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战略研究

来源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l45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中职教育面临新任务和新形势下,分析了黑龙江省人才培养的现状,针对认识误区、师资薄弱、课程设置等问题进行剖析,提出了完善实训基地、加强教师建设、校企深度合作的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战略。
  关键词: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战略;校企合作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我国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标,是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要手段。目前,职业教育受到了国务院和各级政府的高度关注,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1 黑龙江省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也取得了巨大成就。黑龙江省职业教育事业同样快速发展,全省400多所中职学校每年新增几十万的学生,中职教育是整个黑龙江教育系统的重要环节,培养了大批中高级技能型人才,为推动经济发展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作出巨大贡献。在全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已有15所中职学校成功入围教育部重点建设示范校。虽然中职教育取得了可喜成绩,但黑龙江地理位置偏远、经济发展落后,职业教育结构不尽合理,办学条件薄弱等问题远远满足不了社会和企业对中职人才的需求。
  现代社会的企业机构对中职人才的需求逐渐倾向于实用型人才,对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新形势,中职学校应着力调整才人培养战略,改善管理理念和信息化的水平,改变只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旧观念,改变中职学生实践能力低、动手能力差的局面。总之,目前黑龙江省在中等职业领域的人才培养水平和培养方式都处于发展阶段,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
  2 黑龙江省中职学校人才培养中的问题
  2.1 对中职教育的认识存在误区
  虽然黑龙江省中职教育在近几年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但与学前教育、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相比,发展速度还是十分缓慢的,是整个教育体系中最不受重视的部分。全社会对高学历的追求,使家长都主张精英教育,加之高考扩招和海外留学受热捧,导致中等教育的生源紧张。最终,社会对中职教育产生误区,认为只有读普通的初高中、上大学才是真正意义的读书,将中职教育归为旁门别类,认为读中职学校的学生往往是成绩偏差、自律性不强的孩子。这些错误认识严重阻碍了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的发展。
  2.2 教师队伍专业性不强
  在黑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经费与普通高中相比较低,导致中职教育的师资力量较为薄弱,教师队伍的学历和专业技术职务都相对偏低。中职教师队伍中几乎没有博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硕士研究生学历教师所占比例也微乎其微,多数是本科生和专科生,教师学历层次明显较低。中职教师待遇不高也导致一大批有经验的优秀的教师人才外流,中职教育变得越来越保守,越来越没有活力。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在校教师多数是理论型教师,几乎没有真正到中职学生的工作岗位去体验过,缺乏实际业务操作的工作经验,教学过程中往往是纸上谈兵,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来指导学生,造成理论和实践的严重脱节。同时,多数中职学校缺少特色专业课教师,使一些适应经济环境发展的新兴专业推广艰难,这也制约了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进程。
  2.3 课程设置不科学
  中职学校的课程应根据人才培养的目标来设置,开设学科与科目之间的结构关系、学分与学时的比重分配、课程之间的交叉融合都应当做到科学合理。但在实际教学中,中职学校往往没有进行充分的调研,单纯的根据自身拥有的师资条件来设置课程,致使课程结构随意、松散,宏觀上缺乏系统性与合理性,不利于中职学校人才培养。在教材上,有的学校还在使用陈旧的教材,导致学生学习的知识相对老化;课程安排上,缺乏人文科学的课程,忽略了中职学生精神气质的培养;知识内容上,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学习理论知识感觉枯燥乏味,动手实践又无从入手、缺乏经验[1]。
  3 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战略
  3.1 完善实训基地的功能
  中职学校实训基地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仿真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实现职业角色扮演,深刻了解工作岗位的社会属性,不仅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而且能够从职业态度、职业意识和职业习惯养成等多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职业品质,更好的为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实训基地的建设应尽可能地与生产建设和服务管理的实际情况相一致,同时必须保持与新技术的发展动向同步。一个功能完善、效率高、开放型的实训基地是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的硬件基础,是促进中职教育发展的关键。
  3.2 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教师是教育的实施者,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能力和动手实践水平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中职学校若想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就必须具有卓越的教师作为向导,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培养是中职教育确保质量、办出特色的关键。一方面,重视教师选拔引进。中职学校需要制定符合自身需要的标准,定期从高校毕业生和先进企业等领域中选拨人才,为师资队伍引入新鲜血液。另一方面,鼓励教师走出教室,注重教师的定期轮训。中职学校应大力支持本校教师与其他用人单位进行见习和实践,定期选派专业教师前往企业进行实地调研,鼓励教师深入一线加强实践学习,进行知识更新,掌握最新技术,扩大专业视野[2]。教师只有将深厚的理论知识与扎实的实践操作相结合,在教导学生的时候才能更好地联系实际,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3.3 实现校企的深度合作
  校企合作是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有效支撑。校企合作是在企业规模和技术实力增强的背景下实施的,能够有效地帮助中职学生提升职业素质,从而达到学生就业与企业用人共赢的目的,进而促进中职教育的发展,对推动社会经济前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企业通过深度完善的校企合作机制为中职人才提供培训指导,同时满足自身人力资源的需求;中职学校可以通过校企深度合作解决理论结合实践的问题,建立更加完善的人才培养系统,是中职学生具备更适应岗位工作的技能。因此,实现校企深度合作,是培养中职学校技能型人才的基础和保障。
  参考文献:
  [1]董红梅.中职学校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时代教育,2013(10).
  [2]周晓娟.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职业规划,2014,4(3).
  [3]苏爱香.浅谈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模式[J].职业技术教育,2013(10).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低剂量照射对A549(肺癌细胞)和2BS细胞(人胚胎肺成纤维细胞)细胞周期及修复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在诱导修复基因表达方面的差异,并结合细胞周期变
目的研究高温对人舌癌细胞与层粘连蛋白(laminin,Ln)粘附性及层粘连蛋白受体(laminin receptor,Ln-R)表达量的影响,以探寻高温治癌的机理.方法采用结晶紫染色法和流式细胞术
摘 要:基层单位宣传思想工作难做,这是不争的事实。尤其是基层地勘单位高度分散、条件艰苦、且流动性强,宣传思想工作就更是难上加难了。作为基层宣传思想工作者担负着宣传引导职工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汗往一处流”,为实现经济发展目标而不懈努力的重任。本文对基层地勘单位在新时期如何做好思想工作做了简要论述。  关键词:新时期;基层地勘单位宣传思想工作  基层单位宣传思想工作难做,这是不争的事实。尤其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电力企业改革的不断推进,电力企业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越来越注重管理工作,并且越来越强调企业的发展方向要符合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这就要求电
高中地理课程是高中教学内容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尤其是对于文科生而言。地理不仅是学习中的重点,更是难点。这也使不少高中在地理课程学习上面临着这样那样问题。如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