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研究将小组合作学习引入英语专业阅读课堂,在受试对象中开展为期16周的教学实验,监控受试阅读进程。通过态度问卷、调查量表等来探讨英语专业阅读课堂上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潜在的问题,并从教学角度分析其根源,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小组学习 英语专业 阅读课堂 应用
一、引言
合作学习又称小组学习、协作学习、团队学习或分享学习,从属于社会互动教学模式。它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80年代起在世界范围取得实质性进展,90年代起在我国部分地区和学校进行了实验研究。其理论基础是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的心理学理论,而美国教育家John Dewey则奠定了合作学习的实践基础。小组合作学习更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其主动参与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经过长期的实践检验,其在促进学生语言能力、交际能力、决策能力、合作精神、参与意识等方面效果显著。
《英语阅读》是英语专业基础课程和技能课程,专门发展学生的目标语阅读能力。它与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的其它专业基础课程和技能课程共同发挥作用,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同时,阅读是一个非常隐蔽的、个体化的行为过程,是读者运用头脑中的图式知识结合文字材料进行的一系列心理活动,是读者与篇章之间发生的选择性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读者的背景知识及各种语言知识与篇章中的信息相互交流,最后取得对篇章的理解。这就为如何培养、提高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本研究以河南科技学院外语系2009级60名本科生为受试对象,以刘乃银主编《英语泛读教程3》为实验材料,课堂穿插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力图找出英语专业阅读课堂上使用合作学习潜在的问题,并从教学角度分析其根源,以便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一学期学习结束后,我对受试进行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化访谈。
二、存在问题与分析
1.性格和合作学习能力关系
“积极活泼”(66.7%,33.3%)和“害羞内向”(50%,50%)的学生都“具备”或已“初具”合作学习能力。选C(时而活泼时而内向),合作能力稍有逊色(27.5%具备,43.3%初具,12%不具)。
在有关“好组员的标准”调查中,聚焦在:1)积极热情——主动提出自己的想法,主动与大家分享自己学到的知识,乐于帮组其他组员,有创造性思维能力。2)态度端正:认真谦虚,有集体意识,不热衷于炫耀自己的才能,正式自己的错误,肯于求助别人;尊重每个组员,不抨击任何人。3)善于与他人沟通:虚心听取不同意见,接纳别人观点,争论和和解同时进行;当答案不一致时,不强迫别人认同自己。
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组员的强势和弱势如何把握是小组学习中很关键的因素。最好组成性别和性格互补型异质小组。另外,受试群体出现组员间协调困难、分工不明确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认为两人小组比较适合阅读课堂,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合作阻力。教师也可开展组间讨论,相应扩大讨论范围。这样,有助于让学生在充满合作机会的个体与群体的交往中,学会沟通,学会互助,学会分享,既能够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欣赏他人,也能使自己更好地得到他人的尊重、理解与欣赏。
2.态度问卷分析
95%的被试选择“很喜欢和喜欢小组合作学习”。13.3%的被试对组员“很满意”;86.7%的被试对组员“满意”。83.3%的被试认为小组学习“有用”。由此可见,大多数学生认同小组学习,并对实施过程提出了更高要求。
期间,教师如何帮助学生从传统阅读模式顺利过渡到语篇分析阅读模式很重要。传统的阅读教学是在语法翻译法理论的指导下,依赖语法分析来理解语义,把获取词汇和语法知识作为英语教学的目的。这种教学方法只重视文章的语言形式,而忽视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它用能否译成确切的母语作为衡量理解的标准。教师在教学中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解释词汇的意义和用法,解释句子的语法结构。这种方法虽然分解了难点,利于语言知识的学习,但分解后各部分内容毫不相干,学生对文章的主题、结构、作者的写作意图、写作手法及作者的观点、态度等无法把握,从而造成一种“见木不见林”的尴尬局面。
在英语专业阅读课堂上,教师可将传统模式与新模式相结合,宽严相济。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处理好语言知识讲解和语篇结构分析的关系。在侧重培养学生语篇的整体把握能力和英语文化素质的同时,还应当注意语言知识的传授,将分析难句、解释语法现象、总结惯用法、英语口语交际等常规教学法融入语篇教学中,使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得到更好的提高。还要注重小组学习成果展示。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人的需要学说,他认为人有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反馈评价为学生创造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关注学生个体所表现出来的独特性,给予激励,并不断加以强化。
另外,教师角色也要多元化,既是督导又是组员;要采用多样化小组合作模式,引入竞争、奖励机制、营造师生共同学习、探究和研究问题的环境氛围,建立对话式、交互式的教学模式,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
另外,实验发现受试群体对阅读性质、阅读能力等理论性知识了解甚少。学生利用语境线索猜测词义、理解句子、区分内容题材和中心思想、辨识细节发展模式、概括段落大意等能力薄弱。课堂上,教师可有针对性地补充语言学研究的相关理论,如关联理论、图示理论等,培养学生的深层阅读能力。
三、结语
阅读在语言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但由于阅读是一项隐秘的内心思想活动,别人很难通过外部观察来了解阅读者的思考过程,这也对阅读教师教学方法提出更高要求。本研究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引入英语专业阅读课堂,对教学过程中潜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主要发现包括:两人异质小组比较适合专业阅读课堂;教师要适度平衡传统阅读模式与语篇分析阅读模式。为培养学生的深层阅读能力,有针对性地补充相关语言学知识也有必要。
参考文献:
[1]http://www.langfly.com/a/20101018/105734.shtml.
[2]赵俊海.大学英语阅读小班合作学习实证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2008,8.
[3]孟庆男.基于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
[4]王芳,大学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及策略分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0,2.
关键词: 小组学习 英语专业 阅读课堂 应用
一、引言
合作学习又称小组学习、协作学习、团队学习或分享学习,从属于社会互动教学模式。它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80年代起在世界范围取得实质性进展,90年代起在我国部分地区和学校进行了实验研究。其理论基础是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的心理学理论,而美国教育家John Dewey则奠定了合作学习的实践基础。小组合作学习更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其主动参与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经过长期的实践检验,其在促进学生语言能力、交际能力、决策能力、合作精神、参与意识等方面效果显著。
《英语阅读》是英语专业基础课程和技能课程,专门发展学生的目标语阅读能力。它与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的其它专业基础课程和技能课程共同发挥作用,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同时,阅读是一个非常隐蔽的、个体化的行为过程,是读者运用头脑中的图式知识结合文字材料进行的一系列心理活动,是读者与篇章之间发生的选择性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读者的背景知识及各种语言知识与篇章中的信息相互交流,最后取得对篇章的理解。这就为如何培养、提高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本研究以河南科技学院外语系2009级60名本科生为受试对象,以刘乃银主编《英语泛读教程3》为实验材料,课堂穿插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力图找出英语专业阅读课堂上使用合作学习潜在的问题,并从教学角度分析其根源,以便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一学期学习结束后,我对受试进行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化访谈。
二、存在问题与分析
1.性格和合作学习能力关系
“积极活泼”(66.7%,33.3%)和“害羞内向”(50%,50%)的学生都“具备”或已“初具”合作学习能力。选C(时而活泼时而内向),合作能力稍有逊色(27.5%具备,43.3%初具,12%不具)。
在有关“好组员的标准”调查中,聚焦在:1)积极热情——主动提出自己的想法,主动与大家分享自己学到的知识,乐于帮组其他组员,有创造性思维能力。2)态度端正:认真谦虚,有集体意识,不热衷于炫耀自己的才能,正式自己的错误,肯于求助别人;尊重每个组员,不抨击任何人。3)善于与他人沟通:虚心听取不同意见,接纳别人观点,争论和和解同时进行;当答案不一致时,不强迫别人认同自己。
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组员的强势和弱势如何把握是小组学习中很关键的因素。最好组成性别和性格互补型异质小组。另外,受试群体出现组员间协调困难、分工不明确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认为两人小组比较适合阅读课堂,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合作阻力。教师也可开展组间讨论,相应扩大讨论范围。这样,有助于让学生在充满合作机会的个体与群体的交往中,学会沟通,学会互助,学会分享,既能够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欣赏他人,也能使自己更好地得到他人的尊重、理解与欣赏。
2.态度问卷分析
95%的被试选择“很喜欢和喜欢小组合作学习”。13.3%的被试对组员“很满意”;86.7%的被试对组员“满意”。83.3%的被试认为小组学习“有用”。由此可见,大多数学生认同小组学习,并对实施过程提出了更高要求。
期间,教师如何帮助学生从传统阅读模式顺利过渡到语篇分析阅读模式很重要。传统的阅读教学是在语法翻译法理论的指导下,依赖语法分析来理解语义,把获取词汇和语法知识作为英语教学的目的。这种教学方法只重视文章的语言形式,而忽视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它用能否译成确切的母语作为衡量理解的标准。教师在教学中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解释词汇的意义和用法,解释句子的语法结构。这种方法虽然分解了难点,利于语言知识的学习,但分解后各部分内容毫不相干,学生对文章的主题、结构、作者的写作意图、写作手法及作者的观点、态度等无法把握,从而造成一种“见木不见林”的尴尬局面。
在英语专业阅读课堂上,教师可将传统模式与新模式相结合,宽严相济。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处理好语言知识讲解和语篇结构分析的关系。在侧重培养学生语篇的整体把握能力和英语文化素质的同时,还应当注意语言知识的传授,将分析难句、解释语法现象、总结惯用法、英语口语交际等常规教学法融入语篇教学中,使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得到更好的提高。还要注重小组学习成果展示。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人的需要学说,他认为人有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反馈评价为学生创造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关注学生个体所表现出来的独特性,给予激励,并不断加以强化。
另外,教师角色也要多元化,既是督导又是组员;要采用多样化小组合作模式,引入竞争、奖励机制、营造师生共同学习、探究和研究问题的环境氛围,建立对话式、交互式的教学模式,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
另外,实验发现受试群体对阅读性质、阅读能力等理论性知识了解甚少。学生利用语境线索猜测词义、理解句子、区分内容题材和中心思想、辨识细节发展模式、概括段落大意等能力薄弱。课堂上,教师可有针对性地补充语言学研究的相关理论,如关联理论、图示理论等,培养学生的深层阅读能力。
三、结语
阅读在语言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但由于阅读是一项隐秘的内心思想活动,别人很难通过外部观察来了解阅读者的思考过程,这也对阅读教师教学方法提出更高要求。本研究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引入英语专业阅读课堂,对教学过程中潜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主要发现包括:两人异质小组比较适合专业阅读课堂;教师要适度平衡传统阅读模式与语篇分析阅读模式。为培养学生的深层阅读能力,有针对性地补充相关语言学知识也有必要。
参考文献:
[1]http://www.langfly.com/a/20101018/105734.shtml.
[2]赵俊海.大学英语阅读小班合作学习实证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2008,8.
[3]孟庆男.基于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
[4]王芳,大学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及策略分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