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江都区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现状浅析

来源 :农家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ongrubyl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概述了扬州市江都区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现状,同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通过建立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机制,完善管理模式等方式来保障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能够落到实处,从而实现畜牧业的绿色发展。
  关键词: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治理;资源化利用;技术模式;管理模式
  近年来,江都区加快畜牧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养殖,使得全区畜牧业养殖水平和条件显著提高,保障了居民日常生活中肉、蛋、奶的供给,但存在部分养殖企业环保意识淡薄,废水直排、养殖废弃物乱扔乱堆等养殖乱象,使得畜禽养殖污染成为农村环境治理的一大难题。
  一、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搭建工作班子。为迅速组织推进全区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工作,江都区出台了《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治理实施方案》,坚持农委牵头,各镇(园区)属地管理,各相关单位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扎实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每年定期按照排查辖区内规模场基本情况,2019年按照扬州市下达的非规模养殖场标准排查了非规模养殖场情况,为有序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優化区域布局,推进污染整治。为加快推进畜禽规模养殖场治理,江都区广泛开展调研,多方征求意见,在全市率先出台了《江都区畜牧业区域布局调整优化方案》和《江都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验收办法》,系统指导各镇开展畜禽养殖区域布局调整优化及规模养殖场污染治理工作。同时,鼓励在适养区按照“种养结合、畜地平衡”原则,发展畜禽养殖,优化产业布局,实现全区畜牧业生产生态、保供增收。
  3.区镇分级负担,实行专项奖补。出台了《扬州市江都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规范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程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实施以奖代补,完成关停任务后一次性打包到各镇(园区),有效缓解各镇的资金压力,截至目前,区财政累计拨付奖补资金3371.7574万元。
  4.积极推动全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及资源化利用工作。严格按照《江都区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治理实施方案》、《江都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验收办法》等文件精神,系统指导各镇开展规模养殖场治理工作。2017年,全区规模养殖场89家,通过验收64家,治理率达72%;2018年,全区规模养殖场113家,通过验收92家,治理率达81%,全区畜禽粪污产量25.46万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量24.63万吨,利用率达96.73%。2019年,全区规模养殖场76家,通过验收71家,治理率达93%。全区非规模养殖场467家,其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正在探索式的开展中。
  5.提倡生态健康养殖,创新粪污处理模式,积极引入社会资本。为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江都全面推行生态健康养殖。全区已创成部级标准化养殖场3家,省级畜牧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场23家,规模场生态健康养殖技术运用率68.81%。推动微生物发酵床粪污处理模式的落地,实现了发展畜禽养殖产业与粪污资源化利用的有机结合。
  二、存在问题
  1.养殖场的养殖主体对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主观上意识薄弱、动力不足。养殖业是微利行业,加上近年来畜禽产品市场波动较快,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特别是肉羊、蛋鸡、肉鸡和生猪等产业,深度亏损周期达到2年以上,多数养殖企业入不敷出,许多养殖企业没有多余资金建设粪污处理设施。对于一些小散养殖户,基本依靠畜禽养殖维持生计,没有意识也不愿意花费更多的精力和财力投入到养殖污染治理上面。工作推进不够积极、社会参与度不高及后续设施难以持续维护运行。
  2.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相关技术落后、管理缺乏。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开展以来,不少地区的养殖场都配备的相应的污防设施,养殖主体自身文化水平较低,又缺乏相应的技术人员,缺乏科学完善的管理机制,无法保障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相关治污设备的持续正常运行。例如,多数养殖场堆肥发酵不完全,有些养殖场堆肥发酵竟然不加辅料,仅是简单的堆积几个月,然后直接排放到田间,对环境造成污染。
  3.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资金投入不足。近年来,江都区政府虽然都拿出项目资金和专项资金投入到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中。但是,一方面,畜禽养殖总量大,单纯的政府奖补或者补助远远不够;另一方面,项目资金和专项资金大多数针对规模上的大、中型养殖场,而对于占很大比例的小散养殖户则无明确的奖补办法。
  4.未形成完善的监管机制。规模养殖场和规模下养殖场监管问题、还田利用监管问题一直存在争议,部门与部门之间,部门与属地政府之间权责不清,形成了监管的空白地带,“三同时”制度没有得到切实有效的贯彻执行。属地政府监管力度不够,存在未经审批新建、扩建、改建养殖场的情况。环境污染案件查处力度不足,养殖污染违法成本低,污染现象时有发生。
  三、对策及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环保意识。加大宣传引导力度,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提高全社会齐抓共管责任,要树立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抓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也是保生产力的理念,动员各方力量,齐抓共管,通过宣传发动和全社会的努力,从“要我治理到我要治理”转变,推动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2.开展典型示范、推广先进技术。加大对养殖业的技术支持力度,推广粪污处理新技术新模式,重点推广种养结合模式、农牧结合肥料化利用模式、异位发酵床模式、第三方粪污专业化能源利用模式以及集中处理模式。此外,开展试点水禽养殖污染治理,鼓励水禽养殖量较大的乡镇率先探索水禽养殖污染治理模式。
  开展示范引领,加快提升产业水平,推进生态健康养殖,培育一批资源化利用整县典型模式。泰兴市“户用蓄粪池 田头调节池 大田利用”分散处理循环利用模式和海安市“农户蓄积、专业处理、公司收购、综合利用”分散处理循环利用模式都是值得学习和探索式实施的典型模式。   3.建立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机制。建立或完善与畜禽养殖相关的环评制度、污染监管制度、绩效评价考核制度、养殖主体责任制度、种养循环发展机制、属地管理责任制度,让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从治理到维护到管理都有规可循。
  完善监督管理,研究建立大型规模养殖场信息公开制度,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倒逼养殖场落实主体责任。开展规模养殖场实时监控试点,用视频监控粪污处理利用场所和粪污运输车轨迹,实现监测监管一体化。环保要加强新改扩养殖场三同时的执法监督。镇、村、组要加强对养殖场网格化监管和经常化巡查,加强“最后一公里”监管。
  加大创新力度,从机制层面上加大创新力度,构建绿色标准生态功能示范区建设,以绿色生态養殖先进典型为示范,启动绿色标准生态功能示范区建设试点工作,在绿色标准生态功能示范区内大力推广“以养殖场为单元的生态小循环、以养殖乡村为单元的生态中循环和以县域为单元的生态大循环”三类生态循环发展模式 ,提高养殖效益,增加农户收入。逐步实现“分散收集、集中处理”的有效运行模式 ,构建畜禽粪污收集、存储、运输、处理和综合利用的全产业链条,实现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4.完善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管理模式和保障措施。(1)进一步优化畜禽养殖区域布局和选址规划。按照“种养结合、畜地平衡”的原则,统筹考虑生产现状、环境承载能力、消费需求、农民增收和污染治理要求,宜养则养,宜减则减,宜养的决不污染环境,污染的坚决予以关停。要统筹考虑环境承载能力、畜产品保供需求、地形地貌与土壤类型、农作物品种、畜禽粪便农田消纳和污染减排等要求,科学确定畜禽养殖总量、品种和规模等,进一步优化畜禽养殖区域布局。
  (2)加强对养殖场的分级生产经营指导和生态环境的分级管理。随着我国畜禽规模化的发展和畜禽产业的不断升级,也逐步形成了大型养殖企业和中小规模养殖户(场)的经营主体,由此,实施对规模养殖场的分级生产经营指导和生态环境的分级管理。如对一些大型企业畜禽污染物,应着重进行技术研发方面的指导和提供必要的支持,以重点加大技术研发支持大型企业提高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对中小规模的养殖场(户),应着重加大养殖区域的公共处置设施以及资源化利用设备的投资,以公共治理方式解决密集区域内中小规模养殖场的生态环境问题。
  (3)强化法律管理和政策落实。保证区域环境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对新建、改建和扩建的畜禽养殖场,必须按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同时办理相关的审批手续。对已有的畜禽场应加强污染治理,强化法律化管理,明确相关职能部门和属地政府的工作职责,同时将小散畜禽养殖户纳入监管范围。积极落实沼气发电、生物天然有关政策。
  参考文献:
  [1] 陈荣.长治市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现状、问题及对策[J].现代畜牧科技.2018,(12):105.
  [2] 迟景译,牟少岩,李敬锁.美国畜禽养殖废弃物治理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J]. 新疆农垦经济,2018,2:87-92.
  [3] 张彩丽.规模养殖场废弃物处理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基于江西省数据[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03):19-22.
  [4] 陈利洪,闫云,李莹.我国农业废弃物沼气生产现状·模式·主要问题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7(30):67-70.
其他文献
摘 要:我国农村地区畜牧业发达,广泛饲养牲畜、家禽,成为农村地区重要的经济组成。近年来,动物疾病种类增多,动物防疫形势较为严峻,然而部分养殖户缺乏防疫意识,或者防疫工作不够深入、方法不当,导致疫情发生后动物死亡率较高。因此,需要找到相关的解决方法,本文对现阶段我国农村动物防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概述,讨论开展动物防疫工作的意义,并分析如何解决农村动物防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希望有利于农村养殖业的发展。 
摘 要:藏羊传染性腐蹄病是由坏死性杆菌侵入蹄缝而导致蹄质变软,大量脓性分泌物流出的典型蹄肢疾病。此病在藏羊养殖区较为多见,多数为地方性流行,危害较为严重。本文介绍了藏羊传染性腐蹄病的诊断要点以及防治措施,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藏羊;传染性腐蹄病;诊治要点;防治措施  近些年,藏羊由原始传统的游牧饲养方式逐步转变为全舍饲或半舍饲,从而促进了玉树州杂多县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然而,全舍饲或半舍饲的
摘 要:奶牛乳房炎是全球奶牛养殖领域中的一种常见疾病,会导致奶牛生产和繁殖机能的减弱,危害奶制品的产量和质量,给奶牛养殖行业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中药治疗奶牛乳房炎,可以有效减少因抗生素治疗手段带来的耐药性及抗生素残留等问题,目前已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本文通过剖析奶牛乳房炎的病因及中药治疗奶牛乳房炎的要点和方法,为奶牛乳房炎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奶牛乳房炎;病因;
摘 要:在我国畜牧业发展的过程中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非常的重要,防疫工作的及时性和有效性能够降低动物疫病带来的危害。然而,在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过程中经常遇到一些问题,不仅影响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影响动物的健康成长。为此,应该重视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促进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方法  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对畜牧业的健康发展有着至关
摘 要:畜牧养殖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逐步的走向科学化,由于人们的观念也日益的完善,对于食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养猪业的快速发展,对于环境的破坏也越来越严重,所以政府要充分的重视养殖业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关系,在发展中要制定相应的解决策略,提高养殖的高效性和绿色性,为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本文就以前期规模化畜牧养殖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及防治来进行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