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供给侧改革的关键是增加长假供给

来源 :人生与伴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yzhaol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供给侧改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众所周知,经济学上常把投资、消费、出口比喻为拉动GDP增长的“三驾马车”,这三辆“马车”就是经济的“需求侧”,那么与之对应的就是“供给侧。”当供给与需求平衡时,就会出现市场均衡,经济才能得以实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需求是整个人类生存和发展最根本的动力。一切产业皆因需求而产生,需求出现差异,因此产业越分越细。供给和需求形成所谓经济市场。工业革命前,人们的需求停留在维持基本生存的物质需求层次,工业革命以后,科技改变生活,人们的需求上升到精神文化需求层次。
  在物资匮乏的年代一碗米饭一个馒头的幸福感远大于在物质富足的年代。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突飞猛进,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当消费者不再因为一个馒头而幸福的时候,即使馒头的价格再低也不会想买,所以我们要做出改变,要把馒头做成精美的蛋糕,引起消费者想的需求欲望,在经济学中,这也叫作提高商品的边际效用。物质富足了就会想走出精神的匮乏,未来的需求自然顺理成章上升至精神层面。以前我们国家消费动力不够,因此要刺激需求,现在有了消费需求,但是供给的结构性缺陷导致满足不了消费者的需求。因此,需求侧改变,供给侧就要做出改革。
  供给侧改革的目标是增加社会总供给和调整社会供给结构。供给侧与需求侧的管理实质上是政府对经济失衡状态的一种主动调整行为。长期以来中国政府致力于需求侧的管理而忽视供给侧的管理,导致需求侧与供给侧失衡,因而使市场经济处于“病态”,引发产能过剩等诸多问题。针对“病态”,供给学派给出的“药方”是减税,节约企业成本,节省资金用于扩大生产和加快创新之中。调整社会供给结构主要从迎合需求发展趋势增加有效供给的方式出发,提高精神和文化产品在供给结构中的比重,即制造业适当向服务业转型。因此,旅游等相关文化产业将扮演重要角色,人们对物质产品的需求是有上限的,但是对于精神产品的需求是无限的。所以包括旅游业在内的服务业在供给侧改革中具有强大的发展潜力待深入挖掘和探索。
  不难看出,供给侧改革将是今后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主题。而旅游业在新时代的发展中将扮演先锋队的角色,更要牢牢把握此次供给侧改革的机会,以谋求新的发展和突破。毋庸置疑,旅游产品的丰富和完善就是供给侧改革的重点之一。从前我们从消费者入手,利用打折、促销等方式想方设法刺激消费,如今我们要做“傲娇”的生产者,追求品质,把产品做精,用产品自身的魅力来吸引消费者。我们曾盲目追求产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指标量化,然而现在优化产品质量提高服务水平才是我们新的追求,与其千方百计改变消费者,不如改变我们旅游人自己的态度——致力于为旅游者提供安心的产品,优质的服务。旅游正朝着广度、深度、自由度、体感度等多维度发展。未来的旅游发展趋势和核心追求就是IP,而IP代表着个性和稀缺性,它体现商品的核心价值,能够化解同质化的价格战,旅游业在供给侧改革中应特别注意。
  中国旅游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旅游早已不仅仅是提升生活品质的附属品而成了一种刚需,一种常态生活化的选择。在供给侧改革中,首先要增加旅游供给总量,提高旅游供给质量,其次就是调整旅游供给结构,补充公共旅游供给,推动全域旅游战略的实施和发展。整治旅游市场秩序,激发市场主体活动,促进行业转型升级发展,加强标准引领,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使旅游业呈现出整体协调、统筹发展的新趋势。 然而,笔者认为旅游供给侧改革的重中之重是增加长假供给。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也在升级换代,民众从以前主要买家电、买车、买房的物质性消费,逐渐转向兼具物质和精神双重特征的旅游消费,旅游消费成为大众消费升级的重要载体。旅游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增长起着支撑作用。 20多年来,假日制度与旅游经济捆绑,也有其必然性:一方面,毕竟旅游消费需求的产生与爆发性增长,是“仓廪实而知礼节”的结果,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是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表征之一;另一方面,旅游业作为新兴的朝阳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崇拜GDP的政府必然关注其发展。作为“有钱、有闲、有冲动”一个都不能少的旅游,无论是旅游消费需求的释放还是旅游经济的发展,都需要假日的供给。无论是双休日制度的实行,还是黄金周制度的出现,以及带薪休假制度的推进,客观上都极大地增进了劳动者的福利,同时促进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长假的短缺是我国旅游业发展和以旅游消费为载体的民众精神文化需求释放的最大瓶颈、最重要的“牛鼻子”和“天花板”。当下社会对于法定节假日安排的争议、黄金周旅游的种种乱象、民众的旅游体验满意程度不高,绝大多数与长假短缺有关,可以说长假的供求处于严重失衡的状态。虽然需求释放的绝对平衡是不可能的,但是总需要缓解的办法。 随着社会转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异地就业人口越来越多,探亲需求也就更加突出,现有的假期安排显然远远不够。另外,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高以后,消费也在升级换代,民众从以前买家电、买车、买房的物质性消费,逐渐转向兼具物质和精神双重特征的旅游消费。而在我国,西部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业潜力巨大,但本身并没有足够的消费能力,需要吸引东部地区的客源前去消费,这种长距离的旅游也就必须依赖长假来实现。当前的法定节假日安排已经导致民众出行出游需求形成了“堰塞湖”,极大地影响了民众的幸福感。 解决长假短缺问题,无非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以带薪休假为代表的分散长假;另一种是以黄金周为代表的集中长假。二者不是相互替代的关系,特别是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幅员辽阔、转型剧烈的国家,更应该并行不悖,因为没有哪个国家的休假模式适合我们照搬。 目前我们的现状是,在解决长假短缺的问题上,由于落实情况很不理想,带薪休假基本起不到什么作用,于是就只能依靠黄金周,这也就形成了公众对黄金周的巨大渴求。 我认为要解决这个现实问题,最大限度地满足民众对于长假的需求,应该增加2~7个法定假日,恢复五一黄金周,增加“避暑”黄金周,延长春节长假,一年四季各有一个黄金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民生效益都会因此大大彰显。增加黄金周,释放旅游需求,才是最高效、最实效的旅游供给侧改革。
  作者简介:
  刘思敏,著名旅游专家、社会学者,黄金周存废之争“挺黄派”代表,“移动社会”理论创立者;社会学博士;中国旅游报首席评论员、高级记者,中国未来研究会旅游分会副会长,北京旅游学会副秘书长,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
其他文献
阐述了科技资源共建共享的必要性,列举了国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典型范例,从充分发挥科技图书情报部门的领唱作用、政府宏观协调和各阶层鼎力相助、妥善解决科技资源共建共享
1.随时举起你的相机  有很多一生只出现一次的精彩,但画面总是在我们手上没有相机的时候出现。为了能够拍摄到这些无价的照片,作为摄影发烧友的你,一定要随时随地手持一台能够拍摄的相机。如果你的专业相机的个头太大不便携带,推荐你购买一台小巧的相机进行抓拍。或者随时随地记录生活也成,一张在瞬间抓拍出来的普通照片,远比一张经过长时间安排的色彩丰富的图片有价值。  2.动静结合出好片  在抓拍的时候,可以以静
1 异常发现及处理 一次春检中,在某村进行设备检修完毕后对变压器送电,合上10kV高压跌落式熔断器最后一个边相时,变压器励磁声增大很多。检修人员感到异常,就立即拉下了高压跌
1“电池-毫安表”法1.1将一节1.5V干电池和一只直流毫安表串联,碰接6个出线端中的任意2个,表针摆动为同一相,依次将其分成三相。
关于真实,我想不仅仅是一个社会的本来面貌,也是事实的本来面貌,有时候喧嚣掩盖真实,或者说是会掩盖真相,但大多数情况下,喧嚣不可能永远掩盖真相,或者说不能永远掩盖真实。我可以讲四个故事,来证明这个论点。  第一个故事是,几十年前,我的一个闯关东的邻居回来了,在村子里扬言他发了大财,说他去深山老林里面挖到了一棵人参,卖了几十万元人民币,因为大家对有钱人还是很尊敬的,我们家当然也不能免俗。我们把他请来,
心脑血管疾病是世界上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动脉粥样硬化(AS)包括心肌梗死和脑卒中在内的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AS发病机制涉及多个方面,但越来越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国务院立足新的发展阶段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新农村建设对金融服务需求呈现出农村经济增长对信贷资金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强,农村金融需求主体、用
接管班级已经一月有余,虽然时间听起来不长,但是跟孩子们的亲昵度却像十几年的老友那么亲切。虽然我是一张白纸,但是,我的孩子们,用他们天真烂漫的画笔,为我增添了纯洁个性的色彩!  第一周跟我们老班主任一起带班,单是配合,就心生怯懦。没有经验的我,生怕哪句话重了,就像守护者快要绽放的花蕊,不敢触碰。但是我们班的孩子,每一个,就像小精灵,一句句天真的话语,打开了我紧绷的神经。记得有一天我肚子疼,但是看到他
老年读者服务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研究和分析了老年读者的心理特点和阅读特点,并提出图书馆做好老年读者服务工作的要点.