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试验研究了超顺磁性纳米颗粒直接固定纤维素酶的酶学特性。以化学共沉淀法合成出的纳米Fe3O4颗粒为载体,利用水溶性碳化二亚胺(EDC)活化将纤维素酶固定,探讨了不同酶量、交联剂
【机 构】
:
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试验研究了超顺磁性纳米颗粒直接固定纤维素酶的酶学特性。以化学共沉淀法合成出的纳米Fe3O4颗粒为载体,利用水溶性碳化二亚胺(EDC)活化将纤维素酶固定,探讨了不同酶量、交联剂、pH值等因素对固定化纤维素酶性能的影响,得出固定纤维素酶的最佳条件:酶浓度为9.0 mg/mL,EDC浓度为3.0 mg/mL,pH值为4.0。试验还研究了在不同温度和pH值条件下的固定化酶与游离酶的活性,酶固定后最佳水解温度为60℃,最适pH值向碱性迁移且范围有所增加。
其他文献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发达的不竭动力.作为传播知识的重要环节和反映知识创新水平的高校学报,面对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日趋加剧的市场竞争,唯有不断创新,才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和生态环境安全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能源植物作为生物质能的主要原料来源,在化石能源补充、替代以及维系生态环境安全领域表现出愈来愈重
采用新型床料对松木屑与烟煤的流化床共气化进行研究。在生物质掺混比例为50%的工况下,当空气当量比(ER)从0.2增加到0.28时,产气中H2的体积分数从14.1%上升到26.9%,CO的体积分
由于计算模型本身的限制,风能资源地图分析与应用程序(WASP)不能准确模拟复杂地形中风的流动变化情况,用其评价复杂地形风电场的风能资源时存在一定误差。目前,主要采用RIX方法来
随着全球性能源危机、粮食危机和环境危机的到来,燃料乙醇作为汽油的替代品日益受到关注。应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将甘蔗、玉米、木薯和纤维类废弃物等转化为燃料乙醇,已成为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