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与中华书局

来源 :颂雅风·艺术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20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徐悲鸿以画著称于世,但书法作品尤为罕见。中华书局在百年局庆之际,将多年收藏的200余通徐悲鸿书札结集出版。上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徐悲鸿先后在中华书局出版《悲鸿画集》、《悲鸿描集》、《悲鸿近作》等作品集,与中华书局负责人舒新城、吴廉铭等有大量往来信函,这些信函完整无缺地保存在中华书局档案中。徐悲鸿书法早年学赵孟頫,后学北碑,除书法艺术的价值外,这些信札还保存了丰富的史料内容,其中半数以上是与舒新城、吴廉铭等商议画集出版事宜,同时尚有推荐作者、书稿、叙说时事、游历等。
  作品出版
  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徐悲鸿在中华书局出版《悲鸿描集》、《悲鸿画集》等画作, 此后一年多的时间内,他与中华书局负责人舒新城二人反复通信磋商画集的印刷、排版、销售情况,细到目录的排序,画幅的横直。徐悲鸿作为画家,对自己作品的印制要求极高,“描集纸质亦劣,不识连史纸有更好者否。向例样张均极好,须饬工友细心工作,倘有破纸,或色太淡之页应剔去(常常发现,实属可恶)”。
  1937年5月,徐悲鸿赴香港举行画展,在某德国人处以一万元现金加7幅自己作品,购得唐代名画《八十七神仙卷》。徐悲鸿视此画若生命,即与舒新城联系,谋求将此画出版,“弟之八十七神仙卷此时尚在港汇丰银行内……定价至少港币四元或国币十元,宣纸精印,以夏布为布套,另印‘仙乐队全部’横幅单片附入,俾可装框。”悲鸿要求将《八十七神仙卷》装帧豪华,印刷精美,并抽印附赠单片。
  中华书局拥有当时亚洲最好的印刷厂,1927年,中华书局承担了为国民政府印刷债券的业务,1931年,技术先进、设备当时号称远东第一的九江印刷厂建成投产,还拥有以沈逢吉为代表的一大批凹版雕刻技师。徐悲鸿对此也有关心,因与自己作品的印刷质量相关。如1931年12月23日徐悲鸿致舒新城:“尊处之凹版设备竣事否?成绩何若?乞示。”
  徐悲鸿与舒新城也就其出版画作集的营销方法进行过商讨,如1931年3月3日关于签名售书:“《悲鸿绘集》分平装、精装两种,平装定在两元,精装者‘尚须编号,自一至二十并须由作者署名,以示名贵,此类把戏欧洲习见之。其价至少四元。如散原诗集大可如此做,因彼声望足以号召也。由贵局开风气,不亦可乎?’”
  这应该是国内签名售书营销方法的最早史料。从中也可看出,国内尚不普及。以至于需要中华书局“开风气”。也可见在1930年代,我国现代出版的诸多要素已逐渐开始成熟。
  人际交流
  徐悲鸿交游广泛,因以文化界人士居多,故经常向中华书局推荐书稿、画作、文章。在中华书局藏徐悲鸿书札中即有齐白石、杨大金、蒋丹麟、杨度、周涤钦等人。
  齐白石的成名,得益于徐悲鸿的慧识与提携。徐悲鸿不仅在人前称赞齐白石,为其举办画展,亲自上门拜访,还把齐白石的画作推荐给中华书局,寻求出版。1931年前后,徐悲鸿致舒新城的信中,有十余通是为齐白石画集之事。其前后催促安排,详细周密,不啻对待自己的作品。书成之后,徐悲鸿亲自写序,称:“白石翁老矣,其道几矣,由正而变,茫无涯。何以知之?因其艺至广大,尽精微也。”齐白石终于成名,徐悲鸿和中华书局厥功至伟。
  徐悲鸿和刘海粟的官司,当时曾轰动画坛。二人因理念不同,发生分歧,至于在《申报》上发表公开启事,互相攻讦。1930年4月18日,徐悲鸿致舒新城,“刘海粟亦有一册在尊处付印,如彼所印将先出版,则弟将以此部交中央大学刻入丛书,与尊处所约即须取消。”1932年9月5日致吴廉铭:“又见刘海粟等编之新派画,行见流毒社会。弟之《空青》七年不出,倘谥尊处之于美术为善不足,为恶有余,不能辩矣。”这些材料,对深入研究徐、刘二人之关系,不无补益。
  相敬如宾
  中华书局一向注重尊重作者,与作者保持良好的关系。在这一点上,徐悲鸿书札屡有体现。
  《晋祠碑》是书法史上著名碑刻,唐太宗李世民书,存山西太原晋祠。徐悲鸿欲一观而不得,便想到了中华书局遍及全国的分局网点,1937年4月10日,他写信给舒新城,要求中华书局太原分局派人为他拓碑,而且注明,“须觅良工精拓,用好纸,不要省钱。”舒新城均遵嘱办理,徐悲鸿在国外,需要用马毛制画笔、书籍等,舒新城也为其邮寄。
  1931年9月14日,徐悲鸿致信舒新城,称:“寄上宝物一包,请以一二金得一人连出,须小心工作,粘在一硬币上,兄存而玩之,绝对勿语人以何物,不然即负弟之盛意(因说出便无味,且不妙,至要)。”这件“宝物”到底为何物,今天已经很难知晓了。由于舒新城和徐悲鸿的良好关系,舒新城的《美的西湖》、《美术照相习作集》等摄影集,即请徐悲鸿作序。徐悲鸿托篆刻家、音乐家杨仲子为舒新城刻了一方“新城捉得”印。
  中华书局体谅作者的难处,解决作者的困难,这在当时是很有名的。例如四川作家李劫人在计划写《死水微澜》时,当时也没有什么名气,但他是个“出手阔绰的主儿,不可一日无钱,常是一部小说未完,先得预支数百元的稿酬,且因从银行汇兑要打折扣,特意让汇到中华书局的成都分局,以现金支付,免得在银行提款被打了折扣”。对这样烦琐的事,舒新城从不回绝,总是及时加以批示,让相关人员办理。几乎可以说,没有舒新城的支持,中国文坛怕难有《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这样的杰作,至少不会那样顺利地在短时期内完成。
  徐悲鸿经常向中华书局推荐稿件。舒新城虽然尊重作者,但并非徐悲鸿所有的推荐都碍于情面毫无拒绝。1931年1月13日、17日,徐悲鸿两次致信舒新城,推荐一部青年翻译家侯某的书稿。信中徐悲鸿再三强调,此人“不识中西文化沟通以来,有一人足以方驾之否”,甚至说:“若侯君且遭摒弃,弟当盱衡四顾,诚欲问兄将从何而得如许人才也?”但舒新城仍然认为不合要求,坚决退稿,最终也获得了徐悲鸿的理解。
  (原载于《东方早报》,有删减)
其他文献
当前,“00后”已成为高职院校主力军,其独特的思想行为特点,给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挑战.本文分析了“00后”高职学生理想信念缺乏、责任意识薄弱,主体意识强、
民俗年画,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一个最具广泛应用的民间艺术,儿童年画更是我国民俗年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表现题材,寓意吉祥、喜庆.反映了大众人民的心里和精神需求,是一种对后代
中华民族精神是华夏在五千年的历史岁月当中,不断积累和发展国家使命与国家精神中形成的.文章以2020年初全国高校抗击疫情取得全面性胜利为着眼点,探讨和解析伟大民族精神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