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我国社会救助立法的主要问题研究

来源 :中国行政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lovep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社会救助立法经历了较长的时间。《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的出台初步搭建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社会救助体系,但《社会救助暂行办法》通过授权条款这一方式回避了社会救助领域的许多主要问题,立法的主要框架并没有搭建起来。目前,我国社会救助立法迎来了历史的机遇期,本文基于党的十九大报告所提出的"弱有所扶",围绕我国社会救助立法框架所涉及的立法定位、纵向和横向府际关系的规范、社会救助体系的重构、社会救助对象分类管理等主要问题进行分析,从而在整体上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救助立法。
其他文献
随着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监管机构对商业银行监管力度的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传统的以资本占用为主的业务增长方式和以存贷利差为主的盈利增长模式难以为继,同时商业银行
目的探讨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IMB)的延续性护理对糖尿病足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鲁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糖尿病足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
昭平是广西林业的重点县,林业是昭平经济的重要支柱,森林资源是维系全县经济建设和群众生产生活的主要物质基础,也是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和山区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希望。在
文化认同是一种"动态"而具有"整体观"的理论方法,当这种"动态"进入"人、社会、历史"的概念系统之后,实际上表现出文化相对主义在"个体与整体"、"共时与历时"的关系中共存的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