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大鼠的"肺俞"穴区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特异性改变。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模型
【机 构】
:
天津中医药大学实验针灸学研究中心;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基金青年基金项目:81302916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大鼠的"肺俞"穴区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特异性改变。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模型1组(C1组)、正常对照1组(N1组)、模型2组(C2组)和正常对照2组(N2组),每组15只。C1、C2组采用熏烟合并气管内滴内毒素方法造COPD模型,分别造模29 d、89 d;N1、N2组对应于C1、C2组同期给予正常饲养。选择"肺俞"、"心俞"、"肺俞"旁开、"心俞"旁开作为监测点,用激光散斑微循环血流监测系统(PeriCam PSI System,PSI)分别在造模前、造模29 d和89 d后监测上述监测点的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结果:造模前4组大鼠各监测点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肺俞""心俞"和其旁开对照点之间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造模后,C1、C2组所有监测点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均升高(均P<0.05),C1组微循环血流灌注量高于N1组,C2组微循环血流灌注量低于N2组,C1组所有监测点微循环血流灌注量高于C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1、C2组出现了"肺俞"微循环血流灌注量高于旁开对照点的特异性变化,而N1、N2组没有出现。结论:COPD大鼠"肺俞"穴的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出现了与疾病病程相关的特异性变化。
其他文献
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未明确。现代研究已证实哮喘发病的重要病理改变是气道重塑,由气道炎症长期持续性的反复发作,反复修复造成上皮细胞的损伤及间充质转化、纤
通过对优秀班主任的形象阐述,指出班主任要使自己走向成功,必须确立正确、明确的工作指导思想,重视教育和管理,善于沟通并赏识学生.
目的:在正常广西巴马小型猪上建立肠腔分流入肝血流阻断的动物模型,了解动物肝脏耐受缺血的安全时限,为临床上阻断肝脏血流的时间及设计合理手术方案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目的:通过观测家兔肢体高压电烧伤后健侧肢端深筋膜微循环的变化,研究电烧伤后外周组织微循环变化规律及特点,探索电烧伤对机体全身微循环的影响。 方法:1、实验动物分组:
左旋精氨酸联合应用洛沙坦对大鼠自体移植静脉内膜增生的影响 目的:观察左旋精氨酸和洛沙坦单独用药及联合用药对大鼠自体移植静脉内膜增生的预防作用,并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
利用CIMSS/MIMIC微波、AMSU微波、静止红外、TRMM卫星资料,详细地叙述了“梅花”台风三次双眼墙生消的演变过程,定量分析了这三次过程之间及其与以往研究的异同点,包括双眼墙的生
目的 评价乳腺肿块主要超声特征,提高乳腺癌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对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行乳腺肿块切除术的108例女性患者的超声特征作回顾性分析.分析肿块大小、部位
人体肺移植术始于1963年,此后20年间,肺移植术发展缓慢,直到80年代,随着环孢菌素A的应用才开创了器官移植的新纪元.肺移植目前已成为治疗末期肺疾病的唯一有效的方法.我院200
<正> 按照财政部印发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采购与付款(试行)》和一些先进企业的成功做法,企业在对采购与付款业务的内部控制上,应至少建立健全以下8项规章制度。一、建立
文章对我国建设投资和国民经济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定量的分析 ,建立了能反映二者之间长期均衡和短期波动关系的误差修正模型 ,从而得到近阶段国民经济增长对我国建设投资的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