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垄三”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来源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1985050500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介绍了大豆“垄三”栽培技术主要包括轮作与土壤耕作,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测土平衡施肥,播种及田间管理。
  关键词:大豆“垄三”栽培;技术要点;措施
  大豆“垄三”栽培技术是以深松、深施肥和精量播种三项技术为核心的大豆综合高产栽培技术。这项新技术是在黑龙江省推广大豆精量种(精播和深施肥)取得成功的基础上,借鉴了“八一”农垦大学研制“三垄”耕播机能进行土壤深松的作法,结合20世纪90年代黑龙江省推广深松耕法的成功经验,使精播技术与深松耕法有机结合起来,而形成的大豆综合高产栽培技术。近年来大豆栽培技术有了较大发展,其中推广面积最大,对提高大豆生产水平有着决定作用的是大豆“垄三”栽培技术。
  1 轮作与土壤耕作
  1.1轮作 与小麦、玉米、马铃薯等作物之间轮作或与小麦、玉米、马铃薯等作物隔年轮作,避免重茬、迎茬。
  1.2土壤耕作 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的地块,秋季进行松、翻、耙、平等耕作,提高作业质量,达到深(深度22~25 cm以上)、透、细、平、实,从而做到秋雨春用、冬雪春用、春旱秋防、增温保墒、抗旱防涝,为大豆生产创造一个良好的苗床。
  2 品种的选择与种子处理
  2.1品种选择 选择增产潜力大,主茎结荚型,抗倒伏、抗病虫、丰产、无限或亚有限类型,含油>-21 %的高油品种。
  2.2种子精选 播前进行机械或人工精选,剔除破瓣、病斑粒、虫食粒、有青秕粒和其他杂质,精选后的种子要达到二级良种以上,纯度99 %以上,净度98 %,发芽率95 %以上,含水量不高于13 %。
  2.3种子处理 精选后的种子播前全部进行种子包衣,种衣剂应针对当地病虫害和土壤微量元素所缺选定,种衣剂中微量元素不足时应增加相应微肥拌种。
  3 施肥
  推行测土平衡施肥,有机肥、化肥和叶面喷洒追肥相结合,N、P肥充足的地块应注意增加朋巴施用量,改一次施肥为种下施肥和根外叶面追肥相结合,施肥总量要比常规垄作增加15 %以上。
  一般情况下施二铵6~7 kg/亩、尿素4~5 kg/母、钾肥3~4 kg/亩或用大豆专用肥13~15 kR宿做种肥,农肥和化肥必须做到深施或分层施。
  根外追肥于花期每亩0.3~0.5 kg尿素 l0 mL云大120兑水40 kg叶面喷施;结荚期每亩0.2 kg尿素 l0 mL云大120 磷酸二氢钾0.1 kg兑水40 kg叶面喷施。
  4 播种
  4.1播期 當耕层土壤温度稳定通过8 ℃时即可播种,如大兴安岭岭东南地区一般年份播种时间5月5日~15日。
  4.2播种方法 在垄三栽培的基础上,垄距65 cm,将苗带间距加宽到22~24 cm,采用机械在垄上进行三行精量密植播种,垄上各行苗带间距为l0~11 cm,单行播种米间落粒13粒左右,三行米间落粒不少于40粒。
  4.3密度比常规垄作增加35 %左右,亩保苗3.2~3.4万粒左右。
  4.4播深为4~5 cm。
  5 田间管理
  5.1化学除草播前或播后苗前
  土壤处理配方:①90 %乙草胺(高倍得)100~133 mL 48%田得济(国产广灭灵)50 mL 70 %秦草酮(国产赛克津)26 g。②90 %乙草胺(高倍得)100~133 mL(2.4~3.19元) 48 %田得济(国产广灭灵)50 mL 70 %赛克(进口赛克津)26 g。
  根据当地春季土壤墒情和气候条件,如果春旱可采用苗后处理,苗后处理在杂草3~4叶期进行,这时大豆安全,杂草的防除效果好,做到安全适期喷药。
  大豆苗后化除配方:①25 %氟磺胺草醚50 mL 24 %克阔乐17 mL 10.8 %高效盖草能30~33 mL。②24 %克阔乐20 mL 15 %精稳杀得70mL 25%氟磺胺草醚50 mL。
  5.2喷施化控剂 在大豆初花期至盛花期,如果生长过旺可采用多效唑,大豆丰收宝等化控剂喷雾,保花保荚,防止倒伏。
  5.3病虫害防治
  5.3.1孢囊线虫病 用35 %多克福种衣剂拌种,还可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25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也可用3%呋喃丹颗粒,每亩4~5 kg,施人播种沟内。
  5.3.2灰斑病 用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40 %多菌灵胶悬剂500~l000倍液,在垄荚初期和鼓粒期亩用40~50kg喷雾。
  5.3.3大豆根潜蝇 用50 %辛硫磷乳油,用种子量的0.1 %拌种,或在成虫发生盛期、产卵前,约5~6月下旬,用80 %敌敌畏乳油或40 %乐果乳油,每亩125 g或200 g原液浸玉米穗轴30个,均匀撒在垄旁熏杀成虫。
  5.3.4大豆食心虫 在成虫发生盛期用敌敌畏熏蒸。把玉米秆裁成约45 cm长,一端砸裂碎蘸上80 %敌敌畏乳油做成药棒,每隔4垄插一行,每隔4 m插一根,每亩用药棒50根,每亩用80 %敌敌畏乳油0.15 kg。
  6 适期收获
  人工收获,落叶达90 %时进行;机械联合收割,叶片全部落净、豆粒归圆时进行。脱粒后进行机械或人工清选,产品质量符合大豆收购质量标准三等以上。
其他文献
农业生产标准化是指根据市场需求通过制定产品标准和作业实施标准,把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纳入标准生产和标准管理轨道的一项基础工作,是农业发展新阶段的必然选择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黄瓜生产中的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关键词:黄瓜;病虫害;防治  由于黄瓜的病虫害种类多,自身的抗病能力又差,黄瓜患病虫害比其他蔬菜的几率更多,菜农使用化学农药也较多,而化学农药残留性强,导致消费者在食用黄瓜时中毒现象时有发生。有些农民为了获得产量,只追求面片的经济效益,无节制的使用无機化肥,或是在同一地块连茬种植,导致黄瓜病虫害更为剧烈。由于以上原因,如何使用无公害防治病虫害
摘 要:本文阐述了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生产过程中,应把握良种的选择,选地与整地,提高种植质量并做好田间管理工作。  关键词:玉米;高产栽培;主要措施  1 选择良种  根据本地自然状况、品种本身所需积温要求和栽培条件等因素,选用生育期适宜的优质、高产良种,把生育期130 d的品种严格控制在第一积温带,120 d的品种严格控制在第二积温带,110 d的品种严格控制在第三积温带,杜绝越区种植,确保玉米成熟
摘 要:本文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的基本概念及网络管理模型的分类等管理方式。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管理方式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在人们生活以及科学研究领域中的位置十分突出。首先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的基本概念,然后介绍了网络管理模型的分类,分点讨论了简单网络管理协议和通用管理信息协议,并简单阐述了WBM的网络管理方式。最后描述了分布式管理的定义、组成部分和突出的优点。 
本文详细地介绍了紫荆的栽培管理技术,供参考。
本文主要向大家介绍奶牛的饲养管理要点及技术。
本文从整地、选种、种子处理、适时播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及田间管理等等逐一进行了论述,供参考。
本文分析了春小麦根腐病的发生特点,并提出了防治措施.在具体防治上应包括以下几点:选用抗病品种,种子处理,加强栽培管理并配以药剂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