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贵在落实??

来源 :甘肃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sisi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称对于每一位教师而言是教学成绩的认同和个人荣誉的象征。职称不仅作为一种荣誉而存在,还直接与物质利益挂钩,高职称在很多评优选先等活动中都享有优先权。每到职称评定季,老师们无一例外地都会集中全力精心准备。
   以往,中小学教师评职称疲于托关系、发论文,脱离教育教学实际,评审以上级部门定名额、看材料为主,难以评出真实水平,人为、暗箱操作空间大,导致很多人“职称上去了,教学水平却下来了”,为人所诟病。现行的职称评价标准已成制造学术毒瘤的病灶,侵害的不仅仅是教师权益,更败坏了社会风气。尤其是随着职称评审乱象日渐增多,但查处概率和受惩罚的成本却比较低,一些人在职称评定中的“腐败风险意识”淡薄,易步入腐败“合理化”的误区。
   8月26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决定全面推开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让广大教师真正享受到改革红利,在教师节来临之际,给1270万名中小学教师送上了一份“大礼包”。顺应基层教师的呼声,此番修订评价标准,建立以同行专家评审为基础的评价机制,注重师德、实绩和实践经历,改变过分强调论文、学历倾向,对农村和边远地区教师倾斜,并公示结果、接受监督可谓是切中时弊。倘若这些措施能落地生根,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中存在的“人为”因素过重等乱象,让职称评审与能力、贡献匹配起来,让基层一线教师闹心的职称评聘可休矣,这将带动形成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中小学教师队伍。然而,在新旧教师职称制度交替时期,好的制度能否发挥实效,依然让人担心。破除职称评审乱象,不仅难在如何建立起科学、公正而多样化的评价体系,更难在破除普遍而顽固的陋习。
   “为政之要,贵在落实;落实之要,贵在执行。”笔者认为,破解职称评审乱象,非但要从体制机制上进行改革,制止不正之风的蔓延,更要强化制度的执行,真正使好的制度成为人们的行为规范和自觉行动。另外,要杜绝职称评定领域的不正之风,不能囿于职称评定自身的变革,还需辅以整个社会的改革,特别是教育教学的革新,重塑教育界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才能最终还教育界以清净。
  编辑:陈富祥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通过对第十八届亚运会男子1000m直道竞赛的速度结构分析,探析高水平龙舟队在1000m项目的战术安排、体力分配等特点,通过发现并总结一般规律,期望对我国及世界各国竞技龙舟的发展提供一定理论依据,提高竞技龙舟的科学化训练水平。通过研究发现在1000m项目上,我国与亚洲高水平队伍有较大差距,主要问题反映在战术安排、体能分配、训练的系统性等。  关键词:竞技龙舟 体力分配 速度结构 亚运会 
在媒介融合时代,高校传媒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着更高的挑战.作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传媒专业实验室的建设也面临着更大的考验.该文以传媒实验中心的摄影棚实验室建设为例,指出其
宽敞明亮的教室,先进实用的多媒体设备,令人耳目一新的网络研修……如今,甘肃省的乡村教师正在逐步告别过去那种在危房中靠“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粉笔”教书的时代。   近年来,随着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加大对教育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投入力度,甘肃省乡村教育发展迈上了新台阶,乡村学校硬件建设与城市学校的差距在不断缩小。   据了解,从2014年到2018年,我省规划总投入214.16亿元用于改善全省1.1万多
随着国民经济收入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正在加强。武术作为传统体育的代表,正试图通过不同的尝试来展示一个以中国文化为基础的灿烂而有意识的世界,这意味着武术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