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川江流域历史地震是影响川江流域沙量与河床演变的主要动力因素之一,汶川地震是龙门山断裂带有历史文献记录以来发生的最大地震灾害。通过历史资料收集、野外调查与理论分析
【机 构】
:
四川大学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16YFC04023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779163,5150917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川江流域历史地震是影响川江流域沙量与河床演变的主要动力因素之一,汶川地震是龙门山断裂带有历史文献记录以来发生的最大地震灾害。通过历史资料收集、野外调查与理论分析相结合,探讨了汶川地震后多种自然因素与人类活动对龙门山山前河流演变的影响,揭示了强震受损山前河流河床演变规律,提出了变化环境下的山前河流河床演变模式及其预测方法。结果表明:汶川地震后龙门山山前河流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下切,尤以石亭江为甚,2015年汛后在105省道处最大下切深度达到27.0 m;震后山前河流剧烈下切的影响因素众多,且各种影响因素相互影
其他文献
抽取地下水将会影响抽水井附近地表水体的水量。为探讨取用地下水对地表水体的影响,给出抽水井取水对2条河流水量影响的概念性模型,采用3维地下水数值模拟软件IGW(interactive
总结了风险管理在电子护理病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收集本科2013年6~12月520份电子护理病历质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类,根据护理风险管理程序制订风险管理措施,运用到2014年1月后
基于室内不同粒径的大颗粒泥沙概化模型,通过不同影响因素的对比试验,采用摄像技术对大颗粒泥沙的跳跃轨迹进行记录,观察了大颗粒泥沙在陡槽上的运动情况。结果表明:当水深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