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崔家庄铅矿区四岔口组下段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意义

来源 :地质找矿论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_fly_s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崔家庄铅矿区地处黑沟—栾川断裂带与瓦穴子—乔端断裂带之间,成矿地质条件较好.矿区1∶1万土壤化探剖面成果显示,宽坪群四岔口组下段主成矿元素Pb、Ag富集强烈,分布极不均匀,元素间相关性显著,成矿潜力大;单元素异常及综合异常均显示,异常与断裂构造关系密切;经异常查证及追索,目前发现3个铅矿体(伴生银、锌)及1个矿化点,丰富了东秦岭宽坪群铅锌银矿找矿信息.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悬灸百会穴治疗气血亏虚型颈性眩晕的效果.方法 选择气血亏虚型颈性眩晕50例,将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以及试验组,对照组使用传统针刺治疗,试验组在使用传统针刺治疗的同时使用悬灸百会穴,治疗频率为每天1次,持续治疗10 d,对2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记录.结果 试验组患者愈显率94.74%,对照组为83.3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组治疗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能够缓解患者眩晕症状,并改善量表评分;与单一施用传统针刺治疗相比,悬灸百会穴联合针刺的治疗方法有愈显更高
职业技能竞赛是当前高等职业院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的组成部分,竞赛将技能考核和课程教学内容相互结合,并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下进行,将现行的职业技能标准作为重要指导及行为规范,模拟实际工作环境,严格按照岗位要求,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对其操作能力、配合能力和抗压能力等进行评估,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建、以赛促改、赛教相辅”的效果,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一项重点内容.本文首先针对“赛教结合”教学模式的发展进行了简要分析,其后围绕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具体分析了“赛教结合”的意义,最后以针对“赛教结合”下的测绘地理信息
贵州三都地区发现许多汞、金、锑、铅锌矿床(点),在以往地质工作对矿床地质特征、成矿规律及矿床成因认识基础上,通过遥感、物探、化探方法对各矿床(点)间的空白带开展地质找矿工作,在下排正地区发现了金锑矿体.下排正地区金锑矿产于F33断层上盘,围岩为上寒武统三都组一段(∈3s1)条带状灰岩,蚀变有黄铁矿化和毒砂化;综合分析发现,该区具有较大的金锑矿找矿潜力.
清水泉侵入体位于青海省沟里地区的北部,处于东昆南造山带的东段,为东昆仑岩浆岩带的组成部分.该侵入体主要为花岗闪长岩和斜长花岗岩,次为闪长岩.不同岩性之间具有清楚的接触界线,花岗闪长岩和斜长花岗岩中含有暗色闪长质包体.岩石化学特征显示,侵入体为富钙中钾的钙碱性系列岩石,是岩浆成因的Ⅰ型花岗岩,形成于与岛弧、大陆弧有关的大陆碰撞环境,推测源于深部基性岩类的部分熔融.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侵入体中各种岩石均为同源岩浆产物,微量元素特征则显示构成侵入体的岩浆与大陆地壳具有较大的亲缘性.研究表明,清水泉侵入体形成
小天体形状建模对小天体探测具有重要的工程和科学意义.精细的地形模型是进行小天体着陆和采样返回的前提条件,同样也是进行小天体形貌分析和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的基础数据.本文首先回顾了过去十几年中主要的小天体探测任务,对其相关的小天体三维表面模型重建工作进行介绍,在此基础上对主流的重建方法进行总结、分析,讨论了各种方法的局限性,提出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这一工作将为我国小天体探测任务的地形三维建模提供重要参考.
后槽铝土矿区位于黔中遵义铝土矿带中部,受NE向岩溶盆地控制,发育众多形态各异的中、小型的溶洼、溶坑和溶沟,在这些溶蚀洼地中,沉积了下石炭统九架炉组含铝岩系.文章通过对后槽地区354个钻探工程揭露的含铝岩系厚度、矿体厚度及化学成分的系统统计分析,研究了该区岩溶古地貌特征及其控矿作用,并进行找矿靶区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后槽地区含铝岩系严格受古侵蚀面制约,岩溶古地貌直接控制含铝岩系的产出和厚度.在古岩溶凹陷中含铝岩系较厚,铝土矿层厚度也大,w(Al2O3)值越高;在地形凸起的部位,含铝岩系地层厚度变薄,基本无铝
目的 研究隔姜灸联合小儿推拿在小儿脾虚型泄泻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在郑州市中医院儿科2019年8月—2021年2月收诊的小儿脾虚型泄泻患儿中选出124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62例患儿给予药物治疗和小儿推拿治疗,观察组62例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隔姜灸治疗,对比2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中医证候积分等.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6.77%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3.87%,P<0.05;观察组治疗2周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发生明
招(远)-平(度)断裂(简称招平断裂)是山东省内重要的一条金矿控矿断裂,其南段覆盖区研究程度较北段明显偏低.文章基于1∶5万高密等4幅区域地质调查工作,详细研究了区内断裂分布情况和活动特征;在充分收集调查区及邻近区物探相关资料基础上,对招平断裂进行各类物探资料的精细解译及综合分析、物探施工验证,明确了招平断裂的展布特征和活动期次.结果表明,招平断裂呈NNE向通过调查区,依次被NW向的七级断裂、大栏断裂、高密断裂所错断,向南与胶河断裂为同一条断裂,其存在3期活动,主活动期为早白垩世.
东准噶尔卡拉麦里造山带是中亚造山带西段一个很重要的构造单元,其构造演化为区域构造过程、动力机制等问题的研究提供关键证据,也为研究中亚造山带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和理论依据.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卡拉麦里造山带野外剖面实测、构造现象描述、典型岩石观察,选取典型复理石、磨拉石建造剖面及古生物化石开展系统研究,结果表明:①白碱沟—红尖山卡拉麦里组复理石建造为巨厚的海相地层,是碰撞前的产物;②双井子地区松卡尔苏组顶部发育磨拉石建造,是造山后快速堆积的产物,基本代表了区内碰撞作用的开始,巴塔玛依内山组火山岩的
文章通过选用高精度磁测剖面测量、激电中梯剖面测量、高精度重力剖面测量、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等方法对青海省夏日哈木铜镍矿床开展地球物理方面的研究,探讨各种物探手段对该区矿床勘查的有效性及适用性,丰富区内物探资料,为区内同类型矿床勘查提供借鉴.研究表明,高精度磁测剖面测量在大范围寻找矿体较为有效,但难以表达矿体的形态特征;激电中梯剖面测量中极化率曲线能准确定位矿体的位置、显示矿体的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矿体的展布特征;高精度重力剖面测量中布格重力曲线与剩余异常曲线均能表现相对高异常,异常曲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