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读选修《唐诗宋词选读》的几点感悟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liy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诗词,特别是唐诗宋词,高中必修阶段共有三个板块。从总体看来,必修阶段的古典诗词数量少,难度略小,教学要求低,系统性也比较弱,而且其人文内涵都指向每个专题的人文专题。而《唐诗宋词选读》恰恰弥补了必修教本的这一缺憾,它精选了唐宋不同时期重要诗词流派和诗人、词人的代表作品,让学生通过阅读诗词佳作进行语言、情感和思维的积累,欣赏作品内容的精深与形式的完美。那么在语文课堂上,面对如此精品佳作,教师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 “好之”、“乐之”呢?笔者根据自己课堂教学的点滴认识,认为主要从以几个方面入手:
  
  一、以灵活多样的“读”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读”是学诗歌最原始,也是最好的方法。只有读,才能把节奏、韵律全读出来,才能渐渐体会到诗之妙。所以在诗歌教学中应以“读”为核心,进行鉴赏教学。而读也是各种各样的,有参读、诵读、美读、比读、议读、研读。这些读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可以根据教学要求,在鉴赏的不同阶段选择不同的“读”法,力求每读一次,对作品的赏析就更进一层。
  参读,就是教学生学会查阅与选读、鉴赏诗歌有关的各种资料,为进一步鉴赏作品打好基础。读诗,讲究知人论世。任何文学作品都是那个特定时代的产物,都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而作家的修养、性格和经历又使他们的作品极富个性。知人论世是我们走进诗歌,走进诗人心灵的必经之路。如在教学李白的《将进酒》时,我要求学生课前查阅资料,了解李白初出蜀地的豪气、到京城后不受重用的怨气以及对权贵的傲气。时代的特点,李白浑身的傲骨以及洒脱不羈的个性铸出了这首诗的风骨。这样在课前就已让学生打下了进一步鉴赏的基础。
  诵读,就是要求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用朗读的方法,反复熟读作品,逐步加深理解,直到可以背诵。这里强调的是感情的投入,要读出感情,读出节奏、韵律。名家的朗诵磁带,教师的精彩范读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帮助学生克服朗读中的错误,还可以引领学生感受诗中之情。
  如果说诵读对培养语感,进行语言、感情和思维的积累大有好处,那美读就是要有声有色地把作者的思想感情恰如其分地传达出来,这可算是朗读的最高境界。比读即比较阅读,它对于活跃思维、开发智力、发展求异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大有裨益。议读,则是把一些容易产生歧义的内容或看法提出来,组织学生自由讨论,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只要言之成理即可。研读,即运用探究性学习的策略,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确立选题,或独立探究,或合作探讨,最终得出“创造性”的结论。各种“读”贯穿教学的始终,可谓灵活多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收到了较好的课堂效果。
  
  二、激发思维的创造力,引领学生体味诗的意境和“作者未必然,读者未必不然”的诗意
  
  古人对诗歌的理解有十分精辟的论断,他们强调读诗主要是品味诗中表达出来的一种意、一种情、一种韵,而不要落得太实。当代作家冯骥才也在他的《创作的经验》中写道:“我想到的东西都会不由自主地变成画面。如果不出现画面,没有可视性,我仿佛就抓不住它们。” 我们在诗词的教学中,也应当引导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形成意象,体会诗境。如在教学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一诗时,如果对其中“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这句仅停留在串讲句意上,这无疑是把鲜活的诗句缢死于苍白的解释中。因此我在教学中,注意调动学生的想象。首先,在初步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明月、流水、小桥、玉人、箫等意象,让你看到了怎样一幅生活画卷?学生们立刻兴奋起来,调动大脑里的所有储存,描述出了一幅明丽的画面:皎洁的明月笼罩着二十四桥,一个美人披着银辉,宛如洁白光润的玉人,她亭亭玉立,玉箫横吹,摄人心魄的箫声萦绕在耳边。不言而喻,这就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了诗的意境中,体会到了诗歌的意境之美。接着继续让学生想象:假如你就是诗人杜牧,离别江南已久,此时正不堪北方晚秋的萧条冷落,不由得想起江南风光依旧、秀美旖旎,你的心情会如何呢?学生们像一个个多愁善感的诗人,反复吟哦诗句,体会诗人对江南的清山绿水眷恋,对远在热闹繁华之乡的故人的怀念。这样就激活了学生思维,升华了课堂气氛。
  中国大多数文论家都主张以“会意”的方式来感受和诠释历代诗歌作品,于是就有了“意在言外”、“言不尽意”的说法。在教学中,我们重视感情诵读,重视引领学生去感悟诗的意韵,努力使古典诗词保持其本来的韵味、独有的意境及精神价值。让诗凭借自己内在的语言,使学生贴近它,去感受其中的意境和诗意。
  
  三、拓展课外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积累古诗词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参与学习的强大动力。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教学中,我特别注意激发学生积累古诗词的兴趣,让他们不仅“好之”,而且“乐之”。
  在选修课的教学中,我介绍了不少唐代、宋代的诗词大家,除了掌握单元中的诗词以外,我还让学生记住每个诗人作品中的一些名句,尤其是一些在生活中经常听、经常见的诗词。如在教杜甫的《登高》时,我就会把杜甫作品中相当出名的一些诗句补充给学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等等,许多诗句往往是我只说出上半句,学生就异口同声地说出了下半句。依此类推,在讲宋词的时候,我也列举了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人的诗词名句,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化被动为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经过半个多学期的诗词训练之后,学生在积累方面获得明显的提高。这些积累使学生不仅在课堂情境中脱口而出,而且能在作文中准确引用,增强了文章的文化意韵。这又反过来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通过一个学年新课程改革的践行和思考,我认为语文教师只有把创新思维的培养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在课堂上进行落实,才能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本领,才能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最优发展,所以学习的过程要让学生主动经历,学习的结果要让学生自主梳理。本着使学生获得最优发展的愿望,朝着新课标的要求,让我们共同探寻创新的、激情的、智慧的新课堂吧!
其他文献
分别在甲醇、1,2-乙二醇和丙三醇的水溶液中合成纳米聚苯胺(PANI)并研究反应介质的极性对纳米PANI导电性能的影响.两探针法测试结果表明纳米PANI的电导率从0.029 5 S/cm(纯水中)
摘要:语文教学是塑造学生健康人格的主阵地,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笔者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阐述了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  关键词:语文教学 健康人格 塑造    语文这个学科对学生人格的塑造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能使学生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培养道德品质,陶冶情操。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抓住语文学科的特点,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健康的人格,进而得
在新经济时代的特殊背景下,创新成为末来管理的主旋律,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成为管理创新的主题。对新经济的内涵和特征,新经济时代的企业所需人才的类型和素质进行论述,
瞄准:为了在开发 trinitrobenzene 调查关键因素,酸性硫酸基的酸(TNBS ) 导致了 inflammatory 以后在老鼠的急躁的肠症候群(PI-IBS ) 模型。方法:TNBS 以下列条件予老鼠被以:(1 )
瞄准:为了由使用调查巨大的 hepatectomy 模型的可靠性,抓紧技术。方法:我们在后面的巨大的 hepatectomy 由肝减小导致了的 100 只老鼠分析了解剖调查结果 >70% 。在不同模型的
除薄膜材料和油墨外,复合用胶粘剂的安全性目前已经成为影响食品包装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塑料包装行业是中国塑料加工业中发展最为迅速的行业之一。2005年,全国塑料包装产量达
现在是信息社会的时代.因此.信息技术的学习也显得尤为重要。但现在的家长还没有很好地认识到这一点.并且在学生的眼里信息技术是他们休闲娱乐的一门课程.对于学习其技术与知识显
瞄准:估计在中国的高风险的区域的食道的癌症(EC ) 的内视镜的屏蔽策略本利。方法:Markov 基于模型的分析被进行内视镜的屏蔽比较现在珍视的网络(NPV ) 和 12 EC 的利益费用比
3.改性增强材料制备方法:PPS改性增强材料对设备没有特殊要求,可采用剪切力较低的双螺杆的挤出机,在280—320℃下进行混炼的挤出。原料的混合顺序也没有特别的限制,对于沸点较低或
瞄准:为胆囊癌症定义地区性的 lymphadenectomy 的合理程度并且在长期的幸存上澄清它的效果。方法:经历了最少扩大的门淋巴节点解剖的有胆囊癌症的 152 个病人的一个总数(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