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目标下中国省域碳排放责任核算研究——基于“收入者责任”视角

来源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iguogdu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传统碳排放责任界定无法核算要素供给端的碳排放责任,导致资本、资源输出型省域的碳排放责任被低估,亟待引入“收入者责任”视角以丰富“双碳”目标下的国家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文章基于多区域投入产出方法(MRIO)构建多维碳排放责任核算模型,核算和分析了“收入者责任”视角下中国省域碳排放责任的时空变化与部门特征,并同其他两类视角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中国省域收入者碳排放责任呈现“东—中—西”递减的空间格局,资源和资本输出型省域碳排放责任相对更高,这也与其减排潜力或减排能力相匹配;从时间维度看,省域收入者碳排放责任因产能扩张、产业转移引起的要素供给重构等因素而在各省域间出现不平衡变动;部分省域的金融部门和能源供应部门,因产业链关联引致下游省域碳排放而应承担较高的碳排放责任.基于此,文章提出了将“收入者责任”纳入国家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探索资源型省域有补偿的高碳减排责任路径、建立基于生产要素关联的省际协同减排机制、强化能源与金融业等要素供给部门的碳减排责任等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竞合模式”是旅游资源相似的临近地实现“共赢”发展的有效途径.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体育旅游发展的定位,从开放的视野中构架合作共赢的区域旅游战略思路,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滨海体育旅游带,推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滨海旅游又好又快地发展,是在新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式下的必然选择.
农业用地及其他生态利用土地是农村土地生态服务功能的主要载体.随着城乡统筹发展的逐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持续开展到乡村振兴的全面铺开,农村建设占用农用地及未利用地的总量不断攀升.在农村快速的建设发展中,常以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服务为主要评价指标,忽视农村生态服务的重要性,导致农村土地生态服务功能弱化.通过对安徽农村的走访,发现乡村振兴背景下建设占用农用地和其他具有生态功能的土地的情况较为普遍,本文调查农民对农村土地生态功能的认识以及生态补偿意识等,分析乡村振兴进程对农村土地生态功能的影响,以及在补偿中存在的问题,提
地方“一把手”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债务扩张的影响已得到一些研究证实,但党内“集体领导”的组织原则和实际权力结构的影响尚未引起重视.文章基于省级党委常委集体决策权力结构的视角,利用2010-2018年30个省级单位的面板数据,运用全面FGLS模型和动态面板模型,实证研究了不同类型的常委(本省升迁、外省调入与中央下派)对地方隐性债务扩张的影响.通过中介效应模型的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常委调动金融资源的能力不同,从而对地方隐性负债的影响不同;进一步结合地区财政压力、经济增长压力后发现,非本地升迁常委对隐性债务的容忍度
本文围绕终身体育理念的基本概念、发展过程、应用于农业院校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意义等内涵展开分析,认为基于终身体育理念进行农业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目标集中在培养农业院校学生正确的体育锻炼观念、纠正错误认知、提高农业院校学生终身正确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能力等方面,提出建立健全终身体育的宣传及教育模式、规划农业院校终身体育教学大纲等体育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