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军校活动,促进习惯养成

来源 :教育观察·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iangzone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好习惯成就未来。习惯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头戏,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少年军校可以利用军校活动在育人上的独特优势,将军校活动与习惯养成有机结合起来,以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和形式多样的训练活动培养儿童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军校活动;习惯养成;实践;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05-0088-02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刘华(1972—),男,江苏海安人,本科,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角斜镇角斜小学校长,小学高级。
  一、现状
  在与教师、家长的交流中,学生的习惯问题是经常被提及的话题。结合日常的观察,我们深深感到当前农村小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状况不容乐观。特别是当下留守儿童的数量日益增加,隔代教育造成的家庭教育缺失,给学生的习惯养成带来了诸多困难,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生活自理能力不强。近半数的小学生不会整理床铺,不会洗衣服、折叠衣服,不会烧煮简单的饭菜,不能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
  2.人际交往存在障碍。部分小学生存在以自我为中心,任性自私,不愿与他人合作交流的倾向,与人交往缺乏应有的礼貌。
  3.膳食不合理。相当一部分小学生不吃早餐,大多数小学生喜欢吃油炸类、高糖类、膨化类食品,钟情于甜味、碳酸饮料,有四成左右的学生存在挑食、偏食现象。
  4.安全卫生意识淡薄。大部分男学生要在家长提醒下洗头、换衣服、剪指甲、理发,自我保护意识不强、纪律性差。
  回头反思我们的习惯养成教育,虽然重视程度足够,但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相对比较单一,多说教批评,少引导践行,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二、实践
  (一)建章立制
  小学生的好奇心强、模仿能力强,依据这一特点,我们在全校发起了“人人学做解放军,个个争当小标兵”的号召。为了帮助学生明确行为规范,课题组分别从“文明礼仪、两课两操、守纪爱校、就餐卫生、安全守纪、勤学上进、活动特色”等七个方面提出相应的《角斜小学少年军校学员一日行为准则》。为了便于学生牢记,我们将规章编写成了歌谣,例如“行好礼,扫好地,走好路,做好操,唱好歌,读好书,听好课,发好言,写好字,上好网”“孝敬长辈,友爱同学,礼貌待人”“一切行动听指挥,坐如钟、站如松、行如风”。
  (二)扎实训练
  从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入手,在准点到校、文明礼仪、集散路线、就餐常规、学具整理、坐姿站姿等方面推行少年军校的管理模式,以训练促养成、以管理促养成。以就餐为例,我们将整个流程细化为8个方面:(1)行进路线和次序;(2)队伍排列静快齐;(3)有序洗手;(4)协作分餐;(5)饭前一支歌;(6)文明就餐;(7)严禁浪费;(8)整理餐具。这样的训练不仅培养了学生守纪习惯和卫生习惯,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就餐效率,纠正了偏食和浪费的不良习惯,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好了基础。
  (三)活动巩固
  组织各教研组进行集体备课,撰写活动课教案,切实将习惯培养与军校活动紧密结合,例如在体育课上,开展军体拳训练、跑操练习等。开发的校本课程“国防和品德”课充分利用少年军校的特色资源和优势资源,渗透革命传统教育,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优良品德。每学期,学校都组织“生活技能大比拼”活动,通过劳动技术课、社会实践课,传授生活技艺并开展一系列的生活技能比赛,如“我是小小厨艺师”比赛、叠衣服比赛等,个人赛与小组赛相结合,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促进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
  (四)自主监督
  学校设立了“军校文明哨”,由各班每周推选优秀学生督查学生日常行为,校园里随处可见身穿迷彩服的“小督察”,他们既是常规管理者,又是其他学生学习的榜样。现在,课间做操时,学生队伍整齐有序,动作干脆有力、整齐划一;食堂就餐时也看不到学生争抢座位和浪费粮食的现象;课堂上,学生的坐姿规范,听课专心,书写认真……
  三、思考
  (一)深化了养成教育的认识
  通过对小学生良好习惯培养的探索,我们对养成教育的组织、实施、意义、价值、方法、途径等均有了更为深刻的感悟:(1)学校是实施养成教育的主阵地,养成教育是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2)建设一支热心养成教育、业务水平过硬、组织指导能力强的教师队伍是养成教育成功实施的关键;(3)养成教育要紧密联系学校办学特色,探索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强、形式多样灵活的培养模式,实现学校发展和学生发展的双赢。
  (二)丰富了养成教育的途径
  有机整合少年军校、实践基地、班队活动资源,把习惯培养纳入少年军校训练之中,从行为训练入手,让学生改掉生活陋习,形成讲究卫生、美化环境、科学饮食、文明守纪、热爱劳动等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和价值观。
  (三)拓展了养成教育的思路
  将良好习惯内化为学生的生活状态,不能仅仅停留在训练手段的创新上,更要研究小学生心理和行为规律。家庭也是生活习惯培养的重要阵地,如何与家庭教育形成合力,构建系统的习惯培养体系是我们今后需要思考的。在教育中我们还应考虑习惯培养与个性发展的关系……这些思考都为今后的学校管理工作提供了努力的目标和方向。
  参考文献:
  \[1\]李治山.为了孩子的一生——浅谈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J\].教育观察,2012(3).
  \[2\]袁国彬.注重习惯养成教育引导学生自主学习\[J\].中国教育学刊,2011(S2).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