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输血前感染性指标检测的意义

来源 :中国实用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huang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输血是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但是由输血导致的病毒传播的疾病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输血前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HIV)、梅毒螺旋体抗体是鉴别患者是否因输血传播疾病的有效的临床依据之一.输血前开展以上指标检测既有效保护医患双方的共同权益,也为了适应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举证的原则.根据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要求,自2004年12月~2006年5月共6256例输血前患者检查了HB-sAg、抗-HCV、抗-HIV、抗-TP,现将检查结果报告如下:

其他文献
本文就SS1200-N离心机的主轴的疲劳断裂,分析了其应力分布的特点,运用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原子吸收光谱仪等,在应力集中区内找到了由夹杂物形成的微裂纹扩展并对其扩展的原因进行了研究,对原
“临床路径带来的烦恼”这一案例,反映出大陆医院一边享受实施临床路径所在降低医疗费用和提高医疗质量方面所带了的收益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的一些现实问题。现结合台湾医院实
目的浅析病房管理模式改进实践。方法2010年2~10月通过对本院病房进行分组.比较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质量高于对照组。结论对病劳实行专人负责的措施强化
<正>&#39;十二五&#39;以来,阳泉市地税局按照省局部署,不断深化对文明创建与税收工作内在规律的认识,坚持理念先行、夯实内容、丰富形式、完善机制的&#39;四轮驱动&#39;工作
<正>"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快"三个绛县"建设,迫切需要推进干部能上能下,整治为官不为,激发干部担当作为,努力锻造一支坚强有力的干部队伍,
胡麻晋亚9号是山西省“八五”、“九五”、“十五”期间山西省科技攻关项目的育成品种.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胡麻枯萎病流行,山西省乃至全国胡麻生产损失较大.研究表明:对胡麻
报道了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苯酚)的单扫描示波极谱法测定.扑热息痛的水解产物对氨基苯酚经重氮-偶氮化反应生成偶氮化合物,在NH3&#183;H2O-NH4Cl底液中,该偶氮化合物在单扫描极谱上,峰电位-0.40V(vs,SCE)处产生
在大田条件下,玉米吉单209和郑单958拔节前叶面喷施生长调节剂乙矮合剂,试验表明,乙矮合剂处理缩短了玉米穗下部节间的长度,降低了玉米的穗位高,降低了植株的重心,增加了基部节间的
给出了Bernstein-Durrmeyer算子对[0,1]上的有界变差函数逼近的点态收敛速度.设f(x)∈B∨[0,1],则对任意给定的x∈(0,1),当n足够大时,有■
本文讨论一类非对称非线性奇异两点边值问题有限元解的渐近展式,证明了非线性问题的解与一个辅助线性问题的解之间具有超逼近,从而对线性问题所具有的高精度性质对非线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