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制造——国家品牌战略启示录》

来源 :职业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er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入选理由 从国家品牌的视角去审视德国制造,探尋德国制造的精髓与价值,为中国的制造业战略、为《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提供参考和借鉴。
  主要观点 作为一个品牌,国家是由几个独特的和多维的元素构成,是包含经济、社会、历史、文化等多方面子集合在内的一个集合,这些子集合代表了一个民族身份的复杂特征,这个集合与其人民和事件当前状态,以及其产品和服务,一起构成了一个国家的形象,以及一个人的看法。“德国制造”形象所具备的高质量、可靠性和创新性是由不同因素造就的,这些因素结合在一起就产生了世界一流的商品和服务,为德国赢得了当之无愧的声誉。这些德国企业的成功受益于国家品牌影响,反过来,这些产品和服务又维护和加强了国家品牌,创造了一个正加强周期。
  著名的德国学徒制度或职业培训制度满足了对技术工人持续不断增长的需求,这些制度除了传授专业技能以及为各自的技能集合提供扎实的知识基础之外,也灌输和发扬包括艰苦奋斗、纪律、效率以及常识在内的坚实的价值观,最终培养出一个训练有素、高效、充满活力的劳动力。
  德国在全球的成功崛起得益于其民族品牌影响力的支持。国民性、文化和历史这些关键要素与核心价值观不断提升德国民族品牌的影响力,同时,民族品版影响力又不斷强化这些要素与核心价值观,周而复始,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过程。
其他文献
摘 要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给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为研究对象,分析“一带一路”倡议下对创新创业教育国际化的新要求,发现财经类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国际化面临课程体系不完善、师资力量不足、国际交流与合作深度不够等困境。学校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策略是优化专业结构和课程体系、提升师资力量国际化水平、拓宽国际合作和交流渠道。  关键词 一带一路;创新创
摘 要 基于匹配原则,构建“质量工程”教育资源投入量化指标体系,对其进行区域、专业2个维度定量评价,同时与招生、产业结构联立匹配矩阵,重新审视“质量工程”资源分配绩效。研究结论表明,江苏省“质量工程”教育资源投入在区域、专业2个维度总体处于“吻合”、“基本吻合”区间;“申报—评审”资源分配机制下,专业结构通过倒逼资源分配,进而与产业资源错位;教育资源有强烈的空间溢出效应,但基于区域平衡考量,教育资
摘 要 “立德树人”是高校育人根本任务,“德术兼修”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基于优秀传统“仁”文化,通过建设典型案例教学库、推进“医学 思政”课程教学改革,设置“课程化”活动项目、搭建第二课堂实践平台,实施量化积分制考核评价、建立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加强育人队伍建设,发挥“他育”“自育”协同合力,形成了特色性“三仁行、三路径、三悟形”思政德育体系,取得了一定成效。  关
摘 要 高职院校开展的质量保障活动,实质上是一种以质量为目标的内在自我约束行为。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利用第三方专业教育评估机构对本校学生就业数据和教师取得的成果进行监测,树立科学的高职教育质量观,构建适应学校质量观要求的质量保障体系,培养全员质量意识与责任感。  关键词 文化;质量保障;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8)02-0010-0
摘 要 “国立第一职业学校”是徐良裘培养“国家之工匠”的“试验田”。该校以职业精神培养作为“国之工匠”思想训导的核心;采取“趋实践型”的课程设置模式和“艺徒化”教学方式并构建了“趋工厂化”的“完全教育”模式。“国立第一职业学校”办学实践表明,经费短缺是“工匠培养”失败的主要原因,合理的课程设置是“工匠”培养成功的关键,“艺徒制”的教学方式与工厂文化的熏陶是传承“工匠精神”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民
摘 要 以高校专业与地方产业适配性为研究对象,对江苏省12所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设置与所在城市产业发展的融合水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专业设置能较好适配地方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发展需求,协同度整体处于理想状态,但不同高校、产业和专业互相之间却并不均衡,产教融合的深度与广度仍有待提升。建议应用型本科院校准确定位,主动对接企业需求,强化市场导向,推进人才供给侧改革,协同各方共同打造更
摘 要:该节课力求贯彻“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学理念,采用了“问题、参与、体验”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去合作、去探究。学生真正成为体育教学中的主体,他们在教师的引导、点拨下,积极参与学习与练习,对蹲踞式跳远的技术动作进行模拟、实践,进而达到领会要领、掌握方法的目的。  关键词:体育教学;主体;蹲踞式跳远;问题;参与;体验  中图分类号:G807.04 文献标识码:A DOI:10.
摘 要 高职院校在建立全面质量监控管理体系的过程中,从完善校内质量监控管理工作出发,在工作机构和工作机制方面创新管理思路,可以通过引入或导入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设置学校质量管理监控机构,以科学的管理程序指导全员实施质量管理监控,树立全面参与质量管理监控的意识,提升全体人员管理服务水平,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 高职院校;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校内质量监控  中图分类号 G718
摘 要 民族传统技艺传播与传承是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方面。职业教育通过建立民族文化传承基地等方式在促进民族传统技术传播与传承方面日益发挥出重要作用。以2019中国—东盟职教联展暨论坛为观察基点,发现民族传统技艺传播和传承主要划分为民族饮食制作技艺传承、民族传统手工技艺传承、民族医药诊疗技艺传承、民族歌舞表演技艺传承4类。体现出技艺传承与专业教育深度链接,文化传统与现代技术完美联姻,产教融合与文化创意
摘 要 中职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对深圳坪山区某技校9个专业512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中职学生的主流价值观是好的,少数学生受社会腐朽和浮躁风气影响,价值取向出现偏差,他们对社会是否公平正义存在疑惑,农村学生的价值观和城市学生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差异。为了促进中职学生价值观健康发展,在中等职业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中,应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营造价值观培养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