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评价剪切波弹性成像在甲状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来源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raemon12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建立以甲状腺结节超声诊断特征为变量的Logistic回归模型,评价常规超声及剪切波弹性成像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在我院接受甲状腺手术或甲状腺结节活检的193例患者进行常规超声和剪切波弹性成像检查.以手术病理或活检病理为金标准.结果 纳入研究的235个结节中,157个为良性结节,78个为恶性结节.1 57个良性结节的平均杨氏模量为(28.7±16.7) kPa,78个恶性结节的平均杨氏模量为(66.8±44.6)kPa(P=0.000).杨氏模量值诊断结节良恶性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02,最优诊断界点为39.2 kPa.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各个超声特征,筛选出回声类型、纵横比、微小钙化及杨氏模量等4个在甲状腺单发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有统计学意义的特征变量,其中杨氏模量的优势比(6.211)远高于其他变量.结论 剪切波弹性成像测得的杨氏模量值能定量评价结节硬度,较常规超声检查更有助于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诊断。

其他文献
孕妇,26岁.孕3产1,孕27周来院行产前超声检查.超声显示:胎儿左枕前位,双顶径6.7 cm,头围24.3 cm,股骨长4.2cm,腹围21.0 cm,胎心率164次/min,脐动脉S/D 2.14,羊水指数16 cm.胎儿上腹部可见胃泡扩张,于胃泡右侧可见一约2.1 cm×1.9 cm无回声区,两者间有细管状无回声区相通;胃泡右后方靠近脊椎处另见一约2.9 cm×2.2 cm无回声区,与前二处
期刊
目的 研究正常中晚孕胎儿上腔静脉形态及血流动力学随孕周变化规律,为评价胎儿右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门诊产检健康孕20~40周妇女200例,均为单胎.根据孕周分为5组(20~24周,24+1~28周,28+1~32周,32+1~36周,36+1~40周),各组40例.应用二维超声在上腔静脉长轴切面距右房入口0.5~1.0 cm处测量其内径及显示长度,并应用多普勒超声测量血流频谱,
患者男,40岁.因高血压10年,病毒性乙型肝炎12年来院行常规超声检查.否认胰腺炎、外伤等病史.超声检查:肝胆脾胰未见明显异常.上腹部横切面扫查腹主动脉,见腹腔干瘤样扩张,呈梭形,大小约18 mm×12 mm,内未见明显栓子或隔膜样回声(图1).彩色多普勒示纵切面见腹腔干瘤体内血流信号呈红蓝交替漩涡状改变.能量多普勒显示:瘤体内血流信号完全充盈,瘤体中央可见线状低回声分隔,将管腔分为真假两腔(图2
期刊
超声造影作为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无创检查新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腹部、小器官疾病及实质脏器损伤[1]的诊断,并逐步应用到骨骼肌系统[2].多数骨骼肌位置浅表,血供丰富,适合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测,可通过静脉注入造影微泡的方法检测骨骼肌血流灌注情况,有学者认为超声造影将是检测骨骼肌局部灌注的重要手段之一[3].本文综述超声造影在骨骼肌系统的应用现状。
期刊
目的 探讨经胸二维超声引导下经皮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可行性.方法 超声检查入选单纯房间隔缺损患儿40例,房间隔缺损大小(11.37±3.61)mm.单纯采用经胸超声引导,于局麻或基础麻醉下,经股静脉穿刺封堵房间隔缺损.超声实时监测封堵全过程,评估封堵效果.术后1个月、3个月随访,经胸超声复查封堵效果.结果 37例患儿在普通经胸二维超声监测引导下封堵器置入成功,操作过程简易、安全.3例患儿因经胸超声图
患者男,14岁.1年前发现颈部黄豆大小肿物,并伴有间断发热,有夜间盗汗,外院诊断“淋巴结核”,行抗结核治疗,未见明显好转,肿物逐渐增大而来我院就诊.查体:于右颈中上部触及一肿大淋巴结,大小约3 cm×3 cm,质软,边界清楚,与周围组织无粘连.超声检查:右侧颈部Ⅳ区可见22 mm×12mm低回声淋巴结,呈椭圆形,髓质结构存在,皮髓质分界清晰,淋巴门结构存在(图1),彩色多普勒示淋巴门血流信号丰富,
期刊
患儿男,10个月,因呕吐6日,肝转氨酶增高,心率快1d入院.患儿神志清,心律不齐,心率300次/min,血压110/72mm Hg(1 mm Hg=0.133 kPa),查体未见明显异常.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725 U/L;X线提示心脏中-重度增大,右肋膈角变钝,考虑少量积液;颅脑CT平扫未见明显异常.超声心动图检查:于右心房外侧可测及囊性回声团,范围大小1.8cm×1.6 cm,有包膜,内
期刊
目的 制备靶向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的纳米液态氟碳球囊,进行体外靶向结合与超声显影的研究.方法 利用乳化/蒸发法制备生物素修饰的纳米液态氟碳球囊(LNCs),采用生物素-链霉亲和素链接法进一步偶联生物素修饰的anti-VEGFR2抗体,制备VEGFR2靶向纳米氟碳球囊(V2-LNCs).观察其形态、大小及结构,测量其粒径和表面电位.用免疫荧光法检测V2-LNCs与人血管内皮细
目的 探讨三维斑点追踪显像(three-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3D-STI)评价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价值.方法 34例正常对照者,34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应用3D-STI技术获取左室17节段纵向及径向应变值.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房颤组左室乳头肌水平以下的后壁、下壁及后室间隔应变较对照组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孕妇26岁.孕1产0,孕27+周,身体健康,无遗传病史,孕期无感染及服药史.产前常规超声检查:宫内孕单活胎,头位,双顶径7.0 cm,股骨长径5.0 cm,胎儿颜面部结构、脊柱、四肢、肺、腹腔内脏器及胎盘未见异常,羊水深度5.0 cm.胎儿四腔心对称,房室连接一致,左、右室流出道与主动脉、肺动脉连接正常,在标准的胎儿三血管切面和三血管-气管切面显示三血管的排列关系及管腔比例正常,动脉导管连于肺动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