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良牡蛎品种

来源 :科学种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onsu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太平洋牡蛎,俗称真牡蛎,是牡蛎类中个体较大的一种贝类。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含蛋白质45%~57%、脂肪7%~11%、肝糖19%~38%,碘的含量高于牛奶和鸡蛋,此外,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有海洋牛奶之美称。
  20世纪80年代,浙江省首先从日本、澳大利亚和台湾地区引进太平洋牡蛎苗种,于乐清湾试养成功,随后,辽宁、福建和广东等省也相继进行大规模引种,并培养苗种应用于生产,养殖面积逐年扩大,有的省已形成自然育苗区,目前太平洋牡蛎已从我国南方沿海向北方迅猛发展。
  一、形态特征
  太平洋牡蛎具有左右两扇贝壳,右壳较小而扁平,壳面具有水波状的环生鳞片,排列稀疏。壳形变化大,呈长圆形或长三角形,左壳凹陷较深,鳞片排列紧密,利用壳顶固着在岩礁石块等坚硬的物体上生长,壳内面白色,内有宽大的韧带槽。闭壳肌痕大,外套膜边缘呈黑色。
  二、生态习性
  太平洋牡蛎在我国南北沿海均有分布,属于广温性贝类。其对盐度的适应范围很广,主要分布于低潮线至水深20米的浅海区,在盐度10~37的海区均能栖息,生长最适盐度范围是20~31,但盐度降至6.5以下时仅能生存40小时左右。其对水温的适应性也较强,一般在水温-3~32℃范围内均能生存,适宜水温为8~32℃,最适水温为15~25℃,当水温超过28℃时生长速度缓慢或停止生长。
  三、优良性状
  1. 产量高,效益好 筏式养殖太平洋牡蛎,亩产(鲜蛎肉)可达5000千克,比一般牡蛎高三四倍。每亩产值10万~15万元,创利8万~10万元,经济效益可观。1个劳力年纯收入2万~3万元,还可兼搞其他副业。
  2. 生长快,肉肥满 当年夏季(5~6月)养殖的蛎苗,至冬季便可采收上市,养殖周期仅半年左右。而其他品种的牡蛎,如褶牡蛎、近江牡蛎等,生长速度缓慢,一般需要养殖二三年才能达到商品规格。三倍体太平洋牡蛎的肉质肥满要比其他牡蛎提早1个月,产量增加20%~30%,且肉质细、口味好,深受消费者青睐。
  3. 对干旱耐受力强 太平洋牡蛎在离水后,由于体内水分蒸发量较小,故具有较强的干旱耐受力。据试验,其在离水后6天成活率仍可达100%。这一特点为牡蛎鲜销、加工、引种、育苗和养殖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4. 对海洋环境适应范围广 太平洋牡蛎对温度、盐度的适应范围广,可塑性强,在温度、盐度反差极大的环境里仍能正常生活。
  5. 肉质鲜美,可做成多种菜肴 牡蛎食用方法多样,蒸、煮、炒、炸均味道鲜美。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成蚝豉、盐渍品、冻蛎、褶牡蛎罐头等,加工后的肉汤可提炼成美味蚝油,畅销国内外市场。
  四、人工养殖
  1. 养成方式 可在池塘、滩涂和浅海中进行养成,养成方式有下列几种:
  ①吊绳养殖。用塑料绳将固着蛎苗的贝壳串连起来(每串绳长2~3米,直径0.4厘米),两片贝壳之间用10~15厘米长的细竹管(或塑料管)相隔,垂吊于筏架上。或将固着蛎苗的贝壳夹入直径3~3.5厘米的塑料绳的拧缝内,每隔10厘米夹入1片贝壳,然后垂吊于筏架上。也可将固着蛎苗的橡皮胎吊挂在筏架上养成。
  ②网笼养殖。利用扇贝网笼养殖,每笼放10层,每层放养20~25个单体蛎苗,或将固着蛎苗的贝壳放入网笼内吊在筏架上养成。利用筏架养蛎,一般每亩放养蛎苗10万~12万个。
  ③棚架养殖。选择潮流畅通,风浪小,水质肥沃、水深2~3米(干潮线下)的海区,每间隔2米设1根毛竹,其上方用小竹纵、横架设成棚架,两端用缆绳连接竹桩固定海区。将固着蛎苗的贝壳,用塑料绳串连后按20~30厘米的间距垂吊于棚架上养成。
  ④滩涂播养。一般在3月至4月中旬播苗较为适宜。播种方法有干播和水播两种。干播是在退潮后滩涂干露时进行,播苗前应平整好滩面,或筑成畦形基地再播苗。时间尽量掌握在播苗后即开始涨潮,以缩短蛎苗露空时间,避免阳光暴晒,提高蛎苗成活率。带水播苗播前应先在滩面上插上竹竿为标志,待涨潮后便可将船驶入养蛎区进行播苗。播苗要求均匀,防止撒入水沟,造成浪费。播苗密度应视涂质好坏而定,优质滩涂每亩播苗12万个左右,中等滩涂10万个左右,涂质差的6万个左右。
  2. 养成期的管理 因牡蛎的养成期比较长,要切实做好各项管理工作,每隔1周要下海检查各类蛎苗固着器,如蛎壳、石条和蛎竹等。因底质和自身重量等原因蛎苗容易陷入泥层而闷死泥中,应及时用蛎爪将其提起,重新安放在合适的位置上,并防止继续沉陷。台风季节应及早做好台架的维修和加固工作,台风过境后要组织人员突击下海,将被风浪推倒的石条、蛎竹扶起插好,并清除沉积在蛎埕上的浮泥杂藻,修复被摧毁的蛎埕,疏通沟渠,排除涂面积水,使潮流畅通。在筏架式养殖中,应及时清除黏附在台架上的泥沙杂藻;并根据牡蛎生长情况,适时调整浮力,防止台架下沉、蛎串入泥,影响牡蛎生长。另外,发现蛎串缠绕并拢时要及时解开,以防相互碰撞导致蛎苗脱落。严禁进入养蛎区任意踩踏,管理人员下涂要沿着沟道行进,使蛎埕保持完好无损。特别要防止棚架断裂、拔桩断缆等事故发生。
  (作者联系地址:浙江省宁海县桃源南路347弄4号204室 邮编:315600)
其他文献
我是一名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员,在走村串户指导农家农机维修中发现,有些农机手由于对机械原理不了解,在维修上存在不少错误,导致机械故障,降低经济效益,缩短机器使用寿命。现介绍农机维修10个不能,供农机手借鉴。  1. 不能用气缸盖压装气缸套 有的农机手在安装气缸时,不是先装气缸垫,而是直接装上气缸盖,通过拧紧气缸盖螺栓压装气缸套。这样一来,当气缸套压到位后,气缸盖的压力全部作用在仅有3毫米左右的缸套台肩
【摘要】“金都红”苹果是招远市玲珑镇鲁格庄村果农刘玉洋在自家果园发现,由招远市果业总站选育的皇家嘎拉的芽变新品种。该品种果实近圆至卵圆形,果形指数0.86,平均单果重199g,片红,果肉硬度可达7.0kg/cm2~8.1kg/cm2 ,可溶性固形物12%~14%。其内在品质与皇家嘎拉相近,外观品质明显优于皇家嘎拉,丰产稳产优质,栽培技术与皇家嘎拉相同。  【关键词】“金都红”苹果;生物学特性;栽培
【摘 要】动物卫生监督执法能力是对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的综合评价,动物产品质量是否长期保证安全是衡量动物卫生监督所履行政府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手段之一。加强动物卫生监督执法能力建设是政府兽医工作管理的转变,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文主要就红河州的动物卫生监督执法能力建设中存在而问题进行分析,并就此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促进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执法能力的建设。  【关键词】动物卫生监督执法;现状;建议  自
【摘要】该文阐述了麦冬的绿色无公害种植,是当前和今后麦冬种植中必须遵循的种植方法,重点介绍了麦冬无公害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关键技术  【关键词】麦冬;绿色无公害;种植  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为百合科植物,别名,麦山冬、韭叶麦冬、沿阶草、马韭。以块根入药,味甘,微苦,性微寒。归肝、胃、心经。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止咳,清心除烦的功能。隶属保健植物系列。  麦冬喜温暖,湿润的环
强战东是山西省吉县中垛乡中垛村一位颇有经营头脑的小伙子,他勤奋好学,不辞辛劳,积极发展规模生态养殖,探索出适合本地的“猪-沼-果(林)”生態种养新模式,走上了致富之路。  强战东高中毕业后,到太原市一家摩托车经销部当推销员,由于表现出色,深得老板的信任。学到技术后,他于2000年回到家乡自己搞起了摩托车经销,由于头脑灵活、诚信经营,强战东收获了创业后的第一桶金。  强战东天生是个不甘寂寞的人,他看
【摘 要】本文根据双孢菇和青椒各自的生物学特性,建立了菜菌立体栽培模式,达到优势互补、互相促进生长的目的,从而提高单位面积的产值。  【关键词】日光温室;青椒套种双孢菇;高产栽培  日光温室青椒套种双孢菇,在不影响主栽蔬菜产量的前提下可实现667m2新增产值4189.5元以上,巧妙地解决了菇菜争地的矛盾。  1 青椒畦面套种双孢菇的效益分析  以温室跨度为7m计算,每畦(畦宽1m)可铺双孢菇培养料
【摘 要】本文从农资生产、市场监管、推广良种良法、病虫害防治和农产品残留监测几个方面阐述了保障农产品安全的有效措施和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农产品;污染;农资;农产品安全  1 农资生产  1.1 农药  以生物制剂为主,低毒为辅,高中毒应用在较特殊的环境。  1.2 地膜  使用可降解或者与农作物标准化种植联系起来且可多次重复使用的地膜,废旧地膜应采用人工、机械捡拾的方法及时回收。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的提高,其中喝茶就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在很多人的眼中,喝茶是一种非常好的享受,这也就使得茶叶种植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呈现出了良好的势头。但新的问题随之而来,茶叶种植的土地适宜性需要进行一定的思考,因为,只有适宜的土地才能种植出优异的茶叶。对于茶叶来说,在土地的适宜性方面是想当挑剔的,每一种茶叶都有适合自己的土地。  【关键词】茶叶;茶叶种植;土地适宜性  
【摘 要】作为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水稻一直在我国尤其是南方和东北地区的食物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社会对水稻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大,因此,构建水稻高产栽培模型,发展水稻高产已经迫在眉睫。  【关键词】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水稻是我国的第一大粮食作物,尤其在南方地区,水稻生产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有着重要意义,在国民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活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水稻的栽培也越来越受重
1. 秸秆夹粒多 原因:小麦过于成熟,加之秸秆过于干燥;收割机脱粒部件瓦筛开度大。排除技巧:①缩小脱粒瓦筛间隙,上筛开度保持不大于2/3,下筛开度一般不小于1/3;②收割机割到地头就迅速升起割台,大油门送脱槽内剩余麦子。   2. 穗头脱不净 原因:麦穗青头多;收割机脱粒部件的纹杆与凹板之间的脱粒间隙过大,转速低。排除技巧:①控制收割机在田块的割幅宽度在2/3以内;②调整脱粒机脱粒间隙,降低滚筒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