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教学创新教育的三大环节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Come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激发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随着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人们已清楚地认识到,掌握计算机技术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计算机学科是一门动手能力很强的学科。它不但需要学生在短时间里接受新事物,更重要的是要求他们通过对新知识的运用,创造出新成果来。所以,计算机学科也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学科。那么,怎样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取得这样的效果呢?首先要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教学中经常设计一些匠心独到的问题,把上机实践的操作题设置成多种问题,组织学生上机操作,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上机操作能力,而且能够启迪学生思维,丰富学生想象,激发出独创性的见解,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升华。如在学习Excel时,引导学生把求和、条件查找、排序等知识与平时考试相结合,让学生自己输入全班同学的考试成绩,并排出本班的成绩榜,使学生既學到了计算机知识,又把知识灵活地运用到平时的学习生活之中。
  在课堂中应不怕学生的观点有误,就怕学生没有观点,对敢于提出自己见解的学生都要表扬,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从无知到有知、从不会思维到敢于思维和乐于思维的好习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火花总是在他们积极思考与激烈的争论中闪现的。
  二、鼓励学生质疑问难、畅所欲言,强化创新意识
  学贵有疑,“疑”是一切发现和创造的基础。学生的质疑是学生创造灵感的闪现。创新意识是指学生根据客观需要而产生的强烈不安于现状、执意要求创造的内在驱动力。它是创新活动强有力的推动力,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是创新能力形成的前提。
  所以在计算机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发现、提出问题,因为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渴望解决问题是创新意识的萌芽。教学要创新,教师就应把提问的权利还给学生,多给学生创设问题的环境和条件;鼓励学生勤思多问,标新立异;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权威,不满足现成的答案或结果,对所学的内容能独立思考,并能从多种角度认识同一事物,探索出新的问题。教师对学生的“问题”要认真对待,不论“问题”多么浮浅或异想天开,都不要嘲笑,杜绝从语言或行动上挫伤学生智慧的“火花”与“灵感”,推动学生不断发现和提出新“问题”,最终达到创新的目的。作为教师应加以引导,启发学生提出问题的同时,更要注意引导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解答问题。如在教Word时引导学生把汉字输入与拼音学习结合起来。既巩固了师范生拼音知识,为今后的从教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又训练了学生汉字输入速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突破求同定式,开拓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指在客观需要的推动下,以所获取的信息和已贮存的知识为基础,综合动用各种思维方式,克服思维定式,创造出新办法、新概念、新观点,从而使认识或实践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思维活动,创新思维的本质就是突破。
  1.注重发展、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逆向思维是相对于集中思维和倾向思维而言。它突破了传统的常规思维方式。
  2.注重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求异思维实质是一种创新思维,是从各个层面寻找答案的思维过程。在计算机教学中,我经常鼓励学生标新立异,进行求异思维,使学习不唯书、不唯师、不依常规,大胆打破传统思维定式,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3.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过程。计算机教学,应是以实践训练、思维训练为主的教学。如在学习PowerPoint时,引导学生用PowerPoint做出一节小学数学课、语文课或者是一节幼儿园的语言课的课件,作品完成后让每个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全班同学共同点评作品,同学们在点评作品的同时,既学到了他人的长处,又弥补了自己的短处。当看到一幅幅精美的课件展现在同学们眼前时,我深深认识到:获得思维的过程比获得知识结论更为重要。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计算机教学中,教师不应把讲授基本的计算机知识作为根本目的,而应将训练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作为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一种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换一双眼睛”看问题,换“一幅脑子”思考问题,换一种方法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教与学才会碰撞出创新的火花,我们的学生才会有标新立异的冲动,才会有创新意识和创造思想的萌芽,并不断发展。
  (作者单位 吉林省通化师范学院分院)
其他文献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帮助他们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其基本点就是要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复习课作为梳理
2005年4月2日22时30分,18岁的汉族女大学生王丽在乌鲁木齐候车时遭遇扒窃,她竭力反抗后小偷开始明抢.危急时刻,听到一句“放手,她是我妹妹”,王丽被三个来自伽师县的维吾尔族
每一个二语习得者在学习外语的同时都会受到自己母语的一定干扰,这是一个无法逾越的障碍,尤其在用外语交流过程中出现的误差尤为明显。本文将就母语干扰在二语习得者交流过程中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它将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的教学理念,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教学
摘 要:积极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是顺利实施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可以发挥课程资源应有的教育优势,体现课程的弹性和地方特色。但如何处理好体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一个新的课题。  关键词:设施资源;开发;利用    世界上没有平坦的道路,我们亦不能抱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感叹而停滞了我们体育课改前行的脚步,这就需要学校努力挖掘课内外的体育资源以满足每一位学生的需求,关心每一
期刊
现代教学论中的启发式教学思想,是在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指导下,批判地继承了过去的教学理论遗产,在现代心理学和教育学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起来的。其特点是:强调学生是
小学生互批作文是近年来语文教学的一个新的探索课题,由于老师的认知和学生的素质差异,该教学实践活动开展的还不广泛,也没有特别的成熟经验.笔者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认为小学
摘 要:新课程改革以来,中小学语文教学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教师们为了追求创新,极力创造各种活动,然而又使语文课堂出现效率低的问题。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如何教,语文教学如何才能突出其固有的学科本色是摆在我们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课题。  关键词:创新;本真;工具性;预设和生成;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所以自新课程改革以来,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