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20例临床观察

来源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e4e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观察蒙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0例。两组均给予注射用奥扎格雷钠、依达拉奉,治疗组同时加用蒙药萨乌日勒-2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蒙药萨乌日勒-2结合西医治療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蒙药;萨乌日勒-2
  【中图分类号】R743.33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6)24-0095-0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越来越多,脑梗死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尤其以中老年为主。西医在临床治疗上疗效欠佳,且易留后遗症而致残,早期诊断和治疗对减少病残率有重大意义。急性脑梗死病灶由缺血中心区及其周围的缺血半暗带组成。缺血中心区和缺血半暗带是一个动态的病理生理过程,随着缺血程度的加重和时间的延长,中心坏死区逐渐扩大,缺血半暗带逐渐缩小。因此尽早恢复缺血半暗带的血液供应和应用有效的脑保护药物对减少脑卒中的致残率是非常重要的[1]。笔者运用蒙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20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至2015年诊断为急性脑梗死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两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0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53~78岁,平均年龄为67.5岁,高血压病史10例,2型糖尿病3例,高脂血症7例。对照组20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7例,年龄50~75岁,平均年龄为62.4岁,高血压病史11例,2型糖尿病5例,高脂血症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头颅CT或MRI证实脑梗死,排除脑出血;首次发病或既往发病的肢体瘫痪后遗症不影响神经功能评分的再次发病患者;40~80岁住院患者,性别不限;发病3h到3d之内;排除标准:不符合以上入选标准者;合并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其他脑部器质性病变如脑肿瘤;严重精神疾病、痴呆者;过敏体质者。
  1.3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营养神经、改善循环、抗血小板聚集的治疗给予奥扎格雷钠氯化钠注射液100mL,每日2次静滴(山东华鲁制药;国药准字H20052059),0.9%氯化钠100mL+依达拉奉30mg,每日2次静滴(吉林省博大制药,国药准字 H20070051) 等药物;治疗组加用蒙药萨乌日勒-2 (库伦旗蒙医医院制剂室,水密丸,每丸重0.2g) 每晚睡前口服13粒。治疗2周。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在治疗前后检测患者的血常规,肝功能,血脂,凝血常规等。
  1.5 疗效标准 参考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为标准[2],在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基本治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大于90%;显著进步: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大于45%~90%;进步: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大于75%~45%;无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小于17%,或病情加重甚至死亡。
  1.6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ASS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恢复比较 治疗组神经功能情况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治疗组治疗前后各项检测指标比较 各项检测指标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是各种原因所致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并出现相应的神经功能障碍。血栓一旦形成,治疗关键是把握时间窗,挽救已受损但尚存活的脑组织缺血半暗带,尽快改善缺血区的血液供应,恢复正常脑组织代谢,从而恢复缺血区功能。依达拉奉是强效的羟自由基清除剂及抗氧化剂,其血脑屏障穿透率为60%,研究表明依达拉奉有显著的神经保护作用[3]。本病属于蒙医“萨病”范畴,萨病是由于希拉亢盛骤然上冲于脑导致气血运行不利或巴达干黏液激增而使脉窍梗死[4]。萨乌日勒-2是本院内协定的蒙药,由干姜、荜拨、胡椒、紫硇砂、杜仲等8种药材配伍制成,该方有30年的临床应用基础。其性温、味辛、咸、苦,有祛巴达干赫依、燥协日乌素、止痛、调温等功效,主要用于白脉病、协日乌素病等。
  本研究显示,蒙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较单用西医临床效果更好,能够明显改善神经功能,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吴江,贾建平.神经病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180.
  [2]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J].中华神经科杂,1996,29(6):383.
  [3]务孔云,孙丽英.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 中国社区医师,2012,2(14):34.
  [4]蒙医学编委会.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蒙医学(汉文版)[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92.
  (编辑:程鹏飞)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析加替沙星与氧氟沙星治疗细菌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26例细菌性结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3例。治疗组应用加替沙星滴眼液治疗;对照组应用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观察两组药物治疗细菌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治疗时间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在临床总有效率、治愈时间、细菌清除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替沙星治疗细菌性
【摘 要】 目的:观察系统护理干预对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150例下肢骨折需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骨科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系统化护理措施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和术后下肢肿胀发生情况,并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和术后下肢肿胀情况和心理状态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
【摘 要】 慢性肾脏病是一种难治性临床综合征,其病程长,病机复杂,病变多样。童安荣主任医师经过多年临床经验总结,运用五脏相关、气机升降理论,通过调理脏腑气机升降进行辨证论治,在临床上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升降理论;临床经验  【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6)24-0093-03  慢性肾脏病是因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脏结构和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用土地面积的逐年减少,单一的栽培模式迫切需要向套种等立体、高效栽培模式转变,以便提高土地利用率、创造出更高的经济效益。目前,哈密瓜类型甜瓜品种东方蜜1号已经在上海、浙江、江苏等地区广泛种植,由于其品质好、收益高,深受瓜农及消费者的喜爱。而草莓是上海及江浙一带的特色农产品,4月份大棚草莓进入生长后期,5—6月份为草莓大棚的空闲期,利用原有的大棚设施及深沟高畦,套种1茬东方蜜1号甜瓜
【摘 要】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复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中安替比林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sinochrom ODS-AP(4.6mm×200mm,5μm)色谱柱;流动相:甲醇-1%醋酸溶液(用三乙胺调节pH值至3.7)(45∶55);流速:0.8ml/min;检测波长:259nm;柱温:40℃;进样体积:10μl。结果:安替比林浓度在0.4~2μg/ml时,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加
【摘 要】 目的:探讨壳聚糖在当归补血口服液澄清工艺中的应用,以实现生产成本的节约。方法:比较利用壳聚糖絮凝法制备的当归补血口服液与利用乙醇沉淀法制备的當归补血口服液的各项指标。结果:壳聚糖絮凝法制备的当归补血口服液有助于药物中的有效成分的保留,药品的稳定性得到了极大的保证。结论:在进行当归补血口服液的制备时,采取壳聚糖絮凝法代替乙醇沉淀法,更有利于药效发挥。  【关键词】 壳聚糖;当归补血口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