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简《系年》第二章与《郑武夫人规孺子》诸篇均出自郑国史料系统,其在涉及西周灭亡,平王东迁的史事时提到的"三年",应是郑国史官有关"平王东迁"年份的确切记载.二者系联,似可重新推拟清华简郑国史料记述下的两周变局:幽王十一年(前771年)骊山死难,王子余臣被以虢公翰为首的"邦君诸正"立于西虢的携地.幽王死后第二年、晋文侯十二年(前769年),郑桓公克桧.幽王死后第四年(前767年),郑桓公灭东虢.幽王死后第九年(前762年),平王得到晋文侯、郑武公的支持,立之于京师.幽王死后第十二年(前759年),携王伐西
大凡略识晚清文学的人,都知道刘鹗的《老残游记》。这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文学名著,以一位走方郎中老残的游历为主线,对晚清社会矛盾开掘很深,尤其是他在书中敢于辛辣地直斥官场腐败现象,刺贪刺虐,入木三分,因此列入“晚清四大谴责小说”而声闻遐迩。刘鹗在人们的心目中,俨然成了清末的“反腐英雄”。 然而,时任军机大臣、户部尚书翁同龢的一则日记,却使刘鹗的“光辉形象”大打折扣,揭露了他“反腐”的另一
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其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既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大举措。要坚决覆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盲点、破解痛点、攻克难点、打通堵点,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转化为推动基层社会发展优势。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意义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是党在农村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