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最近几年,国家在幼儿教育上下了大力气,并不仅要求幼教机构要教授幼儿基本知识,开发其大脑,还要对其进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开发。相关学者在对幼儿教育的各个学科的研究中发现,美术活动对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是较为适宜的,不过有不少的幼儿教师对幼儿创造性开发并没有比较正确的认识,故而本文将从这个角度出发,探讨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幼儿创造性的培养,为幼儿,美术教师做好创造性培养教育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幼儿教育;美术;创造性
幼儿时期的教育工作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这一时期可以让幼儿快速树立对各种事物的正确认识,进而使其大脑快速发育,这样就能在以后更好的理解教师教授的内容。在全部可以通过教育培养的能力里,创作性是比较关键的能力之一。相关研究发现美术教育能促进幼儿养成善于思索,愿意动手操作求知的能力进而使其思维更富有创造性,所以如何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是所有幼儿美术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幼儿美术教师要转变传统思想,构建创新价值取向
教育思想是教育实践的基础。教育思想决定着教育的具体实践行为,所以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是幼儿美术教育改革的要素和前提。因而要培养幼儿的创造性,幼儿美术教育工作者首先有新型教育理念,构建以创新为价值取向的教育观。应意识到幼儿美术的教育其根本目标是激活幼儿对于美术的好奇心,促使幼儿获得更多的美术实践和创新,使其构筑起初级的审美观念,从而带动其完善人格的形成。应对美术的教授内容有所选择,并认识到艺术的实践经验比成果更为关键,要选择多种合适的美术教学方式,加强美术对幼儿的吸引力,并通过各种方法加强其美术创作欲。应客观的评判幼儿的自由行为,并尊重幼儿在美术创作中极具个性化的创新点,合呵护幼儿的原创力,使得幼儿成长为有着旺盛生命力、强烈创作欲望以及健康向上人格的人。应意识到创造能力里是幼儿天生固有的,所有幼儿应有创造的渴望和权益,教师要对其创造欲小心呵护。否则就或许会毁掉孩子在未来无限的创造可能。
二、要构建新的师生关系,有意识的培育幼儿创新意识
培养幼儿创造性要贯穿于幼儿美术教育的全过程。鲜明的情绪是激活幼儿美术创作欲望的最基本要素。所以,幼儿美术教师应该着力构建的一种能帮助幼儿创新意识成长的民主师生关系。要建立起以幼儿为教育核心的观念,在言行上尊重其思想、意识、情感和行为方式,通过鼓励的方式来在美術课堂上构建起使幼儿感到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使其能大胆的表现出自己的认识、思想和疑惑。这样就能促使幼儿养成一种以创新思维汲取美术知识并加以使应用的学习习惯。要构建积极的课堂文化,并鼓励幼儿多多向大家、向教师表达出自身的感受和体验,形成师生合作的关系模式。幼儿美术教师也要摒弃传统的评价观,对于幼儿美术活动中的突出表现对其进行激励,并对其所做的创新行为表示肯定,消弭孩子的恐惧心理,为其创新行为提供来自教师的支持,使其更好的发挥创作力。在幼儿创造力的发展上,教师切不可成为所谓权威的卫道士,而是要以幼儿创造力的引导者、培育者和鼓励者的角色存在。幼儿美术教师的最大的作用就在于能促进幼儿激发出其最大的创造潜力,并引导其通过其自身创造性美术实践来开发自身更大的创造能力。
三、幼儿美术教师应关注园本文化构建,营造起个性发展氛围
和平庸隐含于标准化中的道理类似,创造性隐含于个性行为中。幼儿个性的成长与其所生活的氛围息息相关。幼儿创造个性是在与其生活氛围的碰撞中日趋构建起来的。所处环境若是一直刺激人作出主动的、有个性的行动,并能为其提供张扬个性的环境,那么这个人的创造力肯定能获得更大的发展。
第一,应关注幼儿园园本美术文化的构建。幼儿园园本美术文化能营造出育人的特别环境,这一点归类于潜在课程之中,其本质就是以其独特的精神氛围和文化氛围,潜在性的影响生活在幼儿园中的所有幼儿的美术思维模式、学习行为、价值观念,能有效对幼儿思想、格调、性格进行培养。故而幼儿园要构建起丰富多彩的园本美术文化来激发幼儿的创造活力。比如已经有不少幼儿园已经组织了一些主题绘画创造活动,并将其中极具创意的画作悬挂在幼儿园走廊的墙壁上,这样的就是最简单有效的一种构建园本美术文化的方式。经过实践,定期在全园组织有主题的美术创作活动,能促进幼儿进行更有创造性的美术实践,并且这种特别而浓郁的艺术氛围能激活幼儿对于艺术的兴趣,促进了幼儿进行创新创作的热情,让了幼儿创造力得到周期性的宣泄,这样就能有效激发幼儿的艺术创造能力。
第二,要使园本美术文化极具多样性。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到“儿童的创造力,就在其指尖上。”富含多样性的幼儿园美术实践,可以扩充幼儿的美术眼界,激活幼儿加入美术实践的强烈欲望,增加其美术实践经验,促进其创造性能力的提升。幼儿园可以让幼儿在丰富的美术文化氛围中获得更多美的滋养和陶冶后,组织一些能帮助激活幼儿的创新认知、提升创新思维能力、培育创新能力的美术相关活动,具体来说就是定期组织一些服装设计节、美食节、文化节之类的活动,通过多样化的美术实践来激起幼儿主动使用创新的方式创作和展现美,更好的地激发幼儿创造性思维的成长。
第三,要标准化幼儿园的生活。美术教育是由生活中所升发的,幼儿园中的所有生活就是幼儿创造性的基本出发点。所以生活中的所有环节,都要贯穿着培育幼儿的自决意识、独立思维和创造习惯,使规范和自由并立。不但要要求幼儿遵行幼儿园的常规,也要为幼儿提供相对自由的生活。从而达成讲求全园共性也兼顾幼儿个性,着力为幼儿构建其良好的美术生活氛围,而做到最好时就是让幼儿在遵行园规的同时,在思想上也能无拘无束。比如幼儿园可以围绕幼儿园文化、绿化、奇趣化、艺术化构建新型美术艺术环境,通过环境的创新化、制度的人性化、教学氛围的艺术化来为幼儿们营造宽松而有序的幼儿园氛围。考虑到幼儿个体上爱好差异,也可以通过设置多种有特色的(诸如手工、绘画、布艺)特色美术科目,让幼儿可以基于自己的兴趣选择一种或几种能够有助于培养其创造性的美术科目学习,而爱好则是他们最大的学习动力。通过这种迁移默化的教育,使其在美术的学习过程中更好的开发其创造性。
四、总结
美术教育在幼儿教育中是一种培养幼儿创造性的重要课程。作为幼儿教师,应重塑自身创新价值观念,在教育中多多激发和培养幼儿的创造性,努力使自己成为幼儿创造性培养的倡导者和先行者。
参考文献:
[1]朱洁.在美术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05):105.
[2]陆丽莉.创意美术活动在幼儿园大班主题教学中的设计与实施问题[D].苏州大学,2011.
[3]邢晔.让美术活动与幼儿创造性同行[J].考试周刊,2011,(63):233-234.
[4]孟庆敏.综合式美术活动与幼儿的健康成长[D].山东师范大学,2004.
[5]孔艳芳,刘清海.幼儿美术教学中的创造性培养[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3,(04):330-332.
关键词:幼儿教育;美术;创造性
幼儿时期的教育工作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这一时期可以让幼儿快速树立对各种事物的正确认识,进而使其大脑快速发育,这样就能在以后更好的理解教师教授的内容。在全部可以通过教育培养的能力里,创作性是比较关键的能力之一。相关研究发现美术教育能促进幼儿养成善于思索,愿意动手操作求知的能力进而使其思维更富有创造性,所以如何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是所有幼儿美术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幼儿美术教师要转变传统思想,构建创新价值取向
教育思想是教育实践的基础。教育思想决定着教育的具体实践行为,所以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是幼儿美术教育改革的要素和前提。因而要培养幼儿的创造性,幼儿美术教育工作者首先有新型教育理念,构建以创新为价值取向的教育观。应意识到幼儿美术的教育其根本目标是激活幼儿对于美术的好奇心,促使幼儿获得更多的美术实践和创新,使其构筑起初级的审美观念,从而带动其完善人格的形成。应对美术的教授内容有所选择,并认识到艺术的实践经验比成果更为关键,要选择多种合适的美术教学方式,加强美术对幼儿的吸引力,并通过各种方法加强其美术创作欲。应客观的评判幼儿的自由行为,并尊重幼儿在美术创作中极具个性化的创新点,合呵护幼儿的原创力,使得幼儿成长为有着旺盛生命力、强烈创作欲望以及健康向上人格的人。应意识到创造能力里是幼儿天生固有的,所有幼儿应有创造的渴望和权益,教师要对其创造欲小心呵护。否则就或许会毁掉孩子在未来无限的创造可能。
二、要构建新的师生关系,有意识的培育幼儿创新意识
培养幼儿创造性要贯穿于幼儿美术教育的全过程。鲜明的情绪是激活幼儿美术创作欲望的最基本要素。所以,幼儿美术教师应该着力构建的一种能帮助幼儿创新意识成长的民主师生关系。要建立起以幼儿为教育核心的观念,在言行上尊重其思想、意识、情感和行为方式,通过鼓励的方式来在美術课堂上构建起使幼儿感到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使其能大胆的表现出自己的认识、思想和疑惑。这样就能促使幼儿养成一种以创新思维汲取美术知识并加以使应用的学习习惯。要构建积极的课堂文化,并鼓励幼儿多多向大家、向教师表达出自身的感受和体验,形成师生合作的关系模式。幼儿美术教师也要摒弃传统的评价观,对于幼儿美术活动中的突出表现对其进行激励,并对其所做的创新行为表示肯定,消弭孩子的恐惧心理,为其创新行为提供来自教师的支持,使其更好的发挥创作力。在幼儿创造力的发展上,教师切不可成为所谓权威的卫道士,而是要以幼儿创造力的引导者、培育者和鼓励者的角色存在。幼儿美术教师的最大的作用就在于能促进幼儿激发出其最大的创造潜力,并引导其通过其自身创造性美术实践来开发自身更大的创造能力。
三、幼儿美术教师应关注园本文化构建,营造起个性发展氛围
和平庸隐含于标准化中的道理类似,创造性隐含于个性行为中。幼儿个性的成长与其所生活的氛围息息相关。幼儿创造个性是在与其生活氛围的碰撞中日趋构建起来的。所处环境若是一直刺激人作出主动的、有个性的行动,并能为其提供张扬个性的环境,那么这个人的创造力肯定能获得更大的发展。
第一,应关注幼儿园园本美术文化的构建。幼儿园园本美术文化能营造出育人的特别环境,这一点归类于潜在课程之中,其本质就是以其独特的精神氛围和文化氛围,潜在性的影响生活在幼儿园中的所有幼儿的美术思维模式、学习行为、价值观念,能有效对幼儿思想、格调、性格进行培养。故而幼儿园要构建起丰富多彩的园本美术文化来激发幼儿的创造活力。比如已经有不少幼儿园已经组织了一些主题绘画创造活动,并将其中极具创意的画作悬挂在幼儿园走廊的墙壁上,这样的就是最简单有效的一种构建园本美术文化的方式。经过实践,定期在全园组织有主题的美术创作活动,能促进幼儿进行更有创造性的美术实践,并且这种特别而浓郁的艺术氛围能激活幼儿对于艺术的兴趣,促进了幼儿进行创新创作的热情,让了幼儿创造力得到周期性的宣泄,这样就能有效激发幼儿的艺术创造能力。
第二,要使园本美术文化极具多样性。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到“儿童的创造力,就在其指尖上。”富含多样性的幼儿园美术实践,可以扩充幼儿的美术眼界,激活幼儿加入美术实践的强烈欲望,增加其美术实践经验,促进其创造性能力的提升。幼儿园可以让幼儿在丰富的美术文化氛围中获得更多美的滋养和陶冶后,组织一些能帮助激活幼儿的创新认知、提升创新思维能力、培育创新能力的美术相关活动,具体来说就是定期组织一些服装设计节、美食节、文化节之类的活动,通过多样化的美术实践来激起幼儿主动使用创新的方式创作和展现美,更好的地激发幼儿创造性思维的成长。
第三,要标准化幼儿园的生活。美术教育是由生活中所升发的,幼儿园中的所有生活就是幼儿创造性的基本出发点。所以生活中的所有环节,都要贯穿着培育幼儿的自决意识、独立思维和创造习惯,使规范和自由并立。不但要要求幼儿遵行幼儿园的常规,也要为幼儿提供相对自由的生活。从而达成讲求全园共性也兼顾幼儿个性,着力为幼儿构建其良好的美术生活氛围,而做到最好时就是让幼儿在遵行园规的同时,在思想上也能无拘无束。比如幼儿园可以围绕幼儿园文化、绿化、奇趣化、艺术化构建新型美术艺术环境,通过环境的创新化、制度的人性化、教学氛围的艺术化来为幼儿们营造宽松而有序的幼儿园氛围。考虑到幼儿个体上爱好差异,也可以通过设置多种有特色的(诸如手工、绘画、布艺)特色美术科目,让幼儿可以基于自己的兴趣选择一种或几种能够有助于培养其创造性的美术科目学习,而爱好则是他们最大的学习动力。通过这种迁移默化的教育,使其在美术的学习过程中更好的开发其创造性。
四、总结
美术教育在幼儿教育中是一种培养幼儿创造性的重要课程。作为幼儿教师,应重塑自身创新价值观念,在教育中多多激发和培养幼儿的创造性,努力使自己成为幼儿创造性培养的倡导者和先行者。
参考文献:
[1]朱洁.在美术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05):105.
[2]陆丽莉.创意美术活动在幼儿园大班主题教学中的设计与实施问题[D].苏州大学,2011.
[3]邢晔.让美术活动与幼儿创造性同行[J].考试周刊,2011,(63):233-234.
[4]孟庆敏.综合式美术活动与幼儿的健康成长[D].山东师范大学,2004.
[5]孔艳芳,刘清海.幼儿美术教学中的创造性培养[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3,(04):330-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