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视专题节目借力新媒体实现共生发展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bo3303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兴盛成为制约传统媒体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过去传统媒体的优势逐渐被蚕食。受众在收视习惯和触媒接触上的逐渐改变,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深度融合已是大势所趋。本文旨在分析电视专题类节目特点、优势以及存在的不足,探索如何利用新媒体手段加强传统电视专题节目的推广,提升节目品质,扩大节目的宣传效果。
  关键词:电视专题节目;新媒体;共生发展
  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当下,众多传统媒体受到严重冲击,特别是时效性不强的专题节目越发的举步维艰。为确保传统媒体的优势地位,业内亦早已开始进行融合发展,实现优势互补。这必将为观众提供更加便利的收看方式与更加多样的节目内容,带来传统电视媒体表现形式的变革与转型。作为电视专题类的节目更应该借助媒体融合的良机,努力探索节目的创新与变革。
  一、电视专题节目制约自身发展的瓶颈
  (一)节目缺乏时效
  时效性可以说是新闻的生命,电视专题节目作为电视新闻的延伸,对于时效的追求也始终不渝。然而,传媒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新闻的进行时态同样得以不断强化,观众始终置身于随时变化的动态中。但电视新闻专题类节目因其制作周期长,从选题策划、节目采制到后期制作完成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跨度,这样一来,其新鲜度就有所“折扣”。当时效性很强的新闻事件发生时,往往电视专题节目选题才会开始,经过酝酿及实施,并在几天以后推出,节目的吸引力就会被弱化。
  (二)深度挖掘不足
  当新闻事件发生,节目编导在对事件进行报道时,往往受制于各种客观及主观因素的制约,对新闻事件缺乏足够的认识和理解,出现被新闻牵着鼻子走,为了时效而舍弃深度的问题,节目报道内容与新闻栏目同质化、重复化。节目中缺少编导的深度思考及独立见解,并在周而复始的节目中逐渐流于表层,流于应付,于是在缺少深度的情况下,节目价值及其思想性已经弱化。
  (三)个性风格缺失
  在媒介竞争发生重大变化的当下,电视专题节目本身基本没有太多的变化。节目形态单一,表现手段上更是没有太大突破,固有的报道方式、叙事方式以及细节的处理把握上都呈现出固态化、标签化。
  二、新媒体优势及其特点
  (一)较强的时效性
  新媒體在时效性上较传统媒体有明显的优势,其信息发布不会受到外部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运用网络、手機等可在任何的地点、任何的时间随时发布资源信息。将各种突发事件和信息快速的传播出去。而传统的电视专题节目只能在固定的时间段利用固定的设备来收看,如遇与新媒体报道同类型新闻事件,时效性上就远不如新媒体来得快。
  (二)较丰富的表现形式
  新媒体和传统的电视媒体相比较,它的信息表现形式更具有多样性,它综合运用了电视媒体的画面、声音、文字,借助这些电视的先天优势使得新媒体迅速蹿红。新媒体消解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之间的边界,消解了国家与国家之间、社群之间、产业之间边界,消解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边界。
  (三)较多样的受众选择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现如今,每个人都拥有一台甚至多台信息接收设备,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喜好以及接收读取信息的方式。这样一种形势下,新媒体将大众群体的划分变得更加详细,针对不同的人员提供不一致的信息,受众可结合自己的喜好,快速的选择阅读或者收看自己的目标信息。同时,大众的应用受到技术限制性降低,每一个人都能够成为信息的公布人或是信息的接受人。
  (四)较强的互动性
  新媒体可以在传播的过程当中,接受信息的大众可以与信息的发布者产生互动,当受众拿手机看视频、读新闻的同时也可以通过转发等形式来传播消息,或者进行讨论与沟通。在互动的背后,一个根本性的概念是个人的自主。受众可以创造自己的表达,寻求自己需要的信息,参与感和体验性更强。
  三、新闻专题节目如何借力新媒体
  (一)建立媒介平台
  电视媒体要搭建起新媒体传播平台,要开发多种客户端,让其成为电视媒体扩大影响的有力保障。电视专题节目要注重借助手机端、微博、微信等方式,将最新的节目资源信息及时的推送出去,让广大群众及时的了解节目的概要、播放时间,提升大众对于电视专题节目的重视程度,激发收看欲望。
  (二)提升互动性
  电视专题节目可以利用新媒体和大众及时的沟通交流,收集大众对于节目的建议,针对反馈及时的进行调整,提升节目的综合影响力。加强节目与受众、编导记者和大众的互动交流,通过手机、电脑、微博、微信等手段,提升传播效果。
  (三)力争原创性
  网络将大家联系在一起,虽然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样,但信息的重复化、资源同质化越来越严重,原创的电视专题节目越来越稀少。于是争夺新闻的独家报道,第一时间的现场报道、新闻真相的最先发布成为媒介众矢之的。因此,专题节目编导记者要下大力气争取专题报道的原创性、独立性和纪实性,做出有影响有分量的节目。
  (四)内容深度化
  电视专题节目要突破自我,必须从自身做起,于是如何抓好内容的深度化成为关键。新媒体的明显劣势在于新闻的报道通常只注重信息的丰富、全面,对信息往往只进行简单的转载、罗列和堆积,这样造成了新闻产品的低质并容易受到真实性的质疑。在每一件新闻事件的传播中,受众不仅仅满足于第一时间,更关注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发生,真相在哪里,谁来解疑释惑等等。而电视专题可以通过对新闻事件的深度解读,做到既传播信息,也传播背景,同时传播观点。再利用全媒体加强二次传播,通过有效整合,来影响更多的人。
  (五)开展创新融合
  借助互联网思维,与新媒体深入融合。电视专题节目首先要善于利用互联网思维开展创新,新媒体时代,创新思维如果利用的好,可以摆脱传统观念和传统报道模式的束缚,开辟出全新的报道思路和采编思路,并借助微信、网站等多媒体平台,实现了话题与影响力的最大化。其次要注重策划创新。
  总而言之,新媒体对于传统媒体的冲击已不容小觑,同时也带来发展的新机遇,在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电视媒体和新媒体表现形式越来越接近,融合更加的简单,所以利用并借力新媒体,促进电视专题节目的综合影响力已经走在前行的路上。只要我们深刻把握电视专题节目的品质内涵,在融合中坚守新闻价值及规律,在坚持中寻求超越,在摸索中寻求发展,电视新闻专题节目一定能成为社会和谐发展中的核心力量。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改良肠梗阻导管技术在难治性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应用结果.方法:对我院的46例难治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采用改良肠梗阻导管技术治疗,并且在治疗后定期进行随访工作,观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妇幼保健工作是国际社会衡量一个国家健康水平的一项重要内容.药事管理工作是影响妇幼保健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提高基层妇幼保健院药事管理水平应视为妇幼保健院
在古代中国的酷刑当中,有把人杀死后剁成肉酱的,称为“醢”.北魏法律,处置谋反大逆是车裂.到了唐代,律书内的官定死刑,最重者仅仅是斩首.五代才开始在刑法之外增设了“凌迟”
期刊
摘要:电视调解类节目是我国社会以及媒体发展必然的产物,但是我國电视调解类节目出现节目雷同等问题,调解类节目的发展遭遇到巨大的瓶颈。本文通过对电视调解类节目的创新和发展进行研究,提出电视调解类节目创新思路,促进电视调解类节目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调解类节目;创新;发展  一、前言  近年来,大批的电视调解类节目如春笋般纷纷涌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调解类节目播出总是能够得到观众的认可和取得较高的
这件事情已经过去很久,有时候,一空下来,就会想起,一丝一缕地把心填得满满的。等到要写,却发觉我找不到合适的词,只能再放回到心底。因为太看重,所以,不敢碰,不敢写,生怕写坏
期刊
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理论基础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其包括五方面的内容、五条原则和四类方法.建党初期和大革命时期是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萌芽时期,党创建自
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是历史与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要重视现代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与水平。
从光线的强弱变化、色彩的搭配及光线照射角度的调整等方面,对目前国内方兴未艾的城市广场的光环境设计进行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