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审视20世纪60年代拉祜族家庭制度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云南省澜沧县拉祜纳进行田野调查,研究发现拉祜纳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是小家庭,而非大家庭.拉祜纳在婚姻和继嗣上的诸多
【机 构】
:
中央民族大学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北京10008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审视20世纪60年代拉祜族家庭制度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云南省澜沧县拉祜纳进行田野调查,研究发现拉祜纳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是小家庭,而非大家庭.拉祜纳在婚姻和继嗣上的诸多安排都是围绕小家庭展开:在婚姻制度上,拉祜纳实行劳役婚姻,新婚夫妇在婚后最初几年通过为双方父母劳作换取日后建立小家庭所必需的生产生活资料;在继嗣制度上,拉祜纳不注重继嗣,而是平均分配财产以支持小家庭的独立.此外,小家庭并非山地族群逃避统治的结果,而是与刀耕火种生产方式相适应的制度安排.
其他文献
【摘要】促进科研和信息论与编码课程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相结合,以科研成果丰富信息论与编码课程教学内容,以创新课题培养学生通信工程实践能力。通过科研教学相互促进,努力提升信息论与编码课程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信息论 编码理论 创新课题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7-0224-02 信息论与编码理论是在长期通信工
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以生命历程理论为视角,分析童年期家庭不良经历对个体成年早期生活机会的影响.研究发现:童年期遭受忽视、 父母精神异常等家庭不良经历对个
中国家长历来对子女发展高度期许,相应的儿童教育消费也趋于井喷,呈现支出结构“全龄化”、 父母角色“无我化”、 消费目标“影子化”和“在—缺”场教育“无隙化”等特征.
“马迟枚速”纪事产生于汉武帝宫廷文学场域,是对枚皋、 相如创作情境与时人评价的忠实记录.这一纪事根植于汉代儒学语境,带有优马劣枚的价值取向.汉末魏晋以降,在贵族清谈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