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生细胞株和肿瘤中人端粒酶RNA和端粒酶活性

来源 :国外医学(分子生物学分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aolan8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和鼠类端粒酶活性在各种永生细胞株和肿瘤中呈正调节,它在永生细胞株和肿瘤组织中能检测到,而在原代细胞株和许多邻近肿瘤正常组织中缺乏。为了了解肿瘤发生期间端粒酶的调节,作者应用Northern印迹法和敏感的PCR为基础的端粒酶检测法分析了端粒酶活化期间近期克隆的端粒酶RNA组分(hTR)水平。结果发现端粒酶活性在原代 Human and murine telomerase activity is positively regulated in a variety of immortal cell lines and tumors. It can be detected in immortal cell lines and tumor tissues but is lacking in primary cell lines and many adjacent tumor normal tissues. To understand telomerase regulation during tumorigenesis, the authors used Northern blotting and a sensitive PCR-based telomerase assay to analyze the recently cloned telomerase RNA component (hTR) levels during telomerase activation. Results found telomerase activity in primary
其他文献
乳清蛋白作为PDT辅助治疗的抗瘤作用哈献文摘译克里弗兰大学的J.F.Chemiel等人,在第39届美国头颈外科学会的年会中,向与会者介绍作为膳食补充品的乳清蛋白(HWP,奶酪的副产品),除了具有营养价值外,还有防
2011年12月3日,西班牙和拉美国家新闻媒体纷纷报道,塞万提斯文学奖评委会决定将此奖授予智利九十七岁高龄的著名诗人尼卡诺尔·帕拉(NicanorParra),以表彰他创作的令世人困惑
应用S—P免疫组化法于石蜡切片对43例甲状腺癌进行了C—erbB—2、P21、P53、Bc1—2、C—myc、P16癌基因产物的检测,并以17例腺瘤、19例瘤旁正常甲状腺组织作对照。结果:癌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1种或1种以上基因产物
应用免疫组化双标记方法定位检测35例胃癌标本p53与C-erbB-2癌基因蛋白。发现p53与P185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分别定位于不同的细胞,仅有单个细胞同时表达2种癌基因蛋白。本文并对它
对105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了99mTc-MDP全身ECT骨显像(简称骨显像),其中19例同时进行了X线摄片及CT检查,以比较三者对骨转移瘤的诊断价值。结果显示,骨显像、X线摄片及CT诊断骨转移瘤
1982年,北京师范学院邀请我讲学,这是我第一次来到中国任教,我原先以为去中国就像去月球一样遥远,但我很快就发现这是我的第二个家。我早就知道像中国这样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
作者以12年间治疗的甲状腺髓样癌患者中能够将超声检查与术后病理组织像进行详细对比的2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3例,女性18例;散发性19例,家族性2例,含多发病变者共计23个
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结果表明,多种肿瘤细胞过度表达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体外和动物研究证实,抗EGFR单抗可显著抑制一些过度表达EGFR的癌细胞的生长,这是因为抗EGFR单抗竞
I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IGF-1R)是肿瘤治疗特别是基因治疗的良好靶体.本研究首先应用免疫细胞化学SP法检测IGF-1R在体外培养的胰腺癌细胞系SW1990上的表达,然后合成针对IGF
通过多项指标评估92例胃肠癌患者的营养和免疫状况,并对9例营养不良者术前行肠外营养支持7~10天。结果表明(1)胃肠癌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下降;(2)营养不良可加重患者免疫功能的损害;(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