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ur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学生自身生活经验为基础,采集、选取学生生活中与教学活动密切相关的人和事展开教学,学生可以在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过程中进行有意义的学习。然而学生接触到的生活资源是零碎分散、杂乱无章的,教师应对生活资源信息进行必要的筛选、控制和加工,在此基础上进行课程开发,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一、有效控制生活资源的运用,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随着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和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市场营销的观念在广大生产者和消费者心中越来越被强化,把众多市场现象与学生生活事件结合起来,就可以开发出用于教学的课程资源。然而并非所有生活事件都可以成为课程资源。教师不对信息资源适当控制,把实际生活中的素材不加取舍地传递给学生,学生很有可能会把在现实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或者遭遇到的一些不正当商业行为,误认为成功的营销案例,把“骗术”当“技术”,把“投机取巧”当“营销艺术”,夸大了营销技巧的作用,甚至混淆了是非,认为只要能牟取暴利,不择手段就是能力。这些不利于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
  在营销教学过程首先要教育学生遵纪守法,尊重社会公德。像一些营销案例,内容非常精彩,谋划相当巧妙,但主人公最终却因非法经营、损公肥私而铛镗入狱。这方面的信息就不宜运用到营销教学中去。因为部分学生是非观念不够明朗,会因谋划者构思的巧妙而对主人公产生盲目的崇拜,却忽略国家法律法规,可能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有意识地模仿,导致误入歧途。其次,在营销教学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勤奋学习、诚实劳动,回避一夜暴富、意外生财的案例。这会让部分学生鄙视脚踏实地的工作而热衷于投机取巧的伎俩,迷醉于名利的角逐。再次,在营销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理顺就业和创业的关系。创业是就业的一条途径。鼓励青年学生积极创业,是当代职业教育的重要方面。在倡导学生树立创业的勇气和具备冒险精神的同时,更需要教导学生苦练专业基本功,学会向书本学习,向他人学习,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既要提供创业成功的事例,也要提供创业失败的信息;既要展现成功者的风采,更需呈现普通人的真实生活。只有对生活资源有效有度的加工和控制,才更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更有利于学生正确世界观的形成。
  二、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奠定课程开发的基础
  “在生活中学习生活。”学生所在的生活世界和教师的生活世界很不相同。营销案例一般取材于知名企业已经发生的事件,虽然是现实生活中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但这些事学生自己无法去观察和感受,对他们来说,这些还是陌生的世界。也许从逻辑上可以理解和领会,但根据他们个人的表象或实际生活经验无法加以想象,对所提供材料的理解和认识只是处于似是而非的状态,当遇到具体问题,就不知所措。为避免学生无意义的学习,教学内容应与学习者自身的经验相联接,即符合学生自身的需要,与学生的心理结构、生活历程相匹配。如在《人员推销》学习中运用分组合作表演、销售情景评判等方式,让学生感受销售人员的工作特点;在学习《营销调研与预测》时,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到商场或社区中去开展市场调查,学生能获得劳动的喜悦……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现场观察和追踪,也可以让学生进行事后总结和反思,形成过程性材料。然后对这些材料进行整理、加工、筛选后纳入到课程资源库中去。
  三、注重学科知识的综合,提升课程开发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营销教学中需要涉及经济、法律、社会、文化、心理等多方面的知识,课堂教学需要教师突破现有教材内容的限制,把课程资源的开发拓展到课外,鼓励学生从日常生活入手,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到现实中去体验市场,把生活的体验与营销知识、经济法知识联系起来分析,撰写详细的书面材料,作为课程资源的有力补充。
  教学中开发和运用的课程虽然都是源于生活,但又要高于生活。需要考虑学生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培养,需要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接受程度,还需要不同学科知识的综合。营销教师通过努力可以把原本具有丰富、多样关联的学生,与生活综合在一起,营造和展示与生活本身一致的课程形态,从而提高课程资源开发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参考文献:
  [1] 董洪亮主编.新课程教学组织策略与技术[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 胡志勇主编.市场营销学(修订本)[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9.
  (作者单位:江苏省溧阳市职业教育中心)
其他文献
摘要:学风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保证,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制约学生工作的主要矛盾。学风不仅关系到在校大学生的学习,更关系到毕业生将来如何做人、做事、做学问。本文以哈尔滨工程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为例,分析指出了目前高校大学生学风建设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加强和改进高校学风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学习;调查;学风建设    一、调查目的  通过调查问卷分
摘要:随着幼儿教育重要性的日渐凸显,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幼儿教育的问题,比如把学前教育列入义务教育、幼教资源不足、收费标准不统一等问题的范畴之中。本文从社会关注度较少的弱势幼儿角度出发,根据安徽省池州市内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发现弱势幼儿占有较大比例,而且有些弱势幼儿的情况比较严重,弱势幼儿的心理、行为特征和正常幼儿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究其原因,家庭、幼儿园和社会三方都有一定的责任。笔者考虑到弱势幼儿的实
摘要:教师专业化发展就是教师按照工作岗位的需要,通过不断地学习与实践,获得学科专业知识与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取得相应的专业地位,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成长过程。本文介绍了作者在二十年的教学生涯中将积累的大量、繁杂的资料建立成方便参考、查找的教学档案,从而走出一条有自己特色的专业化发展道路。  关键词: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学档案   教师走专业化的发展道路,是新课改发展的必然趋势
斯特娜夫人说过:“孩子的心灵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能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能获得习惯;播上习惯的种子,就能获得品德的收获;播上品德的种子,就能获得命运的收获。”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他们能否健康成长关系着祖国的前途和命运。我们中队辅导员肩负着教育下一代的重要使命,应该让学生通过各种活动提高心理素质,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体验生活,树立自主意识,能正确处理并协调好人际关系,在活动中
摘要: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发挥音乐学科的素质教育功能,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自主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让学生欣赏、感受、表现和创造美,增强学生的审美观念与人文素养,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音乐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全力促进教学相长。  关键词:高中音乐;优化教法;自主学习;提高效率  音乐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音乐学习的自觉性,大力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
摘要:池莉小说描写的琐碎繁杂的日常婚姻生活,笼罩着一种灰暗庸俗的基调,消解了日常生活的精神向度与诗意化色彩,而在其烦闷不堪的生活状态的背后,却蕴涵着深层审美意义,体现了一种达观而平静的美,体现了时代的“民族性格”,重构了一种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世俗;爱情;婚姻;审美意义;民族性格    在池莉的小说中,缠绵悱恻、花前月下、山盟海誓、志同道合等理想主义的爱情话语成为被消解的对象,神圣而浪漫
笔者从事高中美术特长班教学多年,每当学生专业考试结束,总有一种如释负重的感觉,总想说点心里感受,写点教学体会,也算是对一年来工作的一份总结。高中美术特长生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它既要体现教育的整体性、基础性、又要体现学科教学的适应性、现实性和超前性,以特长促进全面,在提高美术高考升学率的同时,真正地把素质教育引向一个新高度。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重新认识“教”与“学”的关系。目前,建立合乎规律
摘要: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的特殊职务,担负广大学生各方面的教育、指导的责任,其本身也应该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本文从校本培训的角度来分析、阐述推进高校辅导员校本培训的重要性,进而探索新的育人途径。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校本培训;重要性    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推动下,校本培训迅速在全世界风行起来。校本培训内涵的基点:一是以校为本,即以学校为培训组织的基本单位,培训的场所也主要在校内;二是以学校实
“原生态”是一种存在于民间原始的形态。数学教学提倡“简约的教学方式”,还原课堂的“原生态”。新课程改革出来后很多教师流于表面形式,我认为要洗去新课程表面的铅华,以真实的面容来面对,提倡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真实性,只有原汁原味,才能品出教学中的酸、甜、苦、辣。    一、花开的声音  花开的声音,只有在静心等待中才能听到,而在这节课中我似乎听到了花开的声音。上了《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后布置了三个字
有一节公开课是讲《记承天寺夜游》,课是这样安排的:由咏月诗引出,简介背景,师范读、生齐读,疏通文意,由本课的表达方式引出本课结构。老师把重点放在本课结构上,通过概括明确本课结构:①叙夜游之事。②描庭下之景。③议淡泊之志。  课一贯而下,层次清晰明了,似乎十分完美。可细一思考,总觉得有较大遗憾。这篇文章短小而精悍,出自文学大家苏轼之手,自古以来就为人所称道。难道仅仅因为这篇文章的结构精巧、写法独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