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大鼠内侧隔核BDNF含量的变化及人参皂甙的保护作用

来源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lhe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老龄大鼠内侧隔核BDNF含量的变化情况及人参皂甙的保护作用,为人参皂甙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用Wistar大鼠40只,分成青年组(3个月)、老龄组(26个月)、给药组(自17个月始给予人参皂甙至26个月),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内侧隔核BDNF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老龄组内侧隔核BDNF阳性反应物的平均灰度值与青年组相比显著增高(P<0.01),而给药组与老龄组相比其平均灰度值显著降低(P<0.01).结论老龄大鼠内侧隔核BDNF含量明显低于青年组,给药组BDNF含量较老龄
其他文献
目的为了探讨IL-1β的促痫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应用RT-PCR方法检测了谷氨酸钠致癫痫动物在同时脑内注射IL-1β、IL-1ra(IL-1R拮抗剂)或MCPG(mGluR5拮抗剂)后,海马组织Gαs、Gα
免疫组化染色技术以其操作简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能将形态和抗原定位结合起来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肿瘤临床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1].但是影响免疫组化的因素较多[2-5],存在经
目的研究脊髓损伤后电针治疗对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及其内源性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成年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A组为正常对照组,B组
目的探讨Rho A蛋白在人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Rho A蛋白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其与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细胞周期抑制蛋白 P21 WAF1/CIP1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
新生儿窒息是指婴儿出生后无自主呼吸或呼吸抑制而导致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是引起新生儿死亡和儿童伤残的重要原因之一。现将我院收治的186例新生儿窒息患儿
目的 观察心肌梗塞环境对移植骨髓基质细胞(MSC)向心肌样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成年近交系Wistar大鼠,经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建立急性心肌梗塞模型。术后1周,将来自同种供
目的研究抑制褪黑素的生物合成对大鼠海马Tau蛋白磷酸化的影响.方法侧脑室注射氟哌啶醇并腹腔注射加强,利用免疫组化检测大鼠海马区域Tau蛋白磷酸化情况;HPLC检测血清中褪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