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马斯洛需求理论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模式研究

来源 :新校园·学习(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c20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在结合马斯洛需求理论、职校学生特点基础上,深入探究基于马斯洛需求理论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的模式,希望能为广大奋战在中等职业学校管理战线的工作人员提供一些有用的参考。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马斯洛需求理论;管理模式
  
   近年来教育部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迅猛。然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由于存在自身的特殊性,很多学校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
   一、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
   1.农村学生较多,存在自卑感
   由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成绩不是很优秀的,据调查发现这部分学生多来自一些教育欠发达地区,同时也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从而造成学生经济条件普遍偏低。尽管目前职业教育比以前更受重视,不过社会对于职业教育的轻视还是存在的,导致职校学生普遍产生了一种不安全感和群体自卑感。
   2.职校学生分化严重
   职校学生有一部分因为考虑到毕业后就业的问题,所以就很认真的学习专业技能,是很优秀的学生。还有一小部分学生在考试失利后自暴自弃,不思进取,只想混时间,拿毕业证。这种现象造成班级内部出现明显的集体分化,影响学生的团结与稳定,并给管理者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二、基于马斯洛需求理论的职业学校学生管理模式
   针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我们采取马斯洛需求理论来分析学生需求点,并采取积极措施来满足学生的需求,以便不断增强学生的独立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将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贯穿于学生的整个管理过程。马斯洛将人类需求划分为五个层次,从低级到高级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1.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发掘学生的需求点
   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并结合马斯洛需求理论,我们可以总结出学生需求点,只要我们管理者能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点,并一一满足,这样就能作好职校学生的管理工作。学生的需求点主要有一下几点:第一、缺乏经济基础,生理需要没有满足;第二、缺乏严格的规章制度,安全需求没有满足;第三、学生由于本身的综合能力偏低,对于社交需求也不能很好的满足;第四、由于社会的民众对职校存一定的偏见,所以尊重需求显得尤为不足;第五、由于职校学生对自己要求不严格,学习不认真,书本上的知识掌握不牢,对以后的就业是一个严峻的问题,所以自我实现的需求也没办法满足[1]。针对学生的以上这些需求点,我提出一下几点管理建议。
   2.结合马斯洛需求理论提出职校学生管理措施
   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者,应该充分认识到学生管理对于高质量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我们应该结合学生的需要,灵活应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将职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激情调到最高,从而达到最佳的管理效果。
   (1)从生理需要出发,积极引导学生健康的消费观,生理需要是人们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体现在衣食住行各方面。由于职校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生理需要在他们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在学费、生活费、攀比风气等各种压力下,贫困生的对金钱的渴望非常强烈但却不会轻易表现于人前。因此通过建立奖学金制度,使品学兼优的学生受到表彰,也是对所有学生的一种鼓励,还可以引导部分有能力的贫困生利用勤工俭学、工学交替来赚取学费、生活费,这样就能很好的满足他们的生理需求。
   (2)制定严格的学生管理制度,确保学生的安全需求,安全需要主要表现在对物质和心理两方面的安全。学生在学校首先要保证人生安全,打架斗殴要严格制止。心理上的安全需要学校抽调心理方面的老师定期作心理疏导,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顺利毕业,因此在各项制度,尤其是评先树优中应明确指出学习的重要性,让学生们对以后的社会就业放心,这样心理安全需求得到基本满足。
   (3)实行团队管理,满足学生爱和归属的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就是指个人渴望得到他人的关爱与理解,是较高层次的情感需要。第一、满足学生的社交欲望,学生都希望和学校内的老师、学生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并从中体验到快乐,所以学校可以建立交流制度,定期的让学生交流,进而让他们成为朋友。第二、归属感,学生希望能被学校内自己所生活的团体所接纳。为了满足这个需求,我们可以经常举办一些活动,在活动中积累人脉并体验到人际交往的乐趣。为了培养学生对所在团队的归属感,班主任老师应主动寻找发现有潜在问题的学生,及时沟通交流,将问题解决掉。
   (4)作好心理疏导培训,满足学生的尊重需要,尊重需要可分为自尊和受别人他尊。基于尊重的需要,人们愿意把工作做好,希望受到重视,这是一种推动力。要想满足学生的尊重需求,我们可以采取一下措施:首先,作好心理教育。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团体培训、心理游戏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其次,安排定期的培训讲座,在培训过程中通过案例分析、就业工作的讲解等方式提升学生的自信,告诉他们以后他们能为社会作出很大的贡献,以此来满足他尊的需要。
   (5)激发主动性,满足自我实现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等级的需要,要求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工作,充分发挥的潜在能力,成为自我或他人所期望的人物。每个职校学生都希望能找到满意的工作,针对这个需求,我们可以开设职业规划设计课,邀请有经验的老师和已经就业的学生谈一些自己的体会,激发学生的激情,让他们实现自我管理。
   三、结束语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具体很大的特殊性,要想做好他们的管理工作,就必须正确的把握中等职业学生的特点,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对症下药,这对于搞好职业教育,提高教学效果,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谢媛媛.《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中的人本主义》[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9).
  [2]姜阀,吴海军.《民办高校学生管理新模式——人性化管理》[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1998,(12).
  [3]张积家,陈俊.《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