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研究

来源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hong2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今大学生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面临着许多压力,大学生的心理还没有完全成熟,十分容易受到社会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从而引发一系列情绪问题。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显得十分重要,若大学生对自己的情绪不能有效管理,就会对学习和生活产生负面影响。基于此,本文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提出营造思想政治教育家庭环境的情绪管理氛围、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开展情绪体验的教育内容等提升策略,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1]。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1)10-00-02
  一、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的内涵
  情绪管理是当人们出现情绪问题时,能够自己处理好心理状态,用正确的、科学有效的方法对自身和他人的情绪进行调节的过程。在这里我们把大学生情绪管理定义为合理运用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1],使大学生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对不利事件产生的消极情绪进行调整,使自己保持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的过程。简而言之,就是调适消极败坏的情绪,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情绪管理能力是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对自身消极情绪进行有效调节、对积极情绪保持、使自身处于良好情绪状态的一种能力。
  思想政治教育分為课堂的理论教育和针对性教育,二者结合起来是更为有效的教育[1]。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中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就是大学生出现消极情绪时,能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将其转化为正面影响,从而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大学生情绪管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教师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让大学生实现正面的情绪管理,帮助大学生思想成熟,为其学习和生活营造一个健康的氛围[1],使其树立合适的理想目标,为自己的前途做充足准备。
  二、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一)促进大学生良好的身心健康发展
  大学生的情绪管理和身心健康有着密切关系,积极健康的情绪对大学生身心健康有益,而消极情绪会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当出现情绪问题时,大学生应该学会面对自己的情绪,调节情绪,学会反思自己,找到原因,勇敢面对真实的自己。在对自己情绪问题反思之后,调整好心态,找到幸福,有益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应对社会的能力
  大学生掌握情绪管理技巧,有利于提高应对社会的能力和情绪智力。健全的人格在面对挫折时,能够正确地分析,找到事情发生的原因,调整自己的不良情绪,保持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使自身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大学生将来初入社会会面对复杂多样的事情,在学校学习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调节情绪管理的能力会帮助人们冷静面对问题,平静分析事情发生的原因,最终找到解决事情的方法。在这个动态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提高了情绪管理能力,使其应对社会有了丰富经验。
  三、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提升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的策略
  (一)营造思想政治教育家庭环境的情绪管理氛围
  良好的家庭氛围对培养大学生优良的性格、提升大学生的情绪智力水平有优势。营造思想政治教育家庭环境的情绪管理氛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第一,家庭成员的和谐关系。在良好的家庭氛围里,大家的关系十分和谐,做事都是和和气气的,能够愉快的沟通交流,有利于身心健康。这样的家庭环境下,学生的情绪管控能力在无形之中会得到提升。
  第二,家长对学生情绪问题的关注。家庭成员在交流的过程中可以多多关注思想政治教育,在闲聊中也会影响大学生的情绪管理,使其在遇到问题时学会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理。在和谐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从小耳濡目染,对待事情的态度总体来讲比较乐观,面对问题不退缩,勇于发现自己的问题,并积极面对,使问题得到解决。因此,家长要随时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积极解决问题,并找到原因,为孩子提供帮助。
  第三,家长学会管理情绪。家长的阅历相对丰富,自身的情绪管理能力得到很好的管控对学生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作为孩子的榜样,家长要教会孩子调适消极情绪,遇事往积极的方面想,多角度考虑问题,从而提升其情绪管理能力。
  (二)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开展情绪体验的教育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关注大学生的情绪现状和变化,其遇到问题时产生的消极情绪和不良情绪,需要及时给予疏导。教师要学会化解学生的思想矛盾,引导学生调节自己的情绪。教育工作人员应该让学生充满激情,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努力实现奋斗目标。
  第一,鼓励学生参加实践。加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磨炼学生意志,拓宽学生眼界,鼓励他们放大自己的格局,对自己的前途有一个明确的规划。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2],学会发现自己的优点,在这个过程中欣赏他人,发扬自己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学校会不定期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教师可以采取一些激励措施鼓励学生踊跃参加,提升其综合素质,使其在活动中也可以学习别人的长处,对自我的情绪调控是有益处的。
  第二,开展情绪体验课程。学校在开展情绪体验课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参与活动,切身感受实情实景,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接受情绪管理的教育内容。学校还可以开展情绪体验活动、情绪自我管理课程等,在课程中加入情绪管理的相关内容,让大学生在情绪体验的实景中,学习到情绪管理的方法,帮助其在面临消极情绪时有效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选取情绪教育的相关内容,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另外,选择教育的时机也尤为重要。当大学生情绪状态比较好的时候,对其进行情绪管理教育[1],会更容易接受。
  (三)学生学会合理的自我认知,掌握情绪管理的方法   第一,学会合理的自我认知。大学生的情绪变化会受到各方面的影响,找到变化的原因,并根据变化做出调节。首先学生需要了解自身情绪产生的变化,再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状态。在分析原因时,要学会使用合适的思维方式,认真分析情绪变化的原因。当我们发现有情绪问题产生时,首先需要找到自身原因,再考虑致使情绪变化产生的其他因素,通过一系列方法分析找到真正的原因,采取合适的方法调节情绪。
  第二,掌握情绪管理的方法。大学生可以运用多种方法来维持自己的积极情绪,调节消极情绪,以便拥有健康的心理状态来学习。维持自己的积极情绪相对来说简单,但调节消极情绪相对复杂。调节消极情绪的方法主要有情绪转化法和情绪体验法。情绪转化法是要有乐观的精神状态,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题,学会发现消极情绪中的正面因素。情绪体验法会让大家不害怕消极情绪,激励大家踊跃去体验,真正从内心深处得到答案。人们看问题要注意正反两面,心底要有意识地从积极方面去看待事情,不能片面的只看到消极的一面。先要调整自己的不合理认知,发现自我,努力找到正确的自我认知,进行有效的情绪管理,提升情绪管理能力。调节情绪问题可以通过运动法、哭泣法、倾诉法和音乐法。大学生多进行运动,会帮助自我心理和生理修复。在运动环节,尽量选择有兴趣的项目来宣泄消极情绪,可以释放压力。哭泣对减少压力、释放情绪十分有效。哭会把消极情绪适当地宣泄出来,流出来的眼泪会把因消极情绪产生的物质排出体外,有利于身体状态调整。学会向亲人、朋友和教师倾诉自己的消极情绪,把问题说出来心里会舒服一点,在这种情况下,还可能得到一些帮助或建议,调节自己的消极情绪。音乐法是现代部分大学生常用的方法,听音乐可以影响情绪,放松自己的心情,给人们带来好的心理感觉,帮助大家缓解压力。
  (四)高校构建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机制
  情绪管理是复杂的动态的过程[1],情绪管理能力是一个静态的过程。大学生出现的很多思想问题,很大一部分是由于情绪波动引起的。一个人情绪的变化是自己心里的感受,如果不针对性地关注学生,很难引起教师的注意。因此,需要建立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相对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机制,对人们在情绪管理中出现的问题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争取将矛盾化解在原始状态[1]。教育工作人员要学会及时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其心理状态。将大学生情绪管理中地重点问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重点[1],帮助学生调节情绪,做好其思想工作,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与教育。
  四、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正处于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心里的不成熟容易使学生的情绪发生较大变化,对大学生的成长形成不利影响。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要努力担起培养高校学生情绪管理能力的责任,积极运用多种方法,加强对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使其用积极的心态面对未来。
  参考文献:
  [1]陈盼.大学生情绪管理及其思想政治教育[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1):138-141.
  [2]唐子璐,等.大学生情绪管理影响因素及改进策略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9(17):38-39.
  (责任编辑:张咏梅)
其他文献
摘 要:留守儿童是指外出务工连续三个月以上的农民托留在户籍所在地家乡,由父、母单方或其他亲属监护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1]。由于留守儿童会出现监护中心“缺位”,一些儿童极易成为网瘾留守儿童。学校作为网瘾留守儿童转化的主阵地,要积极担负起应有的责任,对网瘾留守儿童从家庭情况、个性品质、兴趣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分析,采取有效的方法,帮助他们树立起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获得心
摘 要:高校英语课程强调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在英语互动对话场景中能够创设出符合现实需求的叙事和话题背景。传统的场景创设形式比较单一,且在逻辑的合理性和情感的渗透度方面存在一些不足。本文从逻辑场景、情感场景和个性场景等方面陈述虚拟现实技术(VR)技术在创设中起到的作用,说明如何将VR技术运用于英语课堂互动对话教学。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互动对话;场景创设;高校英语  中图分类号:H3
摘 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人文素养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在旅游地理教学中,人文风情是旅游地理中非常核心的部分,也是很关键的旅游资源。在旅游地理教学中重视对人文风情的讲述,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对目前高校旅游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人文素养培养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旅游地理教学;人文素养;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K901-4;G642
摘 要: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肇庆市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主要建设者之一[1],应积极发挥自身产业优势,提高对旅游产业资源的开发能力,切实做好对旅游制度的创新、优化,提升新时代肇庆市旅游产业经济发展水平,力图基于旅游产业经济发展改革,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做出积极贡献。本文阐述了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肇庆市旅游制度创新的必要性,提出加强肇庆市特色旅游资源开发、构建跨地区旅游
摘 要:高职院校党建工作是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的重要任务,也是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础和保障。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在开展党建工作时也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所以本文就新媒体时代要如何有效创新高职院校党建工作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新媒体;高职院校;党建工作;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1;D26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1)10-
摘 要:中国传统武术思想扎根于中国传统民族体育的同时融合养生理念,自成体系,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结晶。中国传统武术体育思想的内涵包括身心一体、动静结合以及中庸思想。中国传统武术的这些内涵特点对当代竞技体育、学校体育以及大众体育都具有重要价值。对当代竞技体育而言,中和了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中庸思想,以防过激思想;对学校体育而言,促进素质教育、终身体育、健康第一等教育理论的完善,其中的为人处世之道成为贯彻
摘 要: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是新时代高等院校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在农林院校的物理类公共课教学过程中,本文探索将爱国主义教育、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创新发展理念等思政人文元素与物理知识有机融合,实现知识传授与品德教育并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课程思政;农业物理学;物理农业  中图分类号:O4-4;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1)10-0-02  
摘 要: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英语阅读教学大多数教师采用单向翻译讲解,不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需求和深层阅读的欲望,给予学生自主空间和思维空间都极其有限,学生得不到积极情感体验,对阅读课缺乏兴趣。本文对最优体验模式在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阅读课的应用进行课堂观察、问卷调查和访谈等研究,结果显示最优体验模式下的阅读教学重视情感培养、融入思政性人文元素,采用多元教学策略,重视思辨能力培养,更有利于英语阅读深度
摘 要:随着高校院系规模不断发展扩大,对高校行政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有效提升高校整体治理效率,为人才培养提供有力的保障,必须构建完善有效的内部管理体系。这就需要高校基于“放管服”背景下积极改革创新,才能更好地应对行政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为高校稳定运转提供助力。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放管服”背景下高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行详细分析,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关键词:“放管服”背景下;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