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移植后胰岛素抵抗的危险因素以及与代谢综合征关系的临床研究

来源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xiang82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发生胰岛素抵抗(IR)的危险因素以及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方法 对133例肾移植受者进行前瞻性观察,患者移植前无糖尿病病史,入组时未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和免疫抑制剂肾毒性,无蛋白尿,肝、肾功能正常,无严重感染.术后采用环孢素A(CsA)、霉酚酸酯(MMF)和泼尼松(Pred)预防排斥反应者108例(CsA组),采用他克莫司(Tac)、MMF和Pred预防排斥反应者19例(Tac组),采用西罗莫司者6例.1年后进行血、尿生化及体格检查,并计算体重指数(BMI)和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随机抽取普通社区人群200名作为对照.结果 肾移植受者的代谢综合征发生率为33.1%(44/133),显著高于普通社区人群的15%(30/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移植受者中超重/肥胖者(BMl≥24 kg/m2)39例,其HOMA-IR和代谢综合征发生率明显高于BMI正常者(P<0.05,P<0.01).Tac组的空腹血糖为(6.19±1.61)nmml/L,HOMA-IR为0.95±0.53,均高于CsA组的(5.50±1.17)mmol/L和0.68±0.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且HOMA-IR与血Tac浓度存在正相关(r=0.521,P<0.05).合并代谢综合征的肾移植受者的HOMA-IR为1.01±0.56,显著高于无代谢综合征者的0.58±0.53(P<0.01);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胆固醇血症以及高血压者的HOMA-IR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 超重/肥胖以及使用Tac(尤其是血Tac浓度较高时)是引起肾移植受者IR的危险因素,而IR与肾移植后的代谢综合征关系密切。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细胞色素P450 3A酶系中CYP3A5基因多态性对肾移植术后早期血他克莫司(Tac)浓度的影响.方法 90例肾移植患者均采用Tac、霉酚酸酯和泼尼松预防排斥反应.患者于术后第2~3天开始口服Tac,初始剂量为0.15 mg·kg-1·d-1.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血Tac浓度谷值,记录术后1个月内的数据,并据此调整药物剂量,使Tae浓度谷值维持在5~10μg/L.根据患者服用Tac的
致敏患者肾移植后有较高的排斥反应发生率和较低的移植物存活率.国外有统计表明,在等待肾移植的患者中,大概有10%以上因群体反应性抗体(PRA)高而不能手术.免疫吸附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血液净化技术,利用其具有特异吸附性能的吸附柱,可以选择性清除血液中特异性抗体.我院自2005年10月至2007年6月先后对16例致敏患者在肾移植前行免疫吸附,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期刊
感染是肺移植受者术后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回顾分析我院自2002年9月至2005年12月完成的临床肺移植30例,总结肺移植后早期感染的防治体会,报告如下。
期刊
髓质海绵肾(MSK)又称髓质集合管扩张症,系指一侧或双侧肾内单个或多个锥体内集合管的囊性扩张,普通人群中发病率为1/20000~1/5000,其临床表现不典型,早期易误诊,在少儿阶段发病并出现肾衰竭者较少见[1].本文报道1 例少儿髓质海绵肾的诊治经过及肾移植治疗效果。
期刊
2009年2月13日,罗氏公司于瑞士巴塞尔公布万赛维(口服缬更昔洛韦)的Ⅲ期临床试验结果,该项研究评价了延长万赛维预防性治疗时间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延长万赛维的治疗时间可减少肾移植受者移植后1年内巨细胞病毒病(CMV病)的发生.
期刊
在国内已有采用肺移植加心内畸形修补术治疗艾森曼格综合征的病例,但总的手术例数不多,缺乏经验.在我院的病例中,有1例在肺移植术后发生严重的右室流出道梗阻,患者被迫行第2次心脏手术,疏通右室流出道,类似的情况在国际上亦有少量报道,一般认为出现这种情况,在术前很难预料.现将本例的情况报告如下。
期刊
目的 研究乌司他丁(UTI)对无心跳供者(NHBD)供肺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新两兰大白兔作为NHBD供肺离体冉灌注实验的供、受者,随机将兔分为A、B、C三组,每组各5对.A组为对照组,先使供者发生失血性休克并维持30 min,然后静脉注射氯化钾使心脏停跳,行胸外心脏按压以维持循环10 min后,原位冷却供肺,并经肺动脉灌注4℃的低钾右旋糖苷(LPD)液,取出供肺并冷保存5 h,最后将
目的 研究活化性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KIR2DS1阳性的自然杀伤(NK)细胞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靶细胞的杀伤作用;并探讨NK细胞KIR及人类白细胞抗原Cw位点(HLA-Cw)与靶细胞HLA-Cw错配对靶细胞的杀伤机制.方法 获取健康供者的外周血,经Dnyal磁珠负选高纯度NK细胞;取初治确诊的AML患者新鲜骨髓液,分离后的白血病细胞作为靶细胞.用抗CD158a和CD158b单克
急性肾小管坏死(ATN)是肾移植后常见的并发症,也是移植肾功能恢复延迟的最主要原因,严重影响移植肾和受者的长期存活率.近年来,基础研究证实,氧自由基参与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在AFN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1],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则可以与氧自由基反应。
期刊
目的 了解造血干细胞移植对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治疗效果.方法 髓系白血病患儿26例,平均年龄为9.8岁,其中CML 8例,AML18例.CML患儿中,第1次慢性期(CPl)6例,加速期(AP)1例,第2次慢性期(CP2)1例;AML患儿中,第1次缓解(CRl)9例,第2次缓解(CR2)7例,2例未缓解(NCR).26例中,2例接受HLA全相合同胞供者的外周血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