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良特菜品种及其栽培技术

来源 :农村百事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tw8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紫背天葵栽培技术
  紫背天葵又名紫背菜、红背菜、血皮菜等,为菊科三七草属宿根常绿草本植物。它分布在我国南方温暖湿润地区,适应性广,栽培容易,营养丰富,食用方便。其茎叶质地柔软嫩滑,具有特殊的风味,可凉拌、做馅、用来炒蛋、糖醋腌渍或作涮火锅的配菜。它含有丰富的铁素、维生素A、黄酮类化合物以及作为酶的活化剂锰元素等,具有较高的保健药用价值,长期食用能活血止血、解毒消肿,对痛经、血崩、咯血、创伤出血、溃疡久不收口、支气管炎、盆腔炎等有一定的疗效,同时还有抗寄生虫和抗病毒的作用,能增强人体的免疫能力。其茎紫红色,叶背紫色,花黄色,还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因此是一种集莱用、药用、观赏于一体的优良特菜品种。
  一、特征特性
  植株直立,丛生状,株高60~90厘米。茎光滑无毛,分枝性强,紫红色或绿色,茎节处易发生不定根,可进行扦插繁殖。食用部分为茎的先端嫩茎和嫩叶。嫩茎含有一定的黏液,略有土腥味。叶互生,长卵状宽披针形,先端尖,基部楔形,下延成耳状,叶缘有浅锯齿;叶长10~16厘米、宽4~6厘米、厚1毫米,稍肉质,叶面光滑有蜡质,正面深绿色或略带紫色,背面紫色或淡紫色;叶柄短,紫红色,上部叶几乎无柄。花橙黄色,头状花序顶生或腋生,数个花序排列成疏散的圆锥状或伞房状花序;花序柄细长;花为管状两性花,在浙江南部地区10~12月开花,一般不能结籽。
  紫背天葵喜温暖润湿的气候,耐高温多雨,也耐干旱,但不耐寒。生长适温为20~25℃,温度在10℃以下时停止生长,遇霜冻即全株凋萎。在阳光充足的条件下生长健壮,也较耐阴。在北方地区,高温多雨季节生长旺盛;在南方地区保护地中,可周年生长。其不择土壤,较耐瘠薄。为了获得优质高产,以选择肥沃的壤土种植为宜。
  二、品种类型
  紫背天葵有红叶种和紫茎绿叶种两类。红叶种叶背和茎均为紫红色,新芽叶片也为紫红色,随着茎的成熟,逐渐变成绿色。根据红叶种叶片的大小,又可分为大叶种和小叶种:大叶种叶大而细长,先端尖,黏液多,叶背、茎均为紫红色,茎节长;小叶种叶片较少,黏液少,茎紫红色,节长,耐低温,适于冬季较冷的地区栽培。紫茎绿叶种茎基淡紫色,节短,分枝性能差,叶小、椭圆形、先端渐尖,叶色浓绿,有短茸毛,黏液较少,质地差,但耐热、耐湿性强。
  三、栽培技术要点
  1.种苗繁育:①种子育苗。紫背天葵利用保护地栽培,一般春季开花,6~7月可结实,8~9月及2~3月可播种育苗,播种后10余天可萌芽,真叶5~6片时定植大田。幼苗成株后,可作无病毒母株无性繁殖用。②扦插繁殖。一般大面积生产所需种苗,应在生长季节采枝直接扦插。其方法是:整好宽l米的干净苗床,每隔10厘米开浅沟一条,再将灰肥填进沟内;从健壮无花叶病毒的植株上剪取长8~10厘米的枝条,留2~3片叶,去掉下部叶片;按株距6厘米插入枝条,深度达2/3,并压实,再浇足水;用遮阳网覆盖,经过6~7天新根新芽形成,撤去遮阳网,并施薄肥1次,在苗高10厘米以上即可定植。
  2.定植:大面积栽培紫背天葵,应选择排灌方便、土壤富含有机质的地块。平原采用高畦栽培方式,畦宽1.2米(连沟),667平方米(1亩)沟施腐熟厩肥1000公斤和氮、磷、钾肥各30~50公斤作基肥。3月下旬定植,种植密度视地力而定,肥沃土可种稀疏些,一般每畦栽2行,每穴栽2~3株,穴距40~30厘米,667平方米用苗约4000株,栽后及时浇足水分。
  3.田间管理:在植株封垄前,要及时松土除草。紫背天葵为多年生植物,在适宜的条件下生长迅速,产量高,所需肥料也较多。要想获得高产优质,采收季节应667平方米增施腐熟厩肥1000公斤,培客土。在生长旺季,每隔15天追肥1次,667平方米用人粪尿750~1000公斤、复合肥30公斤。灌溉原则是:“见干见湿”,无雨天每隔7~10天灌一次“饱水”;干旱季节,每周还要施薄肥水1次,保持土壤湿润。
  紫背天葵在浙江南部地区地下部分能安全过冬,周年生产宜采用保护地栽培。如在庭院或阳台进行容器栽培,平时可放在强光下,使植株健壮生长;夏季则放在略有遮阳的地方,以免阳光过强,使叶片提早老化。
  4.病虫害防治:①农业防治。采用高畦栽培、地膜覆盖;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增强植株抗病能力;大棚栽培要特别注意通风降湿等。②药剂防治。对根腐病可选用69%安克锰锌800倍液,或50%多菌灵800倍液灌根或喷雾,每6~8天喷1次,喷雾时要兼顾地面。对叶斑病、炭疽病、菌核病可选用70%代森锰锌500倍液或50%大生500倍液等,于发病初期喷洒,共喷2~3次。对斜纹夜蛾,可用52.25%农地乐1000倍液或44%速凯乳油1500倍液等。干旱季节易发生蚜虫及潜叶蝇危害,要及时防治,以免传播病毒病,一般使用10%一遍净2000倍液及50%潜克(灭蝇胺)5000倍液喷雾或及时采收,均能减轻或避免危害。
  5.采收:春季栽培,一般栽后25~30天就可采收;秋冬季栽培则需40~50天。温暖季节每隔10~15天采收1次,主梢长25厘米左右时就可采摘顶梢。第一次采摘宜留基部的2~3节,使新发生的侧枝略呈匍匐状。以后每个叶腋又长出一个新梢,下次采摘宜留茎基部1~2节,这样可控制植株的株形。一般全年667平方米可采收4000公斤。收获后如不立即食用,可用薄膜包好,在恒温下存放,如在6~8℃温度条件下,可储藏十余天。
  (浙江 赵兰)
其他文献
蚧壳虫属同翅目小型昆虫,有刺吸式口器,雌雄异体。雌虫无翅,雄虫有一对膜质前翅,后翅退化为平衡棒,大多数虫体上被一层角质甲壳包裹着。它吸取植株的汁液,因而对植株造成极大危害,被害植株不但生长不良,还会出现叶片泛黄、提早落叶等现象,严重时植株枯萎死亡。蚧壳虫种类很多,其体外包裹着蜡层,一般药剂很难透过其蜡层,因此防治很不容易。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蚧壳虫及其防治方法:    一、柿棉蚧壳虫:其成虫、若虫群
自2009年11月农业部启动全国农民田间学校师资培训以来,到2010年10月底,基本完成全国除北京、西藏以外29个省区市的第一轮师资培训,累计培训师资183人。学员包括省市培训基地的专家及管理人员、省区示范县农技推广人员,其中来自县一级的农技人员占40%左右。参训学员基本上掌握了参与式培训的方法,已初步具备独立开办农民田间学校的能力。  截至2010年11月底,参训学员回到当地后已举办6个省级师资
一、杂交早稻“eK优4号”  特征特性:2007年通过江西省品种审定。全生育期114天左右=,株高93厘米,株型适中,剑叶挺直,分蘖力强,667平方米(1亩)有效穗21.9万,每穗总粒数120粒,结实率87%,千粒重29克,熟期转色好。谷粒大粒型,米质较优。抗病性较好。在江西种植,表现高产、稳产,一般667平方米产550公斤。  栽培要点:3月中旬播种,667平方米大田用种量1.5公斤,秧龄28天
1.丹桂。丹桂是常绿乔木,是一种享誉古今的集绿化、美化、香化为一体的具有观赏和实用价值的园林树种,花期芳香四溢,香飘十里,有“独占三秋压群芳,何夸裾绿与橙黄”之美称。丹桂花朵颜色橙黄,气味浓郁,叶片厚、色深。一般秋季开花且花色很深,以橙黄、橙红和朱红色为主。桂花喜温暖环境,宜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肥沃、富含腐殖质的偏酸性沙质土壤中生长。不耐干旱瘠薄。桂花终年常绿,枝繁叶茂,秋季开花,芳香四溢,在园
葡萄的储藏对调节市场鲜果供应,延长上市期有重要作用。一般农家在没有冷藏设备的条件下,可采用缸藏法。其具体做法如下:  下霜前把特意留下的充分成熟、无病虫害、穗形完整美观的葡萄果穗带4~5厘米长的果枝采下,避免任何机械损伤,仔细去除裂果、小果、病果和嫩果。用熔解好的蠟把果枝两端封住以减少水分蒸发,然后放在阴凉室内的架席上通风预冷3~5天。  储藏缸约70厘米高,腰径70厘米,内铺干净报纸三层,把果穗
违章操作机车,“扫荡”车间  我叫志刚,从事机电与运输工作已有15个年头了,平时看到因为习惯性违章而引发的事故可真不少,下面的这个就很典型。  我们公司用电机车运送煤炭,每班两位司机,每次拉40节车厢。  一天上早班,两位司机因为头天晚上喝喜酒闹得很晚,精神恍惚。为了早点下班休息,他们不顾安全限速令,将车开得飞快。  快到站时,这两位司机又违章抽烟提神,结果忘了看路标,将车开进了另一条通道。机车直
“杂交麻绿竹二号”竹子在每年的5-10月产鲜笋,一年中可多批出笋,产笋期长。其所产的笋肥大、甘甜,一般单笋重3-5公斤,鲜笋产量高。鲜笋除做菜用外,还可以加工成系列产品。其竹叶是优质粽叶,可出口日本用于做竹叶饭。竹竿可以做建材、竹制品,也可用作造纸原料。  该品种与毛竹不同,它四季常青,合轴丛生,没有横向生长的地下茎(即没有竹鞭),只有直立地下茎,须根发达。在屋边种植对建筑物无影响,栽在河岸、塘边
“葡萄张”,全名张极华。  十年前,江西省南昌地区很少有人种葡萄,由于他葡萄种得好,有人叫他葡萄张,在他的示范带动下,目前南昌地区已有葡萄面积133公顷(2000亩)。几年来,葡萄张先后在南昌市各县区上了20多堂果农技术培训辅导课,通过示范种植、技术培训,他为南昌地区的果业发展作出了不小的贡献。  年过60的“葡萄张”,2002年从浙江来到江西,先在南昌市恒湖垦殖场农科所租了6000多平方米(近1
编者按:本刊陆续推出有关发生面广、危害大的常见外来有害物种的文章,希望对扼制外来有害物种的入侵势头和对大家的生产生活有所帮助。本专题系列由江西省农业环境监测站(农村能源管理站)协办。  特征特性:豚草又名艾叶破布卓、美洲艾,为菊科豚草属一年生草水植物。株高20~250厘米,茎直立,其棱,多分枝,绿色或带暗紫色,被白毛。下部叶片对生,上部叶片互生,三角形,1~3回羽状深裂。头状花序,单性,雌雄同株,
1 感病原因和发病特点  (1)山羊喜干燥、爱清洁、恶潮湿,但在长途运输过程中山羊所排的粪尿等堆积在车上,会造成山羊生活环境的污染,同时运输中装运的山羊密度大,生活空间小,空气流通情况差,有害气体过多,各种病原微生物通过呼吸道进入体内。同时,由于饥饿、缺水致使体质弱,从而对外界病原微生物和气候环境的变化抵抗力减弱而引发应激反应。  (2)感病的特点是群体发病。80%的山羊在到达目的地后易感染眼病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