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一吻,从此生离死别!”2016年2月14日,两只在“别离”前“亲吻”的大鹅成功刷屏朋友圈,成为了新年第一对网红。当天,网友“@深圳李宽”在微博上发出了两只大鹅的图片,并配文:“与君吻离别,相送到村口,夕阳长身影,自此各天涯!”照片中,母鹅被绑在摩托车后座上,公鹅站在摩托车下,两只鹅嘴对嘴,被网友解读为是在“亲吻”。
两只鹅的主人,是广东梅州的邓小姐。邓小姐表示这两只鹅是父母养的,有一年多了,可谓青梅竹马。大年初二一大早,邓小姐准备将母鹅送到要请客的亲戚家。可当母鹅被捆扎好之后,公鹅却伸长脖子,试图解开母鹅身上的绳子,动作也十分亲昵。这一幕让邓小姐及家人也有些于心不忍,可是亲戚家催得紧,定好了要母鹅。最终,母鹅被送到亲戚家宰食了。而那只公鹅,最终也被宰食了。
“爱情鹅”已被宰,但情还在我们心中
一张没有什么拍摄技巧,也未经过任何修饰,主角还是两只鹅的照片,为何能刷爆朋友圈,让无数人瞬间“泪奔”?看到这张照片,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想:有人看到了离别的苦痛,有人想到了爱情的坚贞;有人感慨生命的无常,有人看到了个体对抗命运的无奈;有人想到亲人,有人想到自己;有人感到绝望,也有人看到希望。总之,人们由鹅及人,又由人及己,想到的都是“鹅犹如此,而况人乎”?
两只鹅虽然已经被宰食了,但由这两只鹅引发的“全民故事会”却比这两只鹅更让人感动。总有人说,忙碌的生活、疲累的现实已经让人无力去爱;也有人说,金钱的诱惑,物质的裹挟已经让人不敢再相信爱。其实,不论是“无力”还是“不敢”,都不过是逃避的遁词,每个人的心中都深埋着爱的种子,只要有一丝丝雨水的浸润,便会绽放出绚丽的花朵。正因如此,才会有无数人的“泪点”被两只鹅瞬间戳中,并引发无数共鸣。原来,我们都不曾麻木,不曾冷漠,更不曾忘记爱,忘记感动。如今这两只鹅虽已被宰食,但如果能够唤起我们心中一丝丝感动和爱的涟漪,也算是功德一件吧。
见证“爱情鹅”的故事,各取所需便好
将荒诞不经的故事传得一本正经,将命中注定的结局说得怅然若失。网络社交平台,就是有着这般神奇的能量。多愁善感的人们,总是不断地寻找着笑点、泪点和痛点。然后,自我逗笑、自我感动、再自我抚慰。而这一次,两只青梅竹马鹅的生离死别,自然就成了众人借题发挥、各抒胸臆的绝佳素材。想来,这世间背情忘义的人太多,重情重义的鹅太少。此情此景可遇难求,总归是要唏嘘慨叹一番的。
一面是郑重其事的爱情宣言,另一面则是毫不走心的戏谑起哄。而这恰是“爱情鹅”故事的一体两面。网络空间的舆论场,总能将那些真情实感夸大变形,总能让各怀心思者各取所需。或许可以说,众人对“爱情鹅”的热捧,本就有着极为复杂的构成。有人藉此逗闷取乐,宣示自己是个幽默之人;有人藉此兜售大爱,俨然把自己装扮成爱痴情圣;更有甚者,借势营销、炒作渔利,那便是另一回事了。包括“爱情鹅”在内,所有的朋友圈爆款,其实都是一种自我个性的映射。求仁得仁,你需要什么,便会从那些纷纭杂芜的“网络热点”中得到什么。事实上,现代人的爱情,已越发变作一种带有表演性质的矫情。在“再也不相信爱”与“又相信爱情了”中间,总有太多人摇摆徘徊。但愿“爱情鹅”的故事,至少能让这些敏感的人们,能够往“相信爱”的一端多偏向一点吧。若能如此,也不枉我们假装在乎地热闹一场。
两只鹅的主人,是广东梅州的邓小姐。邓小姐表示这两只鹅是父母养的,有一年多了,可谓青梅竹马。大年初二一大早,邓小姐准备将母鹅送到要请客的亲戚家。可当母鹅被捆扎好之后,公鹅却伸长脖子,试图解开母鹅身上的绳子,动作也十分亲昵。这一幕让邓小姐及家人也有些于心不忍,可是亲戚家催得紧,定好了要母鹅。最终,母鹅被送到亲戚家宰食了。而那只公鹅,最终也被宰食了。

“爱情鹅”已被宰,但情还在我们心中
一张没有什么拍摄技巧,也未经过任何修饰,主角还是两只鹅的照片,为何能刷爆朋友圈,让无数人瞬间“泪奔”?看到这张照片,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想:有人看到了离别的苦痛,有人想到了爱情的坚贞;有人感慨生命的无常,有人看到了个体对抗命运的无奈;有人想到亲人,有人想到自己;有人感到绝望,也有人看到希望。总之,人们由鹅及人,又由人及己,想到的都是“鹅犹如此,而况人乎”?
两只鹅虽然已经被宰食了,但由这两只鹅引发的“全民故事会”却比这两只鹅更让人感动。总有人说,忙碌的生活、疲累的现实已经让人无力去爱;也有人说,金钱的诱惑,物质的裹挟已经让人不敢再相信爱。其实,不论是“无力”还是“不敢”,都不过是逃避的遁词,每个人的心中都深埋着爱的种子,只要有一丝丝雨水的浸润,便会绽放出绚丽的花朵。正因如此,才会有无数人的“泪点”被两只鹅瞬间戳中,并引发无数共鸣。原来,我们都不曾麻木,不曾冷漠,更不曾忘记爱,忘记感动。如今这两只鹅虽已被宰食,但如果能够唤起我们心中一丝丝感动和爱的涟漪,也算是功德一件吧。
见证“爱情鹅”的故事,各取所需便好
将荒诞不经的故事传得一本正经,将命中注定的结局说得怅然若失。网络社交平台,就是有着这般神奇的能量。多愁善感的人们,总是不断地寻找着笑点、泪点和痛点。然后,自我逗笑、自我感动、再自我抚慰。而这一次,两只青梅竹马鹅的生离死别,自然就成了众人借题发挥、各抒胸臆的绝佳素材。想来,这世间背情忘义的人太多,重情重义的鹅太少。此情此景可遇难求,总归是要唏嘘慨叹一番的。
一面是郑重其事的爱情宣言,另一面则是毫不走心的戏谑起哄。而这恰是“爱情鹅”故事的一体两面。网络空间的舆论场,总能将那些真情实感夸大变形,总能让各怀心思者各取所需。或许可以说,众人对“爱情鹅”的热捧,本就有着极为复杂的构成。有人藉此逗闷取乐,宣示自己是个幽默之人;有人藉此兜售大爱,俨然把自己装扮成爱痴情圣;更有甚者,借势营销、炒作渔利,那便是另一回事了。包括“爱情鹅”在内,所有的朋友圈爆款,其实都是一种自我个性的映射。求仁得仁,你需要什么,便会从那些纷纭杂芜的“网络热点”中得到什么。事实上,现代人的爱情,已越发变作一种带有表演性质的矫情。在“再也不相信爱”与“又相信爱情了”中间,总有太多人摇摆徘徊。但愿“爱情鹅”的故事,至少能让这些敏感的人们,能够往“相信爱”的一端多偏向一点吧。若能如此,也不枉我们假装在乎地热闹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