佗寂三里屯

来源 :安邸AD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igui19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继文艺小众的国子监胡同之后,梵几把新店开到了商业味十足的三里屯太古里,面对不同的人流,展现出品牌的多面性。
  不在家居卖场,不在偏远街巷,梵几的新店选址在潮人聚集的三里屯太古里北区,穿插于一众时装餐饮品牌之间,并且走的是佗寂风!梵几的灵魂人物高古奇对此自有一番独到见解:“其实完全不矛盾,我在日本或欧洲逛街时,走着走着就会发现一些家具店,我也特别喜欢在商场里看到自己中意的家具店。”他坦言自己很喜欢三里屯,这里辐射面广,面向整个北京乃至所有外地顾客,而太古里北区的很多品牌都独具个性与文化特色。如今,梵幾也跻身成为其中一员。
  梵几的内涵远远超越了一个单纯的家具品牌,它倡导的是一种将家居、自然与艺术融为一体的生活方式。梵几新店同样集合了家具、杂货和艺术家作品。生活杂货区推出了梵几自有品牌的寝织、毛巾和耗牛绒盖毯,还针对三里屯商圈里年轻人推出了一些采买自世界各地的文具和生活饰物。家具系列不仅包括偏年轻化的白蜡木系列,更有引人瞩目的“一枚板”系列,把从100年到六七百年树龄的树木一枚板带到日本,经过特殊工艺处理,既保留了自然风貌,又优雅精致,搭配上梵几支架,无论作为餐桌或案几都显得美极了。
  佗寂虽寓意素朴,却并不意味着平淡无趣。仔细看店铺的墙面,你会发现其色泽肌理虽相似,却不同于一般清水混凝土,后来才知是寻觅了好久才从意大利找到的一种天然灰泥涂抹,灵感来自寺庙与意大利古建筑中充满岁月痕迹的墙面质感。梵几2015年就开始在店里做艺术展,这次更首次尝试与艺术家卤猫合作主题橱窗,卤猫的手绘植物与充满童趣的动物角色,搭配着梵几2017年白蜡木新作,创造出一片诱人的森林风景。
其他文献
春节添置些喜气单品,让角落里處处洋溢中国人的浓浓年味。
期刊
传统文化的侵润令何赛飞的春节氤氲着茶艺花香,经历种种辗转,如今她的人生终于收获了花好月圆。  本页休息室在客厅隔壁,这里的布置更能反映何赛飞内心细腻婉转的一面。她钟爱的各种刺绣、编织面料在这里陪伴着她度过每一个阳光上好的午后或朦胧落雨的早晨读一本书、揣摩一个角色,这是属于她的私密天地。  对页何赛飞正在自己的书房中写鸡年的春联。  大家都爱到何赛飞家里做客。满盆满钵的吃食不断端上桌,花生、核桃、红
期刊
设计师戴娣为鸡年特别设计了家居配饰,搭配一桌子的家乡年菜和几瓶喜庆的花,节日气氛刚刚好。这些年大多在国外,过年的她直言,比起年味,她更看重、把过年的仪式感化解在日常生活里。  走进戴娣家,窗边的餐桌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只见满是鸡仔和鸡蛋图案的桌布上,摆满油亮饱满的栗子、八宝饭、素春卷和肉圆,热腾腾的包子和大颗圆子……一派生机。餐桌空处撒满了蛋白色、淡黄、中国红和玫红的布藝小鸡,这是戴娣创办的生
期刊
“我们家可能是新西兰唯一会打麻将的家庭”,荷兰和新西兰混血的主人GlennSchuitman一边整理麻将,一边笑着打趣。他lo年前从新西兰来到中国生活,为了这次的春节餐桌主题派对,他前夜翻箱倒柜找出祖父穿过的红衬衣,又戴上曾属于父亲的戒指,如此一来,即便远隔万里,也感觉像和家人在一起。Glenn与中国的缘分,还真是从麻将开始的。年少时期,父母常年去世界各地旅行,上世纪70年代旅行至香港,竟“鬼使神
期刊
花岗岩的质地坚硬密实,是露台、庭院的首选铺地材料,很适合大气稳重的庭院风格。  百变花岗岩。花岗岩以其硬度高、耐磨损、光泽持久等特质,成为广受欢迎的户外材料。常见的花岗岩花色有芝麻白,芝麻灰、泌阳红和黄金麻等,表面可以做成光面、火烧面、荔枝面、机切面等不同效果。  素色铺地衬托主景。如果庭院里已有出挑的元素,比如大理石桌、雕塑小品等,建议选择纹理简单、花色素雅的材料做地铺,繁简搭配更有张力。  硬
期刊
在香港设计师Kent Lui和一众意大利顶级设计品牌的合作下,西贡万韵酒店为胡志明市构筑了一份隔绝于世的幽然幻梦。  “除了博物馆和展览会,我好像想不到世界上还有什么地方能聚集这么多顶级意大利家具设计品牌。”来自意大利家具品牌Cappellini的艺术总监Giulio Cappellini回忆起西贡万韵酒店(TheReverieSaigon)时感慨道。  这家耗时7年兴建的酒店,是立鼎世酒店集团(
期刊
她是人们心目中风情万种的银幕女神何赛飞,生活中亦是个习书法、听昆曲、唱越剧、做陶瓷、品清茶的爱美之人。  1.生活中最离不开的一样东西是茶,我不管去哪里,都要带着茶。  2.去意大利演出时游览了比萨斜塔,看到年代那么久远的建筑倾斜欲倒,却又矗立了几百年,真是感叹人类造物的神奇力量。  3.曾与张国荣合作拍陈凯歌导演的《风月》,他是我最喜爱的演员,私底下对人也非常体贴,还教我们煲汤,总会关照到大家生
期刊
有敲门声,正在化妆的蒋琼耳即刻跳起来,去迎接她的好婆。好婆今年96岁,见到这个外孙女还是会笑得跟案上的水仙一样甜。琼耳嫁了法国先生,生了3个小孩,为了能与家人常聚常聊,还是特意选择跟外婆、父母同住一个小区。今日家中插花、奉茶、添新春喜庆,她只说并非刻意装点,只是平常四世同堂之生活镜头的一个片段截取。  “家人的团聚和关切不能只靠过春节,而应该是平日经常进行的。”如今的蒋琼耳当然是再国际化不过的人了
期刊
曾以Art Dcco著称的马克酒店像是一个迷人万花筒成为纽约上东区的惬意去处。  对于每一个热爱快节奏生活的人来说,纽约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无疑是他们的心头好。在曼哈顿岛的上东区,马克酒店(TheMarkHotel)可谓一处鲜为人知的惬意去处,隐藏在一个低调又奢华的城市角落。这里就像是一座大隐于市的静谧花园,在城市的繁华背后,带给人无与伦比的美妙体验。在马克酒店里停留数日,仿佛又回到了亲密又恬淡的旧
期刊
在信息大爆炸的当下,我们苏轼都要面对太多迅疾得令人眩晕的碎片。无数的欲望和压力从这些碎片的缝隙里伸出手来拖拽我们,让我们挣扎于自己的内心,纠结人与人之间,彷徨于个人与外部环境之间,艰难地去求得那一丝短暂的平衡。  面对生活,我们有太多需要平衡的东西,正如一本杂志,也有太多需要平衡的元素,从创刊号畅谈的中国新生活开始,我们一路以质感作底,风雅描花,期盼在一种全新的生活节奏下,寻求到物质生活与精神世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