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3年“地狱门峡谷事件”后加拿大鲑鱼危机的科学治理

来源 :史学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25800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13年,由人为因素引发的"地狱门峡谷事件"造成了加拿大弗雷泽河严重的鲑鱼危机。随着渔业科学研究的推进,渔业科学家和管理者先后将"洄游通路受阻""过度捕捞""栖息地破坏"作为鲑鱼种群衰退的主要原因。在此认知基础上,他们通过疏浚河道、严控捕捞、修建鱼梯、改建水坝以及拯救小种群鲑鱼等方式治理鲑鱼危机。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鲑鱼种群恢复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依然任重道远。弗雷泽河鲑鱼危机及其后的治理充分表明,科学的渔业管理不仅是治理渔业资源危机的有效方式,而且是实现渔业资源保护的正确选择。
其他文献
( )簋(吴镇烽编著:《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05295,第11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434~435页.以下简称《铭图》)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2012年由吴镇烽先生撰文公布(吴镇烽、朱艳玲:《( )簋考》,《考古与文物》2012年第3期,第107~109页).该器通高13.7厘米、口径21厘米,侈口深腹,圈足外撇,颈部有一对附耳,略高出器口.颈部饰垂冠回首体呈S形的顾首夔龙纹,以云雷纹填地.关于簋的年代,研究者一般认为,从器形、纹饰来看,当属西周中期(朱凤瀚:《关于西周金文历日的新资
期刊
李彬赵月枝主编本丛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资深专家论证组织、青年学者分工撰写的方式,首批推出10部专著.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本丛书的灵魂,"全球视野,中国立场"是本丛书的主题,"四个自信"是本丛书的落脚点.
期刊
【编者按】部落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后出现的原初的、最基本的以及前国家的社会与政治组织形式.对于中东而言,部落既是传统社会的底色,也是塑造中东文明史隐秘但又影响至深的结构性变量.由部落征服、国家构建再到新的部落力量崛起,构成了伊斯兰文明诞生以来中东王朝兴衰变迁的历史闭环.中世纪伊斯兰历史学家伊本·赫勒敦称之为王朝更迭"四代周期律".部落社会的迁徙成为古代中东贸易和文化交往的重要载体和媒介,也是阿拉伯-伊斯兰文明兴盛的社会基础.部落属于自组织型社会形式,一定程度上独立于国家之外,国家大都维持着对部落的"间
期刊
河南大学出版社隆重推出《中华源·河南故事》中外文系列丛书河南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总策划图书类别:地方文化"中华源·河南故事"中外文系列丛书是"翻译河南"工程的重要成果之一.该丛书初步规划有汉字、少林功夫、中医、太极拳、古都、农业、焦裕禄、"人工天河"红旗渠、手工艺、丝绸之路等近30个专题,力求向世界呈现一个多彩、立体、全面的河南.本套丛书是河南省迄今为止唯一以河南文化元素为主题的中英文双语套书,也是对外传播中华文化、提升河南形象的重要载体,中国外文局将其列为"中国思想文化术语多语种对外翻译标
期刊
【编者按】美国早期史具有十分突出的跨国性,这一点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重视.早期美国的历程可以说属于整个大西洋世界整体史的一部分.自1500年以后,大西洋世界的整体性日显突出,这一点是同期的印度洋地区和太平洋地区所无法比拟的.进入17世纪以后,大西洋世界更成为西、葡、法、英四大帝国体系的核心区域,四个大陆、三个种族在大西洋世界发生愈加紧密的交汇.对于北美殖民地和革命时期的美国来说,大西洋世界更是主要的活动舞台.因此,发生在大西洋世界任何地方的事件,往往不是孤立的,而可以从大西洋视野加以考察.美国史家虽然
期刊
辛亥革命后,湖南百废待兴.谭延闿凭借着自己的政治影响和行政能力,对民国初年中央政府政治上主动响应,军事、财政上也给予相当支持,"把湖南的稳定,和对于全国革命事业的主动支持联结在一起"(周锡瑞著,杨慎之译:《改良与革命:辛亥革命在两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98页),时评称"民国告成,实以湘省反正为最要之枢纽"(王芝祥:《湖南光复纪念会祝词》,《民立报》,1912年10月12日,第12版).学界对谭延闿何以有能力响应辛亥革命,支持和维护民初中央政府背后的财政因素,尚未有深入探讨.事
期刊
《通商约章类纂》是1886年编纂而成的晚清约章成案集。该书的编纂过程颇费周折,在流传过程中又出现了不同的版本和书名,编纂者也有不同的说法。考诸史实,该书的编纂和刊印是多人合作努力的结果。1886年以后出现的多个版本都来自天津官书局版的《通商约章类纂》。该书在体例和内容上体现了自身的特点。它不仅有助于晚清时期办理外交,而且对晚清、民国时期编纂约章集和学术研究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国民革命时期,吴江乡镇小报《新黎里》《新盛泽》随着办报者加入国民党而呈现出革命化的色彩。孙中山逝世和"五卅惨案"以后,《新黎里》和《新盛泽》聚焦由国民党主导的吴江本地的悼念、声援活动,进行了详细的报道。以国民党员为主的地方人士在两报上发表评论、刊登函电、提倡国货,起到了宣传革命、宣传国民党的作用。作为地方报,《新黎里》和《新盛泽》通过构建呈现本地革命活动、供本地人发声的革命化舆论空间,推动了地方政治氛围的革命化,其作用是大城市的主流报刊所无法替代的。
清代西南边疆田赋虽在国家财政收入中占比不大,但关系国计民生,事涉边疆安全与稳定发展。清廷对其财政治理主要表现在应对灾荒与战乱的田赋蠲缓、减轻民众赋税负担的普免积欠和整治田赋征缴积弊。1799-1911年清廷蠲缓云南田赋总额近乎免除该省17年田赋之额征,其中荒田赋额占蠲缓总额的95%,且历经多年未能规复。户部认为外省田赋征缴积弊严重,清廷因此加强财政治理,在西南边疆推行钱粮征信册制度,但受多种因素困扰,实行十年收效甚微。尽管地方官员多否认田赋征缴积弊,但西南边疆普遍存在土地清丈未行、册籍缺失不实、制度执行走
20世纪20年代欧陆留学派盛极一时,到40年代已分化为德奥留学派与法比瑞留学派。德奥留学派在留德派领袖朱家骅的引领下,积极谋求资源,拓展影响。1942年年初,在朱家骅的支持下,西南联大教授洪谦创办《学术季刊》,聚集留德奥学人开展学术活动。相似的教育背景涵育共同的价值观,留学资源不但构建学人交往的认同基础,还成为缔结人际网络的重要渠道。朱家骅执掌国民党组织部及教育部时期,留德奥学人颇受重用,渐成一脉,乃至20世纪40年代末有舆论称"朱家骅派"已成为一股政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