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联合D-二聚体评估创伤性凝血病患者的预后价值

来源 :中国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hui2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血小板联合D-二聚体评估创伤性凝血病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97例多发伤患者的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合并TIC,分为TIC组40例和创伤组57例.根据TIC的预后分为生存组26例和死亡组14例.统计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凝血常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hromboplastin time,APTT)、抗凝血酶Ⅲ(antithrombin Ⅲ,AT-Ⅲ)、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凝血酶时间(trombin time,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血小板(PLT)计数、D-二聚体(D-dimer)及是否存活出院等,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小板计数联合D-二聚体评估创伤性凝血病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 创伤性凝血病患者较创伤患者血小板计数显著降低[×109/L: 128(66.5,163.0)vs.151(116.5,219.0),P<0.05]、D-二聚体显著升高[mg/L:7.0(3.4,18.0)vs.2.7(0.9,6.7),P<0.05];创伤性凝血病患者死亡组较生存组血小板计数显著降低[×109/L:67.0(45.5,99.2)vs.176.0(129.5,328.0),P<0.05]、D-二聚体显著升高[mg/L:18.9(6.6,20.0)vs.4.3(3.2,12.1),P<0.05].创伤性凝血病患者血小板计数降低、D-二聚体升高与创伤性凝血病的发生以及创伤性凝血病患者的预后有关,血小板计数联合D-二聚体评估创伤性凝血病患者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最大,为0.907(95%CI0.816~0.997,P<0.05).结论 血小板联合D-二聚体评估创伤性凝血病患者的预后价值较大.
其他文献
期刊
用户和用途的创新性将推动移动商务发展到新水平,而吸引顾客的关注并使顾客产生持续使用行为是用户与用途创新的关键。然而,之前的研究更多关注的是用户首次使用产品朋艮务的驱
该文由六个章节构成,第一章主要阐述了电子商务的概念、分类、特点、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第二、第三章阐明世界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给中国外贸企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以及中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