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腹主动脉创伤治疗:单中心10年经验回顾

来源 :中华创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y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总结单中心胸腹主动脉创伤的治疗方法,寻找适宜的治疗方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0月–2013年2月收治的主动脉创伤患者34例,其中男28例,女6例;平均年龄41岁(11~60岁)。致伤原因:交通伤14例,高处坠落伤7例,刀刺伤3例,腹部挤压伤3例,误食鱼刺导致主动脉食管瘘3例,行介入治疗损伤主动脉引起主动脉夹层2例,室缺封堵器脱落划伤腹主动脉1例,脊柱手术过程中误伤主动脉1例。胸主动脉损伤23例,其中锐性损伤6例,钝性损伤17例;腹主动脉损伤11例,其中锐性损伤4例,钝性损伤7例。比较术前影像学表现、治疗方法和随访结果。

结果

根据致伤机制结合术前影像学表现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1)锐性伤患者治疗结果:胸主动脉锐性伤非手术治疗2例,均死亡;腔内修复治疗4例,其中进展1例,治愈2例,死亡1例。腹主动脉锐性伤4例均开放手术探查治疗,其中治愈3例,致残1例。(2)钝性伤患者治疗结果:胸主动脉钝性伤非手术治疗治愈3例,死亡1例;腔内修复治愈11例,死亡1例;开放手术治愈1例。腹主动脉钝性伤非手术治疗6例;开放手术治疗1例。

结论

主动脉创伤治疗方法的选择需根据患者损伤情况、损伤部位、是否合并动脉破裂或破裂先兆等因素而定。腔内修复治疗胸腹主动脉创伤成功率高,效果满意。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目的借助MRI影像,研究胸腰椎骨折时后方韧带复合体(PLC)损伤的先后顺序及其意义。方法收集2008年9月–2012年9月132例脊柱骨折患者的X线片、CT和MRI抑脂序列检查资料。按骨折形态行AO骨折分型,棘间韧带(ISL)、棘上韧带(SSL)、黄韧带(FL)和小关节囊(FC)根据损伤程度分为完整、血肿和撕裂,ISL又分为血肿比例>50%和≤50%。最后分析AO形态学损伤的进行性等级与MRI信号
目的对无神经损伤胸腰椎爆裂骨折手术与非手术治疗进行Meta分析及疗效比较。方法由2名研究者独立检索Pubmed Medline、荷兰医学文摘数据库(Embase)、Cochrane系统综述数据库和临床对照试验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各数据库建库至2014年2月发表的文献,并遵循Cochrane指南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及数据提取。
目的分析ICU内严重创伤患者死亡和自动出院的变化趋势,进一步提高严重创伤的救治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11年急诊ICU内死亡及自动出院严重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自动出院的状况分为濒死出院(病死人群)、病情恶化出院及好转出院,分析每年转归发生率的变化趋势,同时比较2003–2005年、2006–2008年和2009–2011年三个阶段的上述情况及总病死组、恶化出院组及总病死+恶化出院组的
目的探讨腰椎爆裂骨折手术中马尾神经硬膜疝的发生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1日–2011年6月1日收治的416例腰椎爆裂骨折患者,行前路或后路椎管减压手术。收集患者一般资料、致伤机制、影像学检查、手术方法、术后疗效和随访数据,观察马尾神经硬膜疝发生情况。结果416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其中49例(11.8%)术中探查发现合并马尾神经硬膜疝。前路手术组115例患者,马尾神经硬膜疝发生率7
期刊
目的探讨术后疼痛大鼠切口组织Toll样受体4(TLR4)及其下游细胞因子IL–1β、IL–6和TNF–α mRNA表达的变化。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74只,体重200~250 g,建立大鼠术后疼痛模型。于术前1 d、术后0.5,1,2,6,12 h及1,2,3,5,7 d测定术侧与非术侧机械缩足反射阈值(PMWT);于术前1 d、术后2,8 h、1,2,3,5,7 d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皮肤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