,叫它的名字,当它转过来看你的时候,朝它打个“声色兼备”的哈欠。如此重复操作5分钟,看看小狗会有什么反应吧。
其他文献
中东,是一个我们常常在新闻里看到的词。  地理上,它包括了从地中海东部及南部到波斯湾的大片地区,横跨欧亚非三大洲,沟通大西洋与印度洋;历史上,它孕育出人类最古老的两大文明古国,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发源地;印象里,它常常和战争、动荡联系在一起,也常常和石油、土豪联系在一起……  对于中东,我们知道得很多却了解得很少。对于我们,中东是如此熟悉却又如此神秘。  从这一期开始,让我们一起走进中东。
走进牛津   无论在剑桥或是牛津访问的外国学者,都会抽空到另外一所大学一日游。有一条速度奇慢的巴士路线似乎专门为此类人设计,每日从两地对开数趟,票价低廉,往返10英镑。按照现在的汇率,相当于杭州与上海浦东机场之间的单程车票。   一个星期天的早晨,我乘坐头班汽车从剑桥出发。如果说剑桥、牛津和伦敦刚好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的话,那么我们走的是斜边。这个三角形对英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在智慧方面。 
我喜欢打篮球,隔三岔五总爱上球场去打野球。我痴迷于球出手以后在空中划出的那道美丽弧线,更享受投中时队友的欢呼和对手的惊叹。有时候我真的感到庆幸,庆幸自己与篮球之间能够存在那么一点哪怕只是浅浅的缘分,它带给了我很多特别切身的启示。  比如,我懂得,得分高低绝不是衡量场上表现好坏的唯一依据;  比如,当出现一个绝对机会时必须出手,你唯一的错是错过机会,而非那个出手后已经在你控制之外的结果;  比如,一
我的好朋友跟我说,鱼是最快乐的,因为它们只有3秒钟的记忆,转个身就是全新的世界……欧博士,鱼真的只能记住3秒钟内的事吗?  ——安徽宿州佳蕾    这个说法还真是广为流传呀,我很喜欢的电影《岁月神偷》里也有这么一句台词。当然,也有说法是7秒、15秒……不过,鱼要是听到这些话,肯定气我们这些自以为是的人类小瞧了它。  鱼的记忆力如何,看看鲑鱼(三文鱼)吧。它们出生在淡水江河上游的溪水中,在那里生活两
报纸卷得越多,做出的纸梯就越長,甚至能做得跟房子一样高呢!不过,那么厚的报纸可不是谁都能剪开的。  魔法天梯  1找两张旧报纸,像图上这样卷起来,卷好后用胶带粘牢。  2按照图上的样子剪开,把剪下的部分扔掉。  3把纸筒向后弯,做成纸桥。将里层的报纸轻轻向上拉,越拉越高,越拉越高——纸梯完成啦!  魔力纸环  剪一条细长的纸带,在中间翻转一下,把头尾粘在一起。粘好后,在纸环上画一个记号。用手指顺着
困扰  凌乱些有朝气  真实目的
柳絮飞舞着  飘进了半开的窗  我抓住两簇四月的光  混着软软的柳絮  扎成一秆长长的狗尾巴草  给书桌呵痒  流水的波纹暖暖的  给银色的鱼儿呵痒  杨柳的胡须柔柔的  给绿色的湖面呵痒  孩子们的手指弯弯的  给吐着新芽的瓜田呵痒  哈哈 四月不怕痒
@征集:你的牛叉时刻(来自:锐角网· 青春 圈子)  之乎者也:不敢说牛叉,但是很疯狂,大半夜睡不着,起床骑车绕西湖……  蚊子:我那一次不知道怎么了,晚上睡觉的时候做了个噩梦,把我那个吓得!那时候正好快3点,骤然爬起,挥毫洒墨,把这个梦写在纸上,一直写到5点,看了一下书,6点照常出门锻炼了……  zhang648857456:那天晚自习结束,我冲进食堂要了一杯凉粉,拿到手里随口问了句:“可不可以
在家里,我时常听到老妈对老爸发这样的牢骚:“你工资这么低,挣钱这么少,当初我怎么会选择嫁给你呢?”“你看看隔壁老李,听他老婆说,他账户上分分钟进出几百万!”有时,老妈还会当着我的面揶揄老爸:“好好读书,千万不要像你爸爸这样没出息!”最近,这种声音在家里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了,吃晚饭的时候,看电视的时候,甚至在我做作业的时候……遇到老爸心情不好,他就会和老妈发生激烈争执,这让我烦恼不已。唉,为什么老妈
经历了那么多年,他已老去,脸上有了皱纹,眼中有了沧桑,鬓角有了白发,可他仍然露出微笑,步履蹒跚地向前方走去。  ——致我曾经的老师,感谢您陪伴了我六年的时光  不知是什么原因,我这辈子遇到了很多个“张老师”,幼儿园有一个,小学有一个,甚至连爸爸的朋友里都有一个……乃至有一段时间我一直在怀疑,这辈子是不是就得栽在姓张的人手里了。  这里要说的张老师,是我的小学语文老师兼班主任。  在我过去的初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