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四分之一处

来源 :现代妇女·爱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boa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人喜欢聚在一起,探讨各种幸福的话题。比方对幸福的认识啦,怎样实现幸福啦,幸福有没有具体的公式啦,幸福究竟是遥不可及还是指日可待,幸福到底是什么,等等等等。
  巧的是,我就遇到了这么一个机会,参加一次关于幸福的研讨会。是某政府部门牵头举办的,面向的却是普通大众,所以来宾的年龄、性别、职业各有不同。有人是因为好奇,有人是觉得好玩,也有人是为了应景,还有人是想听听别人怎么说。
  我是后者。
  坐下后,主持人首先发问:“在座的各位,觉得自己幸福的人,请举起左手来。”
  哗啦一片,不少人都举起手来。
  主持人又说:“现在,请觉得自己不够幸福的人,举起右手来。”
  有人迟疑,有人张望,终于,陆陆续续地举起了右手。
  奇怪的现象出现了,之前举左手的人,几乎都同时举起了右手。
  主持人笑了起来:“看来幸福真的是不可多得的东西,要感知到完全的幸福,还需要我们多多努力啊。告诉大家,今天请来了一个大师,让他来给大家讲一讲,幸福到底是什么。”
  大师上来了,只见他五十岁出头,精神矍铄,笑容满面。向听众作揖问好,语调也相当平和。
  他出身在贫寒之家,少年艰辛,为了读书,每天往返长远的山路,常常一天只能吃一顿饭,饥饿是他黑夜中最难忘的噩梦。为了能吃饱饭,他考取大学。工作后,积极上进,凭着农村孩子的吃苦和懂事,仕途一路顺利。吃饱已不成问题,心思放在了吃好上,却因为贪欲、好色,进了监狱。他懊悔自己不知足,更怨恨自己成了体制的受害者。
  一直以来,他在人们眼中都是温顺平和的,他也这样要求自己,与人交往要宽容、要大度、要慷慨、要乐于助人。可是心底里,却总有一个黑洞,那里藏着自卑多疑的另一个他。终于,因为一句小小的口角,那个藏得很深的他跳了出来。他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竟举刀向对方砍去!
  而她,二十岁时,遇见了那个爱她的男孩子他对她不错,而且说自己的家庭情况也很优越。两年后,她发现他满口谎言,父母并不是他说的那样,而且他也没有读过大学,所谓公务员的工作不过是某单位临时聘用的工人。他求她,她也就心软了。随后,一次又一次,发现他的真实面目,每一次都比之前更不堪。而且,她发现自己怀孕了。心里满是被伤的创痛,却只凭感情用事,做不出分手的决定。
  勇敢、知足、包容、理性,它们的确是构成幸福的元素,可是,谁又能说,仅仅拥有它们,就能拥有幸福呢?
  是不是正是因为这些词的片面和单薄,无法撑起幸福的重量,所以,才没有人敢大声说:“我幸福!”
  大师还在侃侃而谈,我已经听不下去他说些什么。在纸上,我对这几个词做了一个排列。我想,从表面看,它们和幸福的距离并不遥远。也许世上真的有一个公式,能解答出幸福是什么吧。
  如果能给我一个机会,让我写这个关于幸福的公式的话,我想我会这么写它:
  幸福=(知足 理性 勇敢 包容)×信念/你认识的人数
  只有知足、理性、勇敢和包容加在一起时,它们才可能构成幸福的全部要素。那么多人难以感受到幸福,只是因为我们都停留在了幸福的四分之一处。
  非常知足,可能失去了勇敢;足够理性,可能忘却了包容;特别勇敢,可能没有理性的支撑;确实包容,偏偏缺乏勇气。
  它们的总和会是一个很大的能量,但还要乘以信念。这个信念就是对幸福的坚定信念。相信自己会幸福,相信幸福一定会属于自己。这个信念越是强烈,算出来的分子数就会越大。
  但为什么要除以认识的人数呢?这不是凭空加大了分母而将幸福的总数变小了吗?现在谁不认识好几百人啊,看看手机里的通讯录就知道了,同事、同学、朋友、客户、网友、家人、亲戚……要是再算上微博里的粉丝,几千几万都有了。
  可是我觉得,分母人数的多少,一定是和分子信念的强弱成正比的。
  很多时候,我们不敢承认自己幸福,常常并不是真的因为自己不幸福,而是心里总是觉得,幸福是转瞬即失的东西,而不幸才是生命的常态。承认自己幸福,意味着将会为随之而来的不幸付出更惨痛的代价。
  于是,即便幸福来了,也悄悄藏在心里,对谁也不敢说出声来。这本身算不算没有信念的表现?
  只有当某一天,你敢于将幸福的总数和你周围的人分享时,你才算是真正地感知到了幸福。而且,也只有你周围的人都感觉到幸福时,你的幸福,才有意义,也才更使人心安。
  望着这个公式,我想,也许它并不算完美,但足以解答我内心的疑问了。■
  (摘自《家人》有删改)(责编 子衿)
其他文献
别说“不要怕,有我在呢”   荷兰人对待恐惧、伤痛和死亡的态度,就是“直接面对,彻底承受”,如果一个老年人被诊断为癌症,只要当事人是神智清醒的,医生都会直接和当事人交流,由病人自己决定是否告诉家属。   在日常生活里,荷兰父母只能向孩子忠实地呈现现实,而不是赋予自己强大的信息过滤权。在孩子觉得害怕的时候,荷兰父母会和孩子交流,“你在怕什么?你觉得那个为什么可怕?怎么样我们才能不怕”等。这种方式
1  那天,我正在单位加班,老妈打电话来,我刚接起来,便听见那头老妈哭得肝肠寸断:“妮儿,你再不回来,可就见不着你妈了……”  我心里一紧,手里的杯子几乎落地,声音都颤了:“妈妈,您别哭,到底怎么了?您生病了?”  老妈哭哭啼啼地回答:“生什么病啊?还不是你爸那老东西,居然敢动手打我!我跟你说,这回我可和他没完,你们都回来给评评理,大不了离婚,我不和他过了,让他找他的老情人去吧……”  我哭笑不得
莉莎是一所小学的老师,有一天下班回家后,她告诉丈夫:“亲爱的,你知道吗?我得到我想要的暑期教学工作了!”丈夫说:“哇!太棒了!我知道你很努力争取这份工作,我为你感到高兴,你一定很兴奋!”莉莎的丈夫回应她好消息的方式,对他们的婚姻来说也是好消息,因此,即使已经结婚15年了,他们的关系依旧非常稳固。这种正向回应对于维持亲密关系非常重要。  正向的力量  正向心理学的研究发现,比起那些勉强在一起或是已分
患得患失的爱情  我对爱情恐惧,因为害怕全力付出却没有好结果,害怕一旦陷入爱情,就会患得患失。曾有的惨痛教训,让我在投入一段新感情前犹豫不决,由于害怕失去而不敢拥有,但又向往爱情,我该怎么办?  甘南 婷婷芳  你害怕的并不是爱情本身,而是它可能带来的不好结果,没有人可以预见未来,但我们却可以把握好现在。美国著名的钢索杂技演员瓦伦达,在一次重大表演中失足身亡。事后他的妻子说:“我知道这次一定会出事
在当下,无房无车,或许就可以称为穷人了。用这个标准衡量的话,柴静是一个穷人,她已经在北京租房居住10来年,会开车,但没买车。不论她在高薪的央视工作10余年,仅仅她的自传性作品《看见》就销量过百万,使得她稳稳当当进入了2O13中国作家富豪榜前10位。一个富人,却十年如一日地过着穷日子。  旧房改造慢慢来  柴静不接受别人对她“甘于清贫”的夸赞,她说哪有人不喜欢钱呢?但她觉得,穷日子并不代表是苦日子,
“格桑花”生长在海拔3500米以上的高原地带,是草原上最顽强的生命。在甘南这片孕育着无限生机与活力的热土上,有一支电力服务队“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用真情和责任,架起了雪域高原最亮的彩虹,像“格桑花”一样开遍了藏区,它的名字叫做“国网甘南供电公司格桑花服务队”。   这支服务队于2010年3月初正式组建,队员们都是国网甘南供电公司中业务熟练、素质过硬、精通藏汉双语的职工,其中女职工占60%
常吃坚果肤色易变黑  皮肤白不白,主要取决于黑色素细胞合成黑色素的能力。在人的表皮基层细胞间,分布着黑色素细胞,它含有的酪氨酸酶可以将酪氨酸氧化成多醣,中间再经过一系列的代谢过程,最后便可生成黑色素。黑色素生成得多,皮肤就黑。研究证明,酪氨酸酶的活性与体内的铜、铁、锌等元素密切相关。经常进食富含酪氨酸和稀有元素锌、铜、铁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蛤、蟹、河螺、牡蛎、大豆、扁豆、青豆、赤豆、花生、核桃、黑
刷牙持续3分钟  韩国牙科界一直倡导“3-3-3刷牙法”,即每天刷牙3次以上、在饭后3分钟以内刷牙、每次刷牙3分钟以上。刷牙的基本原则是“面面俱到”,也就是说,牙齿的外面、里面、咬合面等各个角度都要考虑周到。算下来,大约有80多个牙面需要清洁,这个工作量不算小。而一把牙刷在同一时间里只能刷到2~3颗牙齿,因此,每次刷牙3分钟才能保证所有的牙齿都刷干净。  水沸后再烧3分钟  经过氯化处理的自来水,
在我家帮忙了已近十年的阿姨,最喜欢学我的一个动作,就是每当我买了新衣服,回家穿上时会在镜子前快乐地旋转跳舞,这个举动让比我大两岁的她很高兴,于是也会跟着我一起旋转跳舞。  只要写完了一本书、教完了一段巡回课程,或者录完了一天繁重的节目,我就会待在家一整天,在院子里弄花弄草闲晃,或是抱着好吃的零食盯着电视看美剧……除了自得其乐之外,我近年来还喜欢在不同的场合鼓吹这种生活态度。我以为现代生活已经太过沉
都说世上最难处的关系是婆媳关系,但是在兰州西站西路38号这座80年代修建的老式住宅里,却上演着媳妇照顾婆婆47年如一日的感人一幕。  这个小家不是很富有,却充满着温馨;住在这个小家中的人没有什么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却让人心中充满感动。女主人宋玉兰为婆婆奉献了不同凡响的人间真爱,而这一切让她的坎坷人生充满着激情,洋溢着人生的厚重。  宋玉兰是个苦命的人,还没出生,父亲就去世了。家里的生活非常艰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