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设计的开放性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hn0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打造高效课堂是中学历史教学永恒的课题,而体现“开放性”,突破教材局限,拓展内容;突破课堂局限,开放时空;突破策略局限,活化方法,则是实施教学设计有效性的重要策略。
  本文以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5课“开辟新航路”一课教学为例,谈谈笔者关于教学设计开放性的思考与实践。
  一、突破教材局限——拓展内容
  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遵循历史教学规律,在内容的选择上,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相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在设定教学内容目标时必须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整合教学内容。
  1. 整合教科书的内容,用活教材
  即紧紧围绕一个中心构建教学内容体系,突出主干,减少枝叶,有些课目甚至要动大手术、作大整合,包括对教学目的的重新设计和对教学内容的重新调整等。众所周知,教学活动的设计或教学资源的选取,一般情况下都是以教学重点为中轴展开的。“开辟新航路”一课的课标是“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教学重点显然在“新航路开辟的历史意义”。为此,笔者在设计这一课的教学时,在导入的环节上联系了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引导学生探究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历程;然后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即以新航路与传统航路为主题,用“有了传统航路为什么还要冒险开辟新航路呢”等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新航路的开辟所带来的重大影响,紧扣目标,层层深入,解决疑惑。
  2. 整合课外内容,拓展资源
  积极开发新的课程资源,是有效教学和深化历史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之一。充分挖掘课外资源,有利于挖掘教材蕴含的隐性知识,揭示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良好的历史思维能力以及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例如,分析“开辟新航路”的直接原因,仅仅依靠教材内容学生很难理解,而通过多媒体展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所占领区域的地图,并配以文字材料——“15世纪中叶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兴起,先后占领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控制传统商路,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使运抵西欧的货物不仅量少,而且比原价高8~10倍”加以说明,学生就容易理解和把握。
  3. 活用不同版本教材,取其所长
  除了人教版,目前出版的高中历史教材还有大象版、岳麓版和人民版。它们都是根据《历史课程标准》编写的,选取的主要史实基本上一致,但仍存在着对课标理解、把握角度以及侧重点的差异。教师在备课时,可先研究课标的要求,然后再阅读、比较各个版本教材,博取众家之长。
  以“新航路开辟的经过”为例,大象版教材上的细节描述值得我们借鉴,而岳麓版教材上的“美洲名称的由来”的相关知识链接也可以为我们所用。而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时,用人民版教材上“自我测评”中的问题:“新航路的开辟对人类历史进程有重要影响。你认为它是人类文明交流之路,还是世界市场联系之路,还是殖民掠夺之路?简要说明理由。”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效果相当不错。另外,我们还可以引用岳麓版教材上的如下资料:“据估计,在欧洲殖民者抵达美洲之后的一个半世纪里,中美洲阿兹特克和玛雅文明区的印第安人口从2500万锐减到150万,印加文明区的印第安人口从900万锐减到60万。美洲在16~18世纪出产了10多万吨白银,至少占同时期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以上。这些白银或者直接流入欧洲,或者被用于东方贸易,为欧洲换回所需的商品。”以加深学生对新航路开辟也是殖民掠夺之路的理解。
  二、突破课堂局限——开放时空
  课堂是教学的一个基点和起点,目的是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因此,教学设计应具有开放性,不能仅限于课堂,而应拓展于课前、延伸至课后。
  1. 课前拓展,注重体验,激发生命意识
  新课程标准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传授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确立了三维一体的教育目标。加强生命教育是历史教学达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重要途径,历史教师应该积极挖掘生命教育的素材,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善待生命,完善人格,健康成长。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人物的活动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意识教育的重要载体,教师可利用教材中大量历史人物的故事,让学生体会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内涵,在于为人类、为社会所作出的贡献。
  例如,在教学“开辟新航路”一课前,教师可组织学生观看哥伦布、麦哲伦等航海家的相关影视资料:在茫茫大海之中,波涛汹涌,海浪搏击帆船,船员随时都有生命危险。由此感受前人的胆识和气魄,学习他们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也有助于学生深化对新航路开辟艰辛过程的理解。
  2. 课外延伸,关注现实,提高个人修养
  我国古代儒学思想家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处世哲学,其中把“修身”放在首位,说明修养对个人的事业成功具有决定意义。在历史课教学中,实施课外延伸、关注现实,是提高学生个人修养的重要途径。
  例如,笔者在“开辟新航路”教学中给学生的阅读作了如下材料拓展:与麦哲伦一道作环球航行的皮加费塔在航海日记中描述道:“1520年11月28日星期三,我们越过海峡,进入太平洋。在3个月20天里,我们没有吃过任何新鲜的食物。我们吃的饼干已不是饼干,而是爬满虫子、发出老鼠尿味的粉渣。我们喝的是早已腐臭的黄水。我们也把盖在大桅顶端以免它损坏帆缆索具的几张牛皮取下来吃了。但是它们经过风吹日晒和雨淋,已经十分坚硬,我们只好把它们放在海水里泡上四五天,然后放在火上烤,这样才能吃下去。我们还常常吃木屑,有人卖老鼠……然而,即使这样也找不到老鼠了。”此段材料描述了航海家们的坚毅和勇敢,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历史知识,而且极大地升华了学生不畏艰险、勇于开拓进取的精神。另外,笔者还联系我国“神七”“神八”“神九”和“蛟龙号”载人飞行潜水等活动,组织学生开展《我心目中的航天或潜水英雄》为主题的演讲活动,帮助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3. 利用网络,拓展时空,转变学习方式
  网络时代的到来,使我们能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帮助学生拓展学习时空,转变学习方式,实施网络化学习。目前,我市历史学科的网络学习方式主要有“在线教学”和“知新网校”。各校的历史教师充分利用学校的多媒体教室组织学生进行“在线学习”,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学习时空。而市教研室开办的“知新网校”所设置的“空中课堂”“成长加油站”“七嘴八舌”和“我爱历史”等栏目,让学生获得了一个个提升学习能力的有效平台,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主题、学习方式自主学习。
  例如,网上对新航路的开辟者之一哥伦布评价不一:有人认为他是“第一位横渡大西洋的远洋航海家”,贡献“决不亚于当代人类登月计划和行动”,是“第一个走向世界的人”;有人认为他是“拜金狂”“虚伪的基督徒”“殖民主义先驱”,罪大恶极;有人认为他是“新旧交替的人物”“集光荣与罪恶一身”;有人认为他“有功有过,但功大于过”……为什么对同一个人会有如此不同的认识?怎么正确评价哥伦布?笔者让学生自主选择问题上网学习,以获得对哥伦布这位航海家更全面更客观更公正的认识,达成转变学习方式的目的。
  三、突破策略局限——活化方法
  教学策略是为达成教学目标而运用的方法、手段、途径的总称。教学策略转变的关键是强化学生自主学习,使学习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成为学生发展自己、学会学习的过程,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
  1. 让学生先学先做的尝试策略
  先学先做是学生最自主的一种学习方式,也是历史教学的重要前奏。尝试完成教师提前下发的自主学习任务,使学生学有目标,为下一步接受新知识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当然,教师提出的先学先做要求要明确,应根据不同班级、学生的特点制订。
  以“开辟新航路”一课为例,教师可布置学生把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作比较,以加深学生对新航路开辟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感性认识。由于学生有了充分的学前准备,在课堂教学中能集中注意力听讲,讨论问题时劲头很足,学习的效率更高。
  2. 丰富教学材料的运用策略
  丰富教学材料,有利于学生深入历史,理解历史。促成学生在理解中记忆知识,在参与中习得方法,在体验中生发情感。例如,在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时,我们可运用如下材料。
  材料一:1992年10月12日,正值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500周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本打算将这天定为全球纪念日,没想到这个提议遭到了许多墨西哥人的反对。墨西哥的印第安人还于当天举行了游行示威,甚至砸掉了哥伦布塑像的一段手指。如今,每到10月12日,就会有印第安人来到塑像前表示抗议,指责哥伦布的到来给美洲带来了痛苦和灾难。鉴于印第安居民的强烈反应,美洲的许多国家都已经将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这一天定为“种族日”,意思是说在这一天,美洲人的血统和种族都发生了改变。
  材料二: 在今天菲律宾的马克坦岛上矗立着一对纪念碑,其中一块是1555年西班牙人为纪念麦哲伦而树立的麦哲伦纪念碑,而另一块则是1952年菲律宾为纪念杀死麦哲伦的酋长拉普拉普树立的英雄纪念碑。
  引入上述材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升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3. 实时跟进的评价策略
  教师要对全体学生的学习全程进行实时关注,并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学习效果进行及时的评价,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使课堂更具活力。评价是杠杆,具有导向作用。新课改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评价的功能不再只是甄别和选拔,而是“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面对的是一群活生生的孩子,这就注定了评价没有一层不变的模式。
  例如,在“开辟新航路”教学中,往往有学生会错误地把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归究于欧洲人对黄金的渴求或奥斯曼帝国控制东西方商路而引起的商业危机。为此,笔者及时实施了实时跟进的评价策略,鼓励、引导学生正确探讨,得出“欧洲商品经济及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才是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的正确结论,并了解了“两位西班牙支持的航海家都是向西开辟新航路,而两位葡萄牙支持的航海家都是向东开辟新航线”的史实。这样评价既纠正了学生的学习问题,又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情感体验,让评价成为促进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自我完善的教学过程。
其他文献
波利亚指出:拿一个有意义但不复杂的题目去帮助学生发掘问题的各个方面,使得通过这道题就好像通过一道门户,把学生引入一个完整的领域. 在数学教学时,教师往往都为选题而烦恼,而浙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教材编委精心编写的教材例题、习题一般都有典型性、示范性、迁移性、再生性等特点,它们或渗透了某些数学方法,或体现了某些数学思想,或提供了某些重要结论,意义非同一般. 因此,对它们不能简单地就题论题,而应
一、 引言  阅读是得到英语教育界广泛认可的最有效的英语教与学的方式。[1]高中英语教学应当以阅读教学与研究为核心,关注阅读文本的多元解读与教学的合理设计,深化阅读教学。[2]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和学生的阅读教学实践都是依据特定的对象——文本进行教与学的,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体验文本的内涵,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解读。笔者在日常的英语教学实践中,尝试利用文本
编者按:  作为浙江省教育厅区域推进“轻负担,高质量”的联系县市,桐乡市教育局在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切实的措施,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本期“视点”,我们以点面结合的方式来观照一下桐乡市在区域推进“轻负高质”方面的种种实践。    中小学教育实现“轻负担,高质量”是理想,也应该成为共识。对于影响“减负”的原因,理论探讨很多,也大都说在点子上,就教育系统本身而言,关键在于采取切实措施抓
摘 要:如何让学生的认知能力更具有可观测性,并准确地识别学生所处的认知能力是一线教师的一大难题.教师可以运用SOLO分类理论识别学生所处的认知能力,以关联与拓展认知水平为目标,通过设计并调控教学活动,来提升学生的数学认知能力.   关键词:认知能力;SOLO分类理论;关联与拓展  课堂有效性的本质就是要提升学生学习新知识和应用新知识的能力,通常称之为“认知能力”.为了实现课堂的有效性,教师往往
种一棵树,最好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所以,就让我们从这一刻起,认真地种下一颗理想的种子,好好浇灌,认真期待,陪伴它从小小嫩芽,长到遮阴蔽日。  这世上总会有人为理想拼搏,或许一路顺遂,或许须用力将荆棘踩碎,但只要一直努力向前走,总会到达理想栖居的地方。希望这义无反顾的人,是现在的你,是曾经的我,也是未来的他。唐婧怡:  编编们,你们好呀!我叫唐婧怡,已满11岁啦!双子座。我是一个超爱画画的人哟
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是初高中衔接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二次函数知识的基础在初中,但在高中有更大的发展,是高中最重要的函数模型之一.现行高中教材没有专门研究二次函数的章节,而是渗透在各个角落,同时,初高中阶段不同的学习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也不同,因此有必要在初高中的衔接阶段先进行知识上的衔接.  本文以一节二次函数的图象应用为课题,从数学知识的切入、学习方法的渗透和学习信心的树立等几方面,探讨初高中衔
超级铁人三项是世界上最考验意志和体能的运动项目之一。一天之内,完成3.8公里大海游泳、180公里环岛自行车骑行、42.195公里马拉松,这常常令人闻之色变。然而,2020年11月7日,一名唐氏综合征患者完成了这一“魔鬼挑战”,他叫克里斯·尼基奇。  尼基奇天生罹患唐氏综合征,父亲便鼓励他锻炼身体。刚开始时,他使出浑身力气才能勉强完成一个俯卧撑。为此,尼基奇万分沮丧。父亲说:“别着急,每天提高1%,
有这样一句名言,向我们传达了最朴实的道理:仰望星空,脚踏实地。这句话告诉我们,星空代表着我们的眼界、心中的梦想,而脚踏实地是放眼当下,走好当下的每一步。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目标和理想,虽然它们有时就像头顶的那一片星空,有些遥不可及,但是只要我們肯从现在出发,从现在做起,理想和现实的距离就会慢慢缩短,直到变成现实。仰望星空寻找方向  只有仰望星空我们才能找准前进的方向。仰望美丽的星空,能够激发人
摘 要:问题驱动型导学案引领下的翻转课堂教学是集中 “问题驱动”“学案导学”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优势的一种高效教学模式。以探究性实验为手段,以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知识为主线,思维为中心的真正的素质课堂教学,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认知过程相统一,使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学生对知识与原理的理解更深入,从而可以更好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关键词:问题驱动;学案导学;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的
摘 要:理性思维是普通高中生物学的四个核心素养之一。教师可从实验与探究的角度,以假说与实验的关系为核心,围绕假说的目的、依据和验证等环节,在课堂教学中培育学生的理性思维。  关键词:核心素养;理性思维;假说;果蝇性连锁遗传  理性思维是普通高中生物学的四大核心要素之一,主要特征是逻辑思维。高中生物教学应植根科学课程,使学生在初中侧重形象思维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科学思维能力,尤其是逻辑思维能力,掌握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